“老來瘦”≠“老來壽”!舌尖上的“養老指南”,快收好

從營養學角度看,當實際體重低於標準體重的20%時,即為消瘦。

醫學研究發現,老年人體重不足會增加健康風險,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長期營養不足使人體細胞不能獲得充足的營養和能量,會加速各種組織、器官的老化,從而導致體質變差、生活質量下降。

“老來瘦”≠“老來壽”!舌尖上的“養老指南”,快收好

如何正確理解和運用胖瘦與長壽的相關性呢?

首先,不刻意追求胖瘦。老年人之間,由於體質特點、生活習慣、精神情志、所處環境、有無疾病等各不相同,體形必然有所不同,甚至存在較大差異,這是生命的個性化特點。老人從眾心理尤重,見到別人瘦得精神,或者胖得富態,往往千方百計要與之看齊,這恰恰違背了生命活動規律。因此,老年人不要刻意追求“泯然眾人”,只要自身體重在正常範圍之內即可。

其次,嚴防突然消瘦。美國一項調查認為,老年人如果突然出現體重下降,很可能是阿爾茨海默氏症(老年痴呆症)的先兆。

從醫學角度來看,如果老年人日常習慣沒有變化,體重卻快速減輕,說明必然存在一種因素在快速消耗人體的儲備,這往往是罹患疾病或已有疾病加重的外在反應,此時必須高度警惕,及時到醫院進行全面檢查。這時如果掉以輕心,甚至“因瘦而喜”,付出的必然是健康甚至壽命的慘痛代價,值得警惕啊!


“老來瘦”≠“老來壽”!舌尖上的“養老指南”,快收好

引起老年人漸進性消瘦的原因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由各類疾病引起的繼發性消瘦,如胃腸道疾病、甲亢、糖尿病、惡性腫瘤等

另一種是由於脾胃功能減弱、食慾減退、營養吸收不良、飲食不當和不愛運動所致的單純性消瘦

對於繼發性消瘦,要及時進行針對性治療,而對於單純性消瘦,可以從飲食調理入手。


“老來瘦”≠“老來壽”!舌尖上的“養老指南”,快收好

1.日常要吃些高熱量、高蛋白質和高維生素的食物,如動物性製品、奶製品、豆製品等。

2.少食多餐。在兩餐之間應適當加餐一次體積小、熱量高的點心或酸奶之類的食品。每餐所吃的食物既不過飽,又能滿足機體對各種營養素及熱量的需要。

3.由於老年人心腎功能逐漸減弱,所以食物必須清淡易消化,宜用蒸、煮、燉的烹調方法,少吃油煎、油炸食物。同時三餐食譜力求幹稀搭配、粗細糧搭配和葷素搭配。

“老來瘦”≠“老來壽”!舌尖上的“養老指南”,快收好

參芪毛豆角

新鮮毛豆500克兩端剪口,太子參、黃芪各10克,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水煮開,用小火煮熟,剝豆莢吃豆。適用於乏力、氣短、食少、面黃瘦弱者。

當歸生薑羊肉湯

當歸30克,生薑15克,羊肉150克,加水適量,煮至羊肉爛為止,加鹽等調味,吃肉飲湯。適用於形體消瘦,頭暈目眩,心悸失眠,肢體麻木,怕冷者。

栗子百合雞

雞塊100克,去皮栗子200克,幹百合20克同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水煮開,小火煮至七成熟,調入醬油和糖,熟透收汁即可。此三料相配,補而不過,溫而不燥,適用於乏力、倦怠、腰痠腳軟的脾腎兩虛消瘦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