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看二戰時日本文字,自己可以看懂至少95%,而現在很多日文都看不懂了?

JUNIEL


你以為日本是自願的?

美國佔領日本後,麥克阿瑟強行禁用漢字,搞了幾年,日本民間強烈抗議,努力爭取後才回復了800個漢字,後來又爭取到1400多個。直到九幾年才全面解禁。但此時,日文已經大規模假名化了,已經回不去戰前狀態了。

不過,現在中國的日常用語中,也包含著大量的英文單詞。

中日韓越現在的日常用語狀態基本上都是漢語詞彙+英文單詞的狀態,只是英文單詞的比例不同而已。

未來隨著東亞一體化的進程中日韓越的語言還是有趨同的可能性的。


OK大凡


漢字在東亞,的確是個非常神奇的存在。同樣的字,中日韓讀音各異,但書面交流卻沒有很大障礙,尤其是姓名方面,更是離不開漢字的表達。

比如,一般情形下,咱們中國人只看日語書寫的話,意思能猜對個六七成,同理,日本人認漢字也是類似。當年,我教過的日本學生,在幾乎不怎麼會說中文的情形下,可以在北京獨自坐地鐵,仔細參考指示牌的漢字,換乘、出站進站什麼的,基本沒走過彎路。

從歷史上看,早在公元4-6世紀,中國的漢字隨著佛教典籍的流行,就從朝鮮半島傳入了日本。日本上層開始普遍信仰佛教,老百姓們為了趕時髦,也非常崇尚佛教和儒學的那一套。

此情此景下,為了理解佛教,更深入的學習儒家思想,對漢字崇拜的風潮也自上而下的普及開來,日本人紛紛自覺的學習使用起了漢字。到了唐代,大量的遣唐使和“留學僧”帶來的先進文化,讓日本人對漢字的掌握程度有了明顯進步,漢字成了當年日本唯一的書寫文字。

然而,基於漢字在日語中讀音和表意功能的分離,也給日本人帶來過很大的困擾。到了公元9世紀,平假名和片假名先後產生,平假名模仿了漢字草書的形態,功能類似於咱們的漢語拼音;片假名則是源於漢字偏旁部首,用以給外來詞彙作標註。

早期的日本上流社會男性是不屑於用平假名的。甚至,漢字作為一種身份和性別的特權,連諸如紫式部這種日本貴族女性都不敢隨便用,她那部號稱“日本版紅樓夢”的鉅著《源氏物語》,竟然通篇用平假名寫成。然而,也是隨著《源氏物語》流行,讓日本男性逐漸放下了身段,開始接受和使用假名。那麼片假名呢,至今非常明顯的是,比如,咱們看到的日本傳統地名幾乎都是漢字,而化妝品、醫藥產品或者電器的說明書中,片假名使用頻率就非常高了,像什麼“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氨基己酸(Aminocaproic Acid)、“最大使用功率”這類來自西方的名詞,幾乎都是片假名的天下。

因此, 二戰後,日文書寫中的漢字顯得佔比越來越少,而假名,尤其是片假名愈發的多,跟隨著科技進步和全球化發展,外來詞彙的大量加入十分有關。假名多的日文,自然不好懂了,這屬於時代發展的產物,大勢所趨。

此外,日語中的漢字減少,也是美國當年去“軍國主義化”的產物。

在二戰前的日本,即便是獨具特色假名出現後,漢字的正統地位依然根深蒂固,所謂的“假名”的稱呼,也是與“真名”漢字相對而言產生的。漢學功底被作為評價一個人修養和社會地位的標準,長期受到中上層階級的追捧。

直到19世紀末,在明治維新的”脫亞入歐“、“文明開化”的改革中,日本在大舉引進西學的同時,將繁雜的漢字也視為自身落後的主要原因,很多權力人物認為,將日語書寫“拉丁化”,廢除漢字,屬於強國的必要步驟。

最終,還是福澤渝吉提出的“減少漢字使用”給當成了折衷方案,他主張將漢字使用個數限制在3000個以內。這是日本第一次大規模削減漢字的使用頻率。

(福澤諭吉被尊為啟蒙思想家,頭像上了一萬日元。除了主張削減漢字數量外,他還強行改變了日本人“過年”習慣的,把日本人延續了千年的過中國農曆新年的習俗,改成了過西洋人的“元旦”。然而,福澤諭吉本人卻是位漢學家,曾經把純漢字的《左傳》原版通讀了11遍)

類似的情形,咱們20世紀初的中國也發生過,大批文化界人士,都曾肺腑的號召,要廢除漢字,用拉丁字母重新拼寫一套“西化”的中文。

再看日本,到了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跟西方關係愈發惡化的軍事國主義法西斯軍部,又開始提倡大量使用漢字,力圖把漢字的推廣和運用也認作所謂的“亞洲人解放亞洲”、“大東亞共榮”的重要標識。

二戰後,以美國為首的佔領軍司令部,開始對日本進行全面改造。

此時,限制漢字的使用也被當成了“去軍國主義化”的一部分。甚至一度,美方曾經粗暴的建議,日本應該廢掉帶有軍國主義色彩的漢字,直接採用西方拉丁文拼寫一套新文字。

(1945年底,日本報紙上關於“廢止漢字“的社論,大部分也是漢字寫出來的)

1946年11月,日本政府頒佈了收錄1850個字的《當用漢字表》,用來限制漢字使用。客觀看,這與當年決絕的跟漢字“一刀兩斷”的朝鮮半島比,還算是比較理性的選擇。

於是,在各種限制的法律規範下,日本漢字出現的頻率越來越低。

只是,進入六七十年代,經濟崛起後的日本,“重拾”了文化自信,又開始反省限制漢字使用對社會和文化傳承的巨大負面影響——純日語假名錶示的同音字太多了,導致了諸多不便,也讓文字失去了美感和味道。

1981年,日本文部省從實際需求出發,將《當用漢字表》改為《常用漢字表》,並增到1945個字,且解釋稱"我國長期使用的漢字假名混合文體,是對我國的社會文化最有效、最適合的表記文字,今後也有必要不斷充實”。到了2010年,《常用漢字表》再次改版,又大幅增加196個字。

目前,在日本,跟一千多年前差不多,看一個人的文化教養,認識多少漢字被當成一個重要指標,對漢字的掌握程度,書法水平,仍然是身份、文化的象徵。

而一年一度的日本的漢檢(漢字水平測試)也成了規模超過高考的全國性考試。還有日本每年都要舉國隆重的評選出一個年度漢字的傳統,也體現了漢字在日本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總之,日文書寫現在不好懂,主要就是上述兩個原因導致——外來詞彙的大量湧入,讓片假名的出現頻率越來越高;戰後日本去軍國主義化改革中,漢字也給牽連了進去,導致其使用受到了限制。好在,當今的日本,對漢字的認識又重回理性,仍堅持把漢字認作為本國語言文化中的精華,繼續傳承下去。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1.首先提出的問題不科學,二戰時期的日語雖然漢字很多,但是日語是一門語言就有本身的複雜性,沒學過日語的人很難看懂日語,除非跟你當面筆談都寫漢字,那又不是日語了,所以普通人很難看懂原文日語。

2.日本人有很多自造的漢語詞彙,跟漢語意思差別很大。“手紙”指書信,“留守”意思是不在家,日本商家門口掛簾子寫個“湯”字是浴室,此類同形不同意的詞彙太多,光看漢字來理解日語,很多情況下會南轅北轍。

3.二戰時日本鬼子的情報多用漢字書寫,我們即使看了也很難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更不要輕信抗日神劇中一個小朋友就能搞定日軍的情報。不信我可以添加一張日本人二戰期間侵略中國南海的情報,是手抄原文材料,很有臨場感,看看各位能不能搞清楚什麼意思。這些情報當時是日本的機密材料,不過現在大部分材料已經公開了。各位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名特工,現在拿到了鬼子的情報,一定要翻譯出來,看看到底能不能看懂。等大家猜差不多了我再揭曉答案。歡迎在留言區翻譯這段日語手寫材料,也歡迎各位的評論,謝謝。



文史旺旺


日本文字現在使用的假名是後來出現的,最初日本文字幾乎全用漢字。在博物館、紀念館裡展出的前人的書信裡,就可以看到很多漢字。同樣,二戰期間的日本文字,也是漢字利用很多,所以我們中國人都可以理解其大意。而現在的日本文字裡假名較多,不少年輕人只會假名拼寫,不會漢字,某些招牌、廣告也直接用假名而不寫漢字,現在的日本文字就難知其意了。


毀樹容易種樹難


日文正式文體中漢字還是很多的,漢字效率還是高些,真要大量用片假名錶達的話,文字多很多,而且難以識別,還不如直接用英文,以後漢字的優勢應該會大過英文轉譯的片假名。



WPS大本營


日語就是中國字的本土方言自創的字,你把溫州話也創一種字,估計你也只能看個大概,因為漢字中有很多方言沒有的字,古代日本人引用發現:我靠!沒有!翻了整個新華字典都沒找到,於是畫了個勾,這個就是mo,畫了個圈,這個就是de,這樣就可以通過漢字一氣呵成說方言了,所以出現了日本文字,總體來說就是日本方言把山東方言河北方言河南方言裡沒有的一些字寫出來了而已


別捏胖子


二戰後由於日本的民族自信心持續低落,大量原本以漢字和平假名書寫的詞語被生硬的轉化為了以片假名進行書寫的擬音詞,比如照相機,正常應該是寫真機,讀法和漢字基本相同。在戰後卻直接被片假名カメラ取代,讀音為kamera,即英語camera的音譯。照相機這個詞語只是眾多的例子之一,日語現在甚至有將非實體名詞音譯的趨勢,如果你經常看日本的直播的話,這一點會有比較清晰的感受。

另外一方面由於日本對於生物,化學,計算機等專業詞彙沒有進行本土化,所以這些專業詞彙在日語中是完全以音譯的片假名形式表現出來的,戰後是知識爆發的年代,日本對於新興產業,行業等的名詞也很多是以音譯的片假名錶示,所以中國人在讀日語的材料會變得越來越吃力。

不過日本人依然重視漢字,日本有一項學術測試名為漢字能力檢定,要求大學生要至少掌握6000個漢字,雖然這之中包含很多的國字(即和制漢字),不過更多的還是我們所熟悉的繁體漢字。所以現在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中國人讀一些比較高端的文科類論文能讀個半懂不懂,反倒是中小學生寫的作文完全看不懂。

以21世紀知識理論的增長速度來說,若是日本仍然不重視專有名詞的本土化,放任非實體的名詞的片假名化,可能終有一天日語會變得以片假名為主吧。。。


FireBreak


問題本身就是錯誤的!二戰的日本文字你頂多也只能看懂一半,絕對到不了95%!

你感覺看得懂是因為那個時候日語中大量使用漢字,注意,不是漢語。但是,日語的肯定,否定,主動,被動,時態等語言信息不管什麼時候都是用假名後綴表達的,比如:買わない是“不買”,買いたい是“想買”,不懂日語的人根本不明白。

戰後受美國影響,大量詞彙假名化,所以覺得更看不懂了。比如:“印刷機”這個詞基本不使用了,代替它的是“プリンター”(printer)。

所以,你能“看懂”的只是日文漢字,而且只是一知半解,很可能意思完全相反。


濱海小田


從漢字傳入日本的歷史,來分析漢字在日本的演變,再看漢字在現在日文逐漸減少和難懂。

日本繩文時代、彌生時代,有語言,但尚沒有文字。

根據中國的文獻《後漢書·東夷傳》(記載,公元57年,位於福岡的小國—委國,向後漢朝貢,得到漢光武帝所賜金印--“漢委奴國王”印。是迄今為止知道的最早傳入日本的漢字。此金印後來在福岡縣誌賀市出土。

讓人們確切地知道了在公元3世紀以前漢字就傳到了日本。

此後日本進入“漢風”時期,全面學習中國古籍,日本文字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漢字典籍最初傳入日本的時候,是根據當時古漢語的讀音來誦讀的。但畢竟日語和漢語體系不同,直讀漢語無論如何都非常的不方便,於是慢慢演變出直譯法,在單詞之間插入日語語法,也就演變成了今天所說的訓讀。

之後漢字的使用繼續演變。直至公元8世紀,《萬葉集》最成熟最具有代表性,每一個日語的發音,都借用相應的漢字來表示,由此後代稱此時的漢字為“萬葉假名”。

奈良時代,逐漸淘汰一些筆畫多的漢字。到平安時期,只剩下300左右漢字,與此同時。隨著漢字字體的變化,漢字的簡化也悄然進行著。

平安時代初期,用草書體書寫漢字稱為時尚,人們很欣賞這種變化,漢字也隨之被草假名(即漢字的草書體)取代。繼而人們根據楷體漢字的偏旁部首創造了片假名。

日本的文字直到江戶時代,處於相對穩定狀態。平安時代與中國交流頻繁,江戶時代閉關鎖國,明治維新時代日本認識到西方的發達,從而打開國門,走向世界,並開始吸收西方文化。英語外來語在這一時期大量引進。開始了歐化進程。從此,漢字在日本的命運開始發生了變化,對漢字進行改革的呼聲不斷,新文字派認為日本應按照音韻方向,發展自己新的文字;減少漢字派要求漢字進一步減少,並要求政府每年頒佈廢除的漢字。

二戰後,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文佔比又有所提高。

日本是一個把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結合的最有特色的民族之一,瞭解了以上漢字的演變及現狀,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對日本中漢字的認識,從而分析出杆子逐漸淡出日文的過程。


武漢王歡


此類現象確實存在,但問題的描述有誇張之處。

首先,沒有學過日語就能夠看懂95%的日文信息,這種想法不太現實。日文在書面語當中,兼用漢字和假名。所以不要說是近代,就算是現代,通過日文中的漢字可以對日文的信息做一個大體的瞭解,這一點並不難做到。但要全面而細緻的掌握其內容是不可能的,必須通過對日文的深入學習才能做到。

其次,二戰以後日本出現了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就是使用的漢字數量越來越少,而且假名的使用越來越頻繁,同時,越來越少的使用漢字來翻譯從西方語言中進入的概念,而直接使用英譯手段進行翻譯。這就使得中國人在看日文的時候,所能夠接觸的漢字越來越少,提取的信息量自然也就越來越小。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日本推行明治維新的精英階層,基本上都有非常好的漢字功底,這是當時日本上流社會的普遍特徵。因此他們在引入西方文化的時候,傾向於採用漢字,而不是假名來進行翻譯。到了二戰以後,新時期的日本精英階層,有相當一部分已經不能熟練的掌握漢字,所以他們在進行翻譯和文化轉換的時候,更傾向於使用片假名而不是漢字。

第二,日本在明治維新的時候推行的教育標準是非常高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本經濟騰飛以後,教育界開始引入歐美的寬鬆教育理念。在這時期成長起來的人,在學業水準上顯著不如他們的父輩。他們的漢字能力不足,制約了日本在書面語當中使用漢字的社會氛圍。為了遷就他們,整個社會的漢字使用逐步下降。

第三,日本在歷史上也發生過類似於中國對於漢字的質疑。而且由於日本改革比較早,所以更早的出現了這種現象。而實際上魯迅等人對於漢字的質疑,有相當一部分是受到日本影響的。雖然日本最後並沒有放棄使用漢字,但是由於這樣一種社會情緒的存在,日本在現實當中,還是越來越少的使用漢字,使得日文越來越向純拼音文字方向發展。

最後,日本人用不用漢字是日本人的事情,我們中國人對於這種事情可以放寬心態。在歷史上有多個民族學習使用過中文,作為其官方文字。這是因為中國在歷史上,相對於周邊國家來說,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具有壓倒性的優勢。隨著近代中國的衰落,除了日本以外,這些國家都廢棄了漢字。說起來日本人還算比較長情的。從較為現實的利益層面上看,日本人用不用漢字,對中國來說,幾乎沒有什麼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