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塊玉料最終卻迫雕成小件,玉雕師卻說,這是玉雕帶給他的驚喜



大塊玉料最終卻迫雕成小件,玉雕師卻說,這是玉雕帶給他的驚喜

▲玉雕名家 楊三喜 作品【普度眾生】

01 大料小用

知名玉雕師楊三喜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塊讓他又愛又恨的和田玉料。初見時,它脂潤細膩、皮色鮮亮,瑕疵明顯卻不掩美玉本質,玉石的塊頭也不小,楊三喜以為,盤下這塊玉料,他能做個大的。

然而造化弄人,就連多年從藝的名家老手也無法獨善其身。眼前的這塊和田玉料,便給滿懷期待的楊三喜潑了盆冷水。玉石一刀切開,裡邊的料子瑕疵滿布、毛病頗多,一番剜髒去綹之後,剩下能用的料子只夠做個小擺件,而且形狀極其刁鑽,這讓滿懷期待的楊三喜一時間焦頭爛額、束手無策。

大塊玉料最終卻迫雕成小件,玉雕師卻說,這是玉雕帶給他的驚喜

▲玉雕名家 楊三喜 作品【普度眾生】原石

02 苦心雕琢

哪怕從來沒有預想過這樣一種意外,從開料切割的那一刻起,一場玉雕師同玉料之間的交鋒就已經開始了。為了更好地利用這‘十不存一’的料子,楊三喜老師給自己的設計定下了嚴格的要求,那就是儘可能保留玉料,依著剔除瑕疵後剩下的奇異性狀,用創意去同刁鑽玉料死磕。

大塊玉料最終卻迫雕成小件,玉雕師卻說,這是玉雕帶給他的驚喜

▲玉雕名家 楊三喜 作品【普度眾生】 設計稿

玉料形狀奇異,凹凸錯落,楊三喜老師便乾脆將觀音、蓮花、水浪和鯉魚融入畫中,以一手圓雕技法,盡情描繪玉料的立體感——側面的突出分別被雕成蓮花和水浪,平整的大塊玉料正好表現端方的觀音,而背後因剔除瑕疵而留下的明顯凹凸面,也被刻畫成了兩條立體生動的游魚,將玉石的每一個起伏面都被完美融合到創作當中。

大塊玉料最終卻迫雕成小件,玉雕師卻說,這是玉雕帶給他的驚喜

▲玉雕名家 楊三喜 作品【普度眾生】 成品展示

設計思路出來了,如何把握好繁複的細節,將每一處剜髒去綹的痕跡加工成錯落有致、立體生動的形態,這也是考驗玉雕師的關鍵。為了詮釋好手中這塊玉石,楊三喜老師連設計帶雕琢,一點一點足足打磨了三個多月,才終於迎來了創作的尾聲,作品《普度眾生》完成了。

大塊玉料最終卻迫雕成小件,玉雕師卻說,這是玉雕帶給他的驚喜

▲玉雕名家 楊三喜 作品【普度眾生】 展示

03 柳暗花明

美玉終成,來之不易,即使手中的玉料尚有大玉小雕的遺憾,總還是忍不住想要分享分享。懷著這樣的心情,楊三喜老師將作品《普度眾生》送到蘇州陸子岡杯參展,也正是在這裡,楊三喜老師迎來了意外的驚喜。

大塊玉料最終卻迫雕成小件,玉雕師卻說,這是玉雕帶給他的驚喜

▲玉雕名家 楊三喜 作品【普度眾生】

玉雕行業內的權威賽事“陸子岡杯”高手雲集,獲獎作品通常代表著當代玉雕藝術的最高水準,多少琢玉人潛心創作,為的就是自己的作品能在陸子岡杯中獲得肯定。而這一年,大賽中的金獎稱號,頒給了楊三喜的玉雕擺件《普度眾生》。

大塊玉料最終卻迫雕成小件,玉雕師卻說,這是玉雕帶給他的驚喜

▲玉雕名家 楊三喜 作品【普度眾生】背面細節

行業內外的一致好評是支強心劑,讓苦熬數月的楊三喜老師忽逢甘霖,心中滿是守得雲開見月明的狂喜,曾經那‘大料小用’的遺憾,反而再顧不上了。楊三喜老師以一塊大料開局,最終卻憑一件小擺件倍受讚譽,整個過程充滿戲劇性,將他的琢玉人生也裝點得精彩而快意。對於楊三喜老師來說,琢玉生涯中像這樣充滿意外和驚喜的經歷並不少見,愛玉懂玉、堅守匠心,便總能收穫驚喜、柳暗花明!

大塊玉料最終卻迫雕成小件,玉雕師卻說,這是玉雕帶給他的驚喜

▲玉雕名家 楊三喜 作品【普度眾生】 細節

感受玉雕文化,傳承玉雕之美!玉雕名家彙集了全國眾多知名玉雕大師,與熱愛玉雕的你一起聊玉雕文化,賞玉雕之美。快來加入我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