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老味道——貢品的花樣吃法 來金團和糯米白粽

想必我們這一代人對傳統糕點最深的印象都在貢桌上,過年、婚喪、七月半等等需要祭祀、祭祖的日子,一些傳統糕點是少不了的,至今我家擺放必不能少的就是來金團和糯米白粽。這兩樣也會出現在各種辦宴席的人家送出的紅塑料袋禮中。

寧波老味道——貢品的花樣吃法 來金團和糯米白粽

來金團意思很美好,取意團團圓圓,其實就是一般的糰子,各個地方應該都有,不過比較特殊的是,來金團在成品還要在生糯米上滾一圈,讓其表面沾滿糯米粒,蒸出來的糯米糰更加飽滿可愛,中心還要點上紅點點,像是給胖嫩嫩的娃娃額間染上硃砂,更加嬌俏喜人。來金團一般是豆沙或是芝麻餡料,不過也有愛吃鹹的會用鹹菜、竹筍、蘿蔔絲等等,習慣使然,鹹的來金團的味道對我來說,是比較恐怖的存在。

寧波老味道——貢品的花樣吃法 來金團和糯米白粽

來金團當然也是熱騰騰,還嫩著的好吃,不過作為貢品上過桌後,不可避免的冷硬,需要再處理才能吃,當然直接吃也行,就是比較硬核,不香軟了。我家再處理的做法不多,我媽最喜歡把來金團丟進剛正好的米飯中捂著,等到開飯時候,來金團被米飯熱氣烘軟了許多,比起直接蒸得軟塌塌要好得多。不嫌髒的話就直接用手粘起來吃,外面的糯米已經吸飽蒸汽水而變得香軟,中間皮子糯又有嚼勁,內裡的豆沙餡滋潤了整個口腔,完美!

寧波老味道——貢品的花樣吃法 來金團和糯米白粽

至於糯米白粽,現在也就過年吃到的比較多了。我記憶中,村子裡不是很興自己包粽子,粽子基本上都是從專門的地方買的。慈溪地區流行糯米白粽,至於什麼蛋黃粽、肉粽等,都是外來物,不過現在也搶佔了糯米白粽的地位,是端午節標配。個人還是偏愛糯米白粽,粽子用的純糯米,用粽葉裹成長錐形。

寧波老味道——貢品的花樣吃法 來金團和糯米白粽

粽子沒別的花頭,就是蒸,想吃的時候蒸一下,不知道熟沒熟,用筷子一戳就清楚了。剝開剛蒸好的白粽粽葉,一股濃濃的糯米香就飄散出來,還帶著若有若無的粽葉清香,用一根筷子從頭戳到底,或是橫戳大頭,這樣簡單粗暴就可以想用啦!直接吃味顯稍淡,這裡流行蘸白糖吃,粒粒晶瑩的白砂糖黏在粽子頂端,慢慢伴著熱氣稍融粘稠,咬進嘴裡,糯米香伴著清甜入口,是好吃的!牽扯到粽子,總有鹹甜之分,本人倒是喜歡蛋黃肉粽,不過糯米白粽卻是蘸醬油和蘸白糖都是喜愛的。我媽更絕,配著榨菜、腐乳、醬瓜都行。也確實都行……

寧波老味道——貢品的花樣吃法 來金團和糯米白粽

來金團和糯米白粽都好吃,不過畢竟糯米來著,閒時吃一口是美味,當主食吃可是和自己的胃過不去了,別太相信自己的消化能力!現在的年節意味越來越淡,但每當看見、吃到來金團和糯米白粽類似的傳統美食時,還是會有喜慶的回憶。那麼你們的年節糕點又是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