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亮了,說明人回來了”義烏“聯合國社區”的“夜戰”

“燈亮了,說明人回來了”義烏“聯合國社區”的“夜戰”

資料圖

“燈亮了,說明人回來了。”

白天不容易找到的人,晚上以燈尋人,白天發現不了的問題,晚上邊查邊解,被譽為“聯合國社區”的義烏江東街道雞鳴山社區的這些“笨辦法”,看似簡單,卻很管用。夜晚,也成為社區打巷戰的“主戰場”。

連日來,雞鳴山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門外,社區“黨建+單元”作戰體系各級指揮長、小組成員和來自伊朗、也門等外籍志願者共20餘人集合完畢,等待“司令員”老樓發號施令。

老樓叫樓良貴,既是黨員,又是二級作戰小組成員,雖年過古稀,卻依然熱心社區公共事業,白天幫忙給外來人員登記,晚上又帶頭巡邏。“這些天,一些居民以為疫情過去了,出門都不佩戴口罩,我們一定要仔細檢查,多加提醒。”出發前,老樓給大家分配了任務:女同志細心,負責檢查防疫期間需要的各種證件;外籍志願者主要負責與外商人溝通;男同志除防疫檢查外,還要肩負環境衛生和車輛停放檢查。雖然是一次防疫“夜戰”,但老樓更是當作一次社區環境衛生、社會治理、文明城市創建的綜合戰。

身著紅馬甲,握著手電筒,黨群志願者從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出發,首先來到臨街店鋪密集的江東路上。

店鋪外一張紅色的“已備案復工單位表”成為了檢查的標準。“我們要求每名經營戶恢復營業前到社區報到登記,檢查軌跡、測量體溫,合格後方能備案復工,並要把復工表格粘在門口。這樣消費者看了放心,我們檢查也方便。”老樓介紹道。

一家正在營業的眼鏡店門口玻璃上找不到復工表,伊朗籍志願者哈米、福阿德、SHAHAB有些著急,他們走進店裡向店員瞭解情況。原來,店主已備案復工,卻忘了把表格粘貼出來。三人將要求告知店主後,一臉輕鬆地走了出來。

沒走幾步,一家菸酒商行也發現了類似問題。溝通後得知,老闆娘剛從外地回來,晚上在打掃衛生、收拾店鋪,並未正式開門。“好的好的,明天我就去辦。”在志願者熱心提示下,老闆娘當即表態次日即去辦理。

“戴好口罩!”“保持距離!”……志願者們一遍又一遍提醒過往居民。三級指揮長吳功明認為,喊與不喊還是有效果的:有孩子不戴口罩出門,就會乖乖回家;有人聚在一塊打牌,就會自動解散;還有人排隊等外賣,就會自覺拉開隊伍。

從商業街轉到江東四區居民區,數位三級指揮長紛紛領著哈米等志願者,一同查看網格內外商的情況。三級指揮長李偉民管理著3幢居民樓,裡面有20多戶租戶,包括印度、約旦等外商,目前他們基本都在國外。在哈米幫忙下,李偉民一個個撥通跨洋電話,詳細瞭解他們在國外情況,並告知他們回義烏後及時與社區聯繫。

一圈夜巡,步數近萬,時間指向了8點半。稍事休息,中外志願者們又出發了,當晚的“夜戰”剛剛過半,新一輪的巡邏再次開啟,將一直持續到深夜。

一聲聲提醒,就是一聲聲號令;一個個問題,就是一個個堡壘,只有出發再出發,攻克再攻克,才能守衛“聯合國社區”每一名公民,才能取得社區、街道乃至全市巷戰的最後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