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餐、消殺、做煲仔飯……這些"人"連口罩都不戴

送餐、消殺、做煲仔飯……這些

有一群特殊的"戰士"

能看CT片、寫醫囑、送餐送快遞、甚至會做香噴噴的煲仔飯,武漢戰疫中,機器人各顯身手,展示了高科技的神奇力量。

他們不需要戴口罩

更不必擔心被病毒傳染

因為他們是——機器人

-語音機器人-

醫生寫病歷動口不動手

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醫生書寫病歷不再用手,而是對著電腦說話,語音病歷、醫囑被"語音機器人"以每分鐘400字的語音轉換成文字輸入,通過電腦顯示屏顯示出來,醫生可進行進一步處理。

送餐、消殺、做煲仔飯……這些

"語音機器人"不僅解放了醫務人員雙手,提升了醫療文書(病歷)書寫效率,還能降低醫護人員間交叉感染的風險。

它還能根據醫生制定的隨訪方案,輔助進行重點人群的發熱篩查和跟進隨訪,成為醫護人員的"智能助手"。

-送餐機器人-

送餐不再需要人力

在石牌嶺方艙醫院、新華產業園方艙醫院等多家方艙醫院,都有送餐機器人的身影。

送餐、消殺、做煲仔飯……這些

工作人員只要在三餐時間將餐食放在機器人的三層托盤上、在觸摸屏輸入隔離區的房間號,機器人就能自動追蹤房間號將餐食送達,語音提醒人員拿取後自動返回原處,由護士或清潔人員消毒後再次投入配送。配送全程醫護人員都無需與患者直接接觸,避免交叉感染的同時,用機器人代替醫護過程中簡單但耗力的流程化工作,極大地減輕醫務人員的工作量。

-閱片機器人-

每天可準確識別1200張影像

新冠肺炎的診斷並不簡單,CT是最重要的診斷手段之一。由於患者數量多、肺內病灶多、變化快,短時間內需要多次複查,再加上優秀影像醫生稀缺的原因,診斷效率難提高,醫生的工作量也非常大。

送餐、消殺、做煲仔飯……這些

這正是閱片機器人大顯身手的時候。它每天可識別1200萬張影像,最多可支持128人同時使用,每一臺價值120萬元。

有醫生評價,這種"影像人工智能肺炎輔診系統"能提供精準便捷的參考依據,迅速給出診斷意見,緩解醫生在精神和體力上的巨大壓力。

-煲仔飯機器人-

15鍾可做36份美味煲仔飯

疫情期間,武漢市許多餐飲企業暫停營業。2月16日,集裝箱煲仔飯機器人在湖北省國資學院隔離點投入使用,24小時為隔離點免費提供煲仔飯配餐服務。戰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吃到熱騰騰的煲仔飯了!

送餐、消殺、做煲仔飯……這些

15分鐘36份!第一批熱乎煲仔飯新鮮出爐!從加熱、加油、加水到出餐的整個過程都是無人、全自動化操作,能大幅降低因人員接觸而導致的交叉感染風險。同時,機器人24小時全天候運作,醫護人員只要免費下單就有口熱飯吃!

送餐、消殺、做煲仔飯……這些

機器人做的煲仔飯好吃嗎?"蠻有味,蠻好吃!""香!挺不錯!" "酸酸甜甜的,味道好極了!"廣東風味煲仔飯讓不少醫護人員讚不絕口。

-智能消殺機器人-

散著步就輕鬆完成了任務

在火神山醫院,智能消殺機器人可以在汙染區完成消殺、送藥任務,有效降低了傳染風險,節省防護物資,減輕了醫護人員工作負擔。

武漢金銀潭醫院也首次啟用了噴霧消殺機器人來消毒。這位身高1米左右的機器人,一邊走一邊噴出霧狀消毒液。作為最早收治新型冠狀肺炎患者和發熱門診的定點收治醫院,金銀潭醫院的門診大廳一直是高危感染區域,每天面臨著大量的消毒工作。近2000平米的大廳,機器人消毒大約需要3分鐘,每天7、8小時的循環消毒,基本可以滿足大廳的消毒需求。

-智能配送機器人-

2月6日,京東物流的智能配送機器人完成在武漢的首單配送,成功將醫療和生活物資從京東物流武漢仁和站運送至武漢第九醫院,這裡可是武漢疫情核心區域的"核心",但機器人完全不用擔心感染風險。

送餐、消殺、做煲仔飯……這些

從公佈的京東智能配送機器人相關視頻來看,在空蕩蕩的大街上,這臺印有京東物流logo的白色箱型機器人能實現較為快速度的運輸過程,行動也相當流暢。但如果道路情況複雜,它還能否如此順暢地完成任務呢?

-智能語音隨訪機器人-

每天不停打電話是我的工作

"XXX嗎?請問您現在在武漢嗎?請問您和家人體溫是否全部正常?"疫情期間,武漢不少居民收到了這樣的智能語音電話。這種智能語音隨訪機器人利用雲客服定時外呼實現智能疫情排查,通過高效、持續、科學的信息收集、跟蹤和分析,提升信息收集效率,為疫情防控科學決策提供重要支撐。為社區提高工作效率,緩解社區人員的工作壓力,快速定位"四類重點人群",監測居民的體溫和身體狀況,發揮了積極重要的作用。

新冠疫情下,服務機器人在醫療、巡檢、家用等領域都走上防疫一線。新技術的影響,將遠遠超過它所提供的功能。長遠地看,未來服務機器人的規模性普及,甚至會深遠地改變公共服務系統。機器人如何提升公共安全,不再是一個週期性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期的議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