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屆婆婆最好帶?

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是非。

婆媳關係這個世界難題,至今無人能破,成為很多女人的心頭病。人生在世,各種不同的關係裡,為啥婆媳難相處的問題就這麼難攻破呢?


哪屆婆婆最好帶?


年齡差距、觀念差距和地位差距等,都有可能讓這層關係產生摩擦的地方。

今天我們先不談要怎麼做,才可以“消滅”這些差距。我相信這一類問題,上百度搜索,結果肯定有非常多條相關信息。其實歸根結底,婆媳和諧相處的要領還是:尊重與真誠。

其實道理大家都懂,但為什麼一遇到實際情況就還是不能很好地對待彼此呢?

哪屆婆婆最好帶?


我想,如果我們能更瞭解彼此,可能下一次出現溝通問題時,才能更明白對方。

那不如讓我們坐上時光機,開啟一次婆婆前半生的觀察之旅吧。

在那樣一個年代,一個女孩兒從呱呱墜地開始,就經歷著重男輕女的生活。那個時候中國還是以農耕為主要生產力,所以那個時候女孩兒可能做的農活要比男孩兒多得多。而且如果她還是一個姐姐的話,那她能讀書的機會可能也會比她的兄弟姐妹少,所以等到她長大能出來工作的時候,她可以選擇的工種自然就少。但即便如此,她還是被她的媽媽教導:要勤奮努力,要想著怎樣能為她的家裡減少一些負擔。她在生命初期就要學習隱忍。

哪屆婆婆最好帶?


當她的結婚年齡的到來,她面臨著,被逼相親,然後糊里糊塗的嫁給一個自己可能只打過一次照面的男人。然後就這樣開始了她的婚姻生活。

接著,有人不斷給她洗腦,女人就要甘願為家庭付出。在那個男尊女卑的時代背景下,有多少女人是這樣被一路教育大的。我想這也是為啥那麼多婆婆這麼“凶神惡煞”的原因之一吧。她的一生都是被壓迫的,現在好不容易有個機會,做做“施壓者”,為啥不抓住這個機會呢?

再設想一下你的婆婆,她面對婆婆又會是什麼樣的呢?她的婆婆會不會一邊“教育”她,一邊“釋放”一下自己以前常年被壓迫的壓力呢?然而同時她的老公,也就是你的公公,他在幹嘛呢?他們本來就沒有什麼感情基礎的婚姻,在那個社會大環境下,公公可能做得最多的會是熟視無睹吧,甚至他會覺得正常。

哪屆婆婆最好帶?


好了,到了現在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有一定的感情基礎之後結了婚。而現在慢慢的有一些老公們因為受過更多的教育,也會開始明白夫妻關係的重要性,或者知道要心疼自己的老婆。我想這個時候婆婆的心裡,更多的是羨慕。

因為她自己的婚姻生活帶給了她太多孤獨,甚至是傷害。她會很羨慕你生在了這個時代,沒有遇到那樣一個重男輕女的時代。這可能會加重她內心的孤獨感。


哪屆婆婆最好帶?


所以在面對這個中華五千年來上至皇太后和皇后,下至咱們這些普通老百姓的婆媳問題被稱為“歷史疑難雜症”的情況時,我想一定是要更多的體諒和站在對方的立場想一想,才能讓那些“意難平”變得沒那麼稜角分明,割傷彼此。也許,這種“女人為難女人”的現象就會更少一點。

確實,當我這個90後碰上了60後的婆婆,一開始總是疑惑。女人何苦總是為難女人?

可後來從聽婆婆嘮叨她前半生生活的艱辛中,漸漸地我也有了新的領會。真的不用把婆媳相處融洽,看得多麼的難,我們可以先從彼此尊重開始。

你們的想法和做法不同,其實都只是因為你們彼此的需要不同。一個人不應該因為自己的需要而被別人否定。

哪屆婆婆最好帶?


愛她兒子的同時也像朋友一樣關心一下她,我想這就能解決很多矛盾了。那婆婆們也不要一直把專注力放在自己嚐盡了好多時代的苦難了,想一想或許就是因為這樣,你的一生才有了更多的體驗吶!

人來這個世上走一遭,為的不就是多體驗一下。誰能說人是真的有下輩子呢?如果我們一直在低谷哭泣,那我們又怎麼能看到高處的絕美風景呢?

大家都做出“向前一步”的改變,關係會知道的。

我是@砂礫與貝殼,一個在科學育兒路上探索並希望與孩子一起成長的媽媽。我相信,跟孩子奶奶和諧相處,也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之一。

感謝你的閱讀,希望我的分享能讓你找尋到適合你自己的路。

歡迎關注@砂礫與貝殼,我們一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