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皓暉的《大秦帝國》和真實歷史有什麼出入?

憶海望峰


孫皓暉先生的大秦帝國也是我最喜歡讀的歷史小說之一,至於他與歷史到底有多大差距。

我曾經對照過《史記》《戰國策》還有一個孤本《戰國縱橫家書》

就以第1本《黑色裂變》來說,與歷史的差距還是不大的小說,在大概的故事情節上,最大限度的遵循了歷史事實。但是書中關於魏國公子昂的描寫與戰國策和史記等史料有些差距。而且關於墨家大師墨子的出現時間也有很多誤差。

第2部《國命縱橫》根據史記戰國策等諸多史料的記載,蘇秦和張儀同為鬼谷子門人,兩個應該是同時代的,他們兩個也應該是最強的競爭對手是戰國時期縱橫家的代表人物。

但根據最新出土的《戰國縱橫家書》我們會發現蘇秦出道晚於張儀,張儀死於公元前301年。而蘇秦則於公元前284年被齊閔王車裂於齊國。兩人相差了將近20餘年,但是不知道太史公為什麼將他們兩個並列於同一時代。根據這本出土的史料顯示與張儀同時代攪動風雲的應該是犀首公孫衍。

第3部,《金戈鐵馬》首先是關於秦宣太后與燕國將軍樂毅之間的曖昧,這一點在歷史上是沒有記載的。在這就是秦宣太后的死亡時間根據史記記載,秦宣太后死於公元前262年,死於秦昭襄王40餘年。

而在小說中,孫皓暉先生卻把秦宣太后的死亡時間提前了將近10年。而且還是以自殺告終。

關於小說與史實的對比,筆者對比了前三部,還有後三部。以後抽暇再談吧。

首先要說明一點,歷史是歷史,小說是小說,就算是歷史學家,他也不可能完全按照歷史的規格去寫小說,因為小說是給人看的,他必須有矛盾衝突,情節結構有發展高潮。而歷史往往卻很枯燥。所以如果我們是衝著豐富歷史知識去的,可以看一看,如果真的想看正史,那麼我們就去讀史書吧。






舊事舊人歷史說


《大秦帝國》與真實歷史的相同之處在於以真實史料和時間發展為主線,出入的地方在於主題的提煉、人物的刻畫、細節生動的描寫,這是小說的基本要素,這些要素可以人為創作,可以不以史實為依據。《大秦帝國》和真實歷史的出入還是在於人物的刻畫和細節的生動描寫。《大秦帝國》本質是小說,而不是史書。小說是可以依據真實歷史發展塑造形象的,可以大量塑造情節的,而歷史是絕對不能憑空“造出”故事情節的,它必須要有文物、當時文字記載印證。這就是根本區別。



那到底能不能把它當作歷史來看呢?答案是可以的。

因為它沒有違背原來歷史時間和人物發展的走向,只是將那段歷史上的故事以文學的手法更加生動地表現在大眾面前,讓這段歷史更加生動的為大眾所瞭解。正如《三國演義》、《東周列國》一般,作者通常在現有的史料上為了方便大眾瞭解根據時間順序因事作題、作章。《大秦帝國》也是採用同樣的手法如《裂變》講述秦孝公時期的故事、《縱橫》講述秦惠文王時期的故事、《崛起》講述秦昭王時期的故事……

整部《大秦帝國》的歷史故事和人物都是按照歷史上的故事和時間進行記述的,只是在記述中為了能達到通俗易懂的效果,採用小說的手法進行表現。《大秦帝國》以小說的文學形式去表現,面向的人是所有人,而不是針對學術界專業的歷史學和考古學的群體。



要面對廣大的普通民眾,要使廣大普通民眾瞭解這段歷史,最好的表現形式莫過於小說形式了。三國的故事之所以家喻戶曉,得益於《三園演義》小說那那生動的描寫和表現。如果說拿原來的《三國志》放在廣大民眾面前,估計多數人是沒興趣看的,理由很簡單,裡面的語句理解起來太費勁了。同樣,《史記》裡也記述了戰國時期秦國同樣的故事,可是多數人是沒興趣看的,司馬遷採用文言文記述理解起來太費勁,不能為絕大多人所理解。但讀《大秦帝國》就不一樣了,通俗易懂。同樣的故事不同的表現形式,對於不是從事專業歷史學和考古學的多數人來說,毫無疑問更喜歡看《大秦帝國》。



既然多數人不是專業的歷史學者和考古學者,那麼趣味性和可讀性則成為大眾瞭解那段歷史的最好表現形式。在不背離真實的歷史發展順序和人物的基礎上,它是可信的,至於出入多大問題,一句話,大體無出入,情節、細節有塑造。


海馬論史析理


這個問題貌似很多人都會這麼想,實際上卻是一個很無知的問題。

一、什麼是歷史

所謂歷史指的是歷史記載,通俗的說就是寫入史書的記錄。寫入史書的記錄是歷史嘛?不是。寫入史書本身就是經過篩選的,包含寫作者主觀色彩的。或許正因如此,程步先生就提出了一個觀點:“歷史是昨日的新聞,今日的新聞會成為明日的歷史”。或許很多人難以接受這個觀點。

哪就簡單推理下吧。比如,我在今日頭條回答了這個問題,這是客觀事實。但是,這會成為歷史嘛?絕對不會!假如,同樣的觀點,在新聞聯播上播出一下,會成為歷史嘛?百分之百的會!央視新聞是要存檔的,在未來自然成為歷史。歷史記載是有,但真實歷史是真沒有。史書記載的是歷史上的新聞,而不是歷史。這一點必須有清醒的認識。

二、春秋筆法

眾所周知,孔子作《春秋》是“述而不作”,通俗的說就是對已有史書做編撰整理。孔子編撰史書作《春秋》,又不是著作,本身沒什麼值得說的,值得說的反而是兩件事。一是春秋筆法。孔子按自己的個人喜好,對史書進行的大幅度的修改,甚至孔子《春秋》成書後,收錄用到的史書都被銷燬了(中華文化史上的第一次浩劫)。春秋筆法自孔子發明,之後更是成為一種普遍存在。二是史書作者(或者叫歷史記錄者),在書寫史書的時候,公然加上個人的感受、評判。史書的公正性,公然受到損害。強如《史記》,被儒家吹捧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但是在《史記》中,有大段大段的“太史公曰”。任何一個讀者,在閱讀《史書》的時候,都無法避免的被司馬遷洗腦一下(當然,成功沒成功、影響有多大,因人而異、因事而異)。

史書記載的特徵之一:儒家憑主觀擅改史書,並公然以作者的觀點擾亂讀者的獨立思維。

三、獨尊儒家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百花凋零僅剩下儒家一家獨大,儒家霸佔了史書的著作權之後,中國的歷史記載呈現明顯的兩個特徵。一是史書灌輸儒家思想。最典型的比如“善終論”,善終與否成為評判歷史人物成功失敗的重要標準。遠的不說,以儒家善終論,國內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為反抗帝國主義殖民、為民族獨立而流血犧牲的先烈們,統統屬於“不得善終”。在面對倭寇企圖殖民中華的時候,向倭寇投降、歸順成為善終的唯一可能。試問:儒家歷史觀的善眾論,危害有多大 ,還用細說嘛?

獨尊之後的儒家並沒有受到執政者應有的尊重。發明於西漢時期的“文字獄”,歷朝歷代成為儒家弟子的噩夢。歷史上死於文字獄的儒生及其家人不知多少。另一方面,儒家雖然言論上宣誓效忠,實際上在執政者觸犯到儒家利益的時候,儒家是執政者的敵人。這一點在中國歷史上普遍存在。讀書人、清流、丹青史書、從此天下無文章、不尊孔孟等等,儒家發明的這些詞彙,絕大多數都是對抗執政者的。至明朝,儒家更是公然喊出了“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狂妄口號,覬覦和皇權平分天下。

史書記載的特徵之二:史書被吹捧為丹青史書,成為儒家對抗執政者的工具。

四、大事糊塗

眾所周知的“中華文明五千年傳承不斷”,並非中國歷史學家的研究成果,而是英國曆史學家湯因比的版權。眾多的儒生、坐在中華文化領袖的寶座上2000多年,官爵俸祿無以計量,但是,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貢獻,尚不如一個英國曆史學家湯因比的興趣愛好。

這不是獨立現象。炎黃是我們公認的祖先。但是,炎黃的出生地、安葬地,這麼重要的問題,儒家獨尊2000多年,同樣沒有搞清楚。以至於現代人,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觀點。

史書記載的特徵之三:大事,往往是一筆糊塗賬。


至於小說《大秦帝國》和史書記載的出入,出版社負責孫皓暉先生《大秦帝國》編輯出版的記者,公開了《大秦帝國》史書參考目錄,長長的一大篇史書名單。

有那部歷史小說,史書參考目錄多於大秦帝國的?

至於那些沒有公佈史書參考目錄的,就更沒資格比較了。


滄桑短笛


很高興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觀點。

我曾多次說,大秦帝國是一本歷史小說,而不是史書,但由於作者文章確實寫的好,所以會給很多初讀者帶來誤解,以為大秦帝國這本書寫的就是真實的歷史。

當然,大秦帝國是一本小說,與歷史有偏差是很正常的,這並不是一種批評,只是提醒大家讀的時候要注意,並且正是因為作者這本書寫的好,才能讓讀者沉浸進去,信以為真。

其實作者寫這本書,和狼圖騰很相似,舊瓶裝新酒,以歷史為載體,其實要表達的是他自己的思想,要借秦國的歷史表達他認為民族應該銳意進取,敢於拼搏競爭的“狼性精神”,這和狼圖騰真的很像。而且就像草原未必把狼當圖騰一樣,秦國的精神是不是真的如書裡所寫也很難說,但是孫老師本人並不在意,他要寫的只是他自己的大秦精神。大秦也未必就有他寫的那麼好。

雖然在文化上有很多觀點我非常不贊同作者,但大秦帝國這本書還是不失為一本好書,只是看完了需要去看寫史實或者其他的書冷靜下,否則很容易被作者的情緒帶動。


靈臺山小書生


作為電視📺劇的演繹是非常成功的,但有兩個缺陷沒有解決好,由於史料的缺乏,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第一是電視劇標題有問題,只能叫“秦國”,不能叫大秦帝國,古代帝就是指的神,所以大秦帝國如果按照今義理解應該是“大秦神國”,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因為秦國是明確要行“霸道”,而不是“帝道”,直到秦始皇才稱“皇帝”,意思是大大神,是大帝,就像我們說“漢武大帝”實際上就是指“漢武大大神”,只不過這樣的稱呼按今義不夠響亮而已。

第二是衣著,當時有“禮”的要求,貴族還是平民,一目瞭然,這也是“以貌取人”成語的來歷,但由於史料的缺乏,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商鞅為什麼可以在秦國推行變法成功,他的衣著就是他的名片,所以秦孝公對他前兩次見面非常失望😞,但還是尊稱商鞅為先生,而且放下自尊第三次面見了商鞅。

就因為商鞅有資格穿的衣服,連秦孝公也必須要接待,這種衣服,是缺乏史料印證的,對《大秦帝國》而言,這也是避免不了的事情。


河東來


基本上是王婆賣瓜的調調,作者駕馭全局的能力較差,不適合做大部頭歷史題材小說。寫著寫著就成了無底線吹捧,這是創作歷史小說的大忌!

歷史小說一個很精彩的地方就在於,讀著往往無意識中站在上帝視角俯視全局,不偏不倚、洞觀全局,隱隱有心繫黎民、縱橫四海、胸懷天下之意,這主要是由於作者寫作角度的高屋建瓴!

而反觀大秦帝國,不能縱覽波瀾壯闊的戰國時代,而一味侷限於秦地一隅,無限歌功頌德,甚至不惜歪曲歷史醜化對手!由此可以看出作者(陝西老秦人)的心胸實在有限,更多的只是鄉土情懷。

一部好的作品,應該是不分國家、民族、地域,獲得較廣泛公認的。而《大秦帝國》的擁躉基本上都是陝西人,這恰恰說明了一個問題,作品本身的立足點太侷限!在一個很宏大的“帝國”題材下,填充的卻是過度美化的鄉黨情懷的內容。標題很大,內容卻立意不高,這就是問題所在!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隅!以孫皓暉之二三流文才和胸懷,強行駕馭歷史王朝題材的大部頭小說,實在是捉襟見肘!所以把大米飯做成夾生飯,也不足為奇了!😏


吹吹水吐吐槽


寫的很好,我看了有三部了,不過,個人認為,太偏心於秦國,對秦國功績大段描寫,對敗績一語概括,例如攻邯鄲失敗,一筆概括,對攻打它國大段描述,對本國人才突出強調,對它國人貶低太大,例如,齊閔王,楚懷王等。攻趙兩萬騎兵投降,作者卻說是寧死不降,全部戰死。六國聯軍攻打到函谷關,河外駐地全部丟失,作者幾十字寫完,基本只寫秦國的好,不說秦國的壞。


行走道人


筆法應該更接近三國演義 ,虛實結合 。這也是小說本身的美麗 ,大秦帝國本身寫的是歷史不錯 ,但更多是表達孫浩輝對於那段歷史的解讀 。當然這並不是毫無意義的胡亂理解 ,作者對於那個年代的理解和對於當時天下形勢的判斷都是比較深入理解後的創作 。對於諸子百家的體察也比較符合各家的理論沒有以偏概全 。作者想要表達的不僅僅是歷史 ,更是一種精神 ,一種中華民族原生的天下觀 。


這是我們已經失去的東西 ,這種天下觀遠比小說中所表達的歷史時間更為重要 。其中對於諸多常識的深入理解也會使我們看到一種有別與一般人的理解 ,更加全面深入 ,細細品讀其實會有自己獨特的理解 。當然一味依靠正史的眼光要求大秦帝國的人可以歇著了 ,要看歷史24史就可以啦 。不必對小說指指點點 。故事自然都是這些 ,每一個作品都有作者獨特的概念框架 ,這就是文學作品的魅力。


世界史圖鑑


感覺寫的很好,看了三遍。其實探討書中所寫與歷史相符不相符,已經沒有任何意義。真實的歷史誰知道呢?難道像史記,戰國策裡面記載的就是真實的歷史嗎?其實都是小說而已。只不過相對真實而且年代比較貼近,不必過分褒貶。


金子33110671


還原了很多歷史,漢朝為了政治正確,黑化了秦帝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