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號可‘攜號轉網’,父母能把責任感轉移給孩子嗎?


責任感,詞典裡的解釋為:“自覺做好分內事的心情”、“自覺地把分內的事做好的心情”和“想做好應該承擔的事情的心情”等等。

我自己理解的責任感是:學會你應該承擔的事,對自己負責,不自私自利。人只有了責任感,才能驅使自己一直往前向上發展,才能感到許許多多有意義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價值。

責任感對一個家庭一個孩子很重要,責任感無法從父母身上轉移給孩子,只有父母去引導孩子學會。

手機號可‘攜號轉網’,父母能把責任感轉移給孩子嗎?

《烏鴉兄弟》責任感是種“技能”

上週陪兒子到圖書館看書,讀到一則寓言故事《烏鴉兄弟》,故事是這樣的:

烏鴉兄弟倆同住在一個窠裡。

有一天,窠破了一個洞。

大烏鴉想:“老二會去修的。”

小烏鴉想:“老大會去修的。”

結果誰也沒有去修。

後來洞越來越大了。

大烏鴉想:“這,下老二一定會去修了,難道窠這樣破了,它還能住嗎?”

小烏鴉想:“這一下老大一定會去修了,難道窠這樣破了,它還能住嗎?”

結果又是誰也沒有去修。

一直到了嚴寒的冬天, 西北風呼呼地颳著,大雪紛紛地飄落。烏鴉兄弟倆都蜷縮

在破窠裡,哆嗦地叫著:“冷啊!冷啊!”

大烏鴉想:“這樣冷的天氣,老二一定耐不住,它會去修了。”

小烏鴉想:“這樣冷的天氣,老大還耐得住嗎?它一定會去修了。”

可是誰也沒有動手,只是把身子蜷縮得更緊些。

風越刮越兇, 雪越下越大。

結果,窠被風吹到地上, 兩隻烏鴉都凍僵了。

烏鴉兄弟若是其中一個有責任感,也不至於是被凍僵的結局。

烏鴉兄弟身上沒有生活的技能,不能對自己負責,都在嚴冬等待另一個不自私的人去拯救。

責任感是種生活的“技能”,是所有孩子都需要會的,也是所有父母最需教會孩子的。

手機號可‘攜號轉網’,父母能把責任感轉移給孩子嗎?

你家孩子有責任感嗎?

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這是大多數孩子的現狀,他們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 孩子任性,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買什麼玩具就必須買,從不會想我應該或者不應該這樣做
  • 跟同伴玩耍的時候爭搶玩具
  • 在家裡搗亂,玩具衣物亂放
  • 出門亂丟垃圾,大吼大叫
  • 吃完飯不收碗筷和桌子
  • 拖延:寫作業催、起床崔
  • 自己的錯誤都怪別人

以上這些都是孩子缺少責任感的表現,而且父母還沒意識到。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你該這樣做

01.認可孩子,刷存在感

近日一則‘班主任設置50個班委’的微博登上熱聊話題,網友紛紛表示:挺好的。

老師設置50個班委的目的並不是要讓孩子當官,而是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手機號可‘攜號轉網’,父母能把責任感轉移給孩子嗎?

有網友吐槽:“俺侄子從1年級到6年級都當的勞動委員,在學校幹活那個勤快啊,完全看不到家裡那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少爺形象。”

可見認可孩子這件事有多麼重要,孩子需要這種認可和存在感

大多數父母都是包辦孩子的一切,總認為他不行,什麼都做不好,回到家中什麼都不讓做,只聽父母的安排,漸漸地孩子就失去了存在感,更別談孩子在家庭中的責任感了。

父母要放手,讓孩子多參加家庭勞動,多動手,多學習生活本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列如掃地、擦桌子、幫媽媽洗菜這些小事,孩子是很樂意做的,做這些事孩子能感到自己的存在感,主動承擔起家裡的其他事。

平時要多鼓勵孩子,相信孩子,多認可孩子的做法想法,比如孩子寫作業的時候讓他自己完成,不要一直盯著,相信他可以做好。

手機號可‘攜號轉網’,父母能把責任感轉移給孩子嗎?

02.承擔錯誤的勇氣

美國前總統里根小時候,一次在外面踢球,不小心把一家商店窗戶上的玻璃打碎了。老闆找到里根的父親,要求賠償損失。老里根照價賠償後,把兒子叫到跟前說:“玻璃窗是你打碎的,應該由你來承擔責任。由於你現在沒錢,所以我先暫時替你墊上這筆賠償款。

你要利用暑假去打工,把錢還上。”結果,整整一個暑假,里根拼命幹活,才還清這筆總共15美元的賠償款,為打碎人家玻璃付出了代價。

里根從這件事過後才知道了什麼是責任感,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了代價。我們作為父母不要以“孩子還小”這句話做藉口,孩子的錯就不用他自己承擔了,父母不能一輩子為孩子的錯買單。

孩子犯錯時不要去責備,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要鼓勵他去承擔責任,讓他知道承擔錯誤並改正了可以被原諒,避免過多的指責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承擔自己犯下的錯誤是要勇氣的,尤其是孩子,所以父母要適當的去引導,採用懲罰和表揚相間的方法去處理。

03.養寵物

毛姆說:要使一個人顯示他的本質,叫他承擔一種責任是最有效的辦法。

手機號可‘攜號轉網’,父母能把責任感轉移給孩子嗎?

養寵物是所有孩子都喜歡的事,養育他們需要足夠的責任感。

對於養動物來說,想要當好鏟屎官不是那麼容易的,動物每天都要餵食並給他們整理居所,清掃垃圾,陪寵物玩等。養寵物不僅能讓孩子樹立更強的責任心,還能培養孩子的愛心和耐心,減少孩子的孤獨感,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孩子很渴望有個小夥伴陪伴。


“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有無責任心,將決定生活、家庭、工作、學習成功和失敗。這在人與人的所有關係中也無所不及。”——列夫.托爾斯泰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責任感父母無法轉移給孩子,就要放下溺愛的雙手讓孩子學會,小鳥始終要飛翔到天空中,總要接受風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