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好看麼?

第二家


我是在大學期間讀完這本書的,給人的感覺還是很震撼的,雖然有些地方與史不符,但也給讀者提供了一個從新認識秦的著眼點。

1.對於歷史不甚瞭解,但對戰國時代感興趣的,大秦帝國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比起直接讀史料,大體無差的歷史小說很容易激起人讀下去的興趣。

2.書中大歷史事件忠於正史,部分事件為了故事情節有所改動,比如宣太后自殺,張儀蘇秦同時出現。這些改動對於歷史小白來說會有誤導,但大秦畢竟是歷史小說,也沒必要太較真。

3.人物塑造不夠豐富,人物性格非黑即白。神話商鞅,神話秦孝公,神話白起,神話嬴政,對秦國臣民一味讚頌,對六國君臣一味貶損,把屈原寫成憤青+智力低下就太狠了吧!

4.全書明顯的反儒,將儒家貶得一無是處。借商鞅,張儀等人物痛罵儒家,幾次論戰皆是法家完勝,儒家完敗,更把孟子寫成酸腐而好面的反面形象。對儒家太過貶損,對法家極致推崇神話。

但總的來說,這部500多萬字的宏篇大作,耗時16年得以完成,其艱辛可想而知。

總之《大秦帝國》絕對值的一讀!





冷酷的方程式


我看的是連續劇,挺好看的。

最初,我是想了解一下戰國時期的歷史,因為戰國時期的人物紛繁眾多,而且為了和平發展,各國間往往有各種姻親關係,所以直接去看史書的話很有可能會看得一頭霧水,我之前就看了下史記,確實要把人物都聯繫起來是有點困難的。

然後就去找有麼有相關的電視劇,看到推薦的比較多的就是這部大秦帝國了。

看電視劇有個好處,就是可以得到很清晰的人物形象和故事脈絡,這樣以後,我們就可以得到一個大致的人物關係,還有劇中演員所表現出來的人物的性格,氣質。這些都可以很清楚的擺在我們面前,當得到這些固有的概念之後,再回過頭來去看史書,會發覺有趣的多了。而且還可以看到其中一些改編的地方,比如張儀和蘇秦,他們其實是師兄弟,而且蘇秦還在張儀最困難的時候幫助過張儀。

雖然書名叫大秦帝國,但是那些閃耀在那個時代的人物悉數登場,商鞅,孫臏,龐涓,蘇秦,張儀,莊周,範睢,孟嘗君,平原君。信陵君,白起,廉頗,藺相如等等。。。

這些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因為劇情的相互關聯可以讓我們較為輕鬆的去記憶,從而也更能從中獲取歷史知識,從而更多的獲得學習歷史的趣味性。

所以如果你想看《大秦帝國》的話,我還是比較推薦的。


處於深淵游魚乃樂


大秦帝國,我看的是電視劇。故事內容講述秦國經過多年和魏國的戰爭。令國內資源疲乏。秦國被逼獻地求和。秦孝公即位後,開始任用商鞅大膽變法。故事精彩情節就在這裡開始。

第一,商鞅制定秦法,太子(秦惠文王)觸犯秦法,商鞅只能執行法律把太傅(孝公的大哥)削了鼻子。

第二,廣場上樹了一根柱子。鼓勵地下階層的人努力創造價值。這故事我記得我們那時候小學課本上也有。主要講商鞅變法切底的把中國從奴隸制社會轉變成封建制社會。

第三,設立各種鄉、縣行政管理。選拔人才。

第四,獎勵耕戰。積極調動廣大低下階層的積極性,令秦國變成一臺戰爭而不斷運作的機器。

第五,最後商鞅為了躲避仇家追殺,而求農戶收留,結果農戶說商君之法不可違!這樣商鞅就死在自己定下的法律上。

這故事告訴我們,如果社會的法制健全而所有人都去遵循的話,社會生產力就迅速提高!






剪草的書包


《大秦帝國》應該講的是商鞅變法,幫助秦穆公富民強國的故事吧。

商鞅變法主要是一個立信的問題,開始秦國人根本不相信商鞅的一些改革措施,加上舊勢力的阻撓,變法一直就進行不下去。為了取信於民,商鞅在城頭立下一根木頭,誰能扛到城裡給50金。憑著誠信,在秦穆公的支持下,改革成功。秦國強盛了起來,最後 統一了六國。

《大秦帝國》是一本好書,是一部好電視劇。你有時間還是親自看看吧,我在這裡不可能全說完,而且每個人的理解不同,需要學的東西也一定不同,就個人的觀點來看,不論是書還是電視劇都很好看,能學到很多知識,你快去看看吧。


我是綠葉上的紅蜻蜓


個人認為是非常好的一部書。

如果用心看的話,人一定會發生質的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