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自駕入川,登劍門關,走古棧道(附線路圖和攻略)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李白的《蜀道難》

  住在西安,每每進秦嶺,都會感嘆修路工程的不易,在秦嶺山澗看到過幾段殘存的古棧道,敬佩、感嘆之情由然而生,想古人翻越秦嶺,靠的就是這些艱險的絕壁小道,心裡總想試一試,可是秦嶺棧道雖多,卻大多都已損毀,只留下了一個個熟悉的名字,刻在路標上,存在地圖上。前幾年,在漢中走了一小段褒斜道,從此更加惦記起棧道來,這次入川,劍門關也成了必到的目的地之一。

  從成都折返西安的高速路旁,劍門蜀道在這裡留存了幾千年,這兩條几近平行、目的地相近的路上,傳承著人們從古到今的智慧,也流傳著數不清的歷史故事和道不盡的華夏文明。

第一次自駕入川,登劍門關,走古棧道(附線路圖和攻略)

下京昆高速後,在一條斷頭路遠眺劍閣縣城,烏雲伴著冷風。

  下京昆高速後,由於劍門關景區出現擁堵,被分流繞道G108至劍門關古鎮,路程雖遠,卻也看到了近路上看不到的風景,經過翠雲廊景區門口不入,成了此行的一個小小遺憾。晚宿劍門關古鎮,風雨交加的夜晚,讓人擔心第二天進不了劍門關。

第一次自駕入川,登劍門關,走古棧道(附線路圖和攻略)

劍閣到劍門關沿途風景:一條白練從山間長流而下。

  第二天早上八點,天色陰沉,但是並沒有下雨,順利地進入到劍門關景區,從劍門關牌樓到關樓,沿途一些關於三國文化的雕塑,因為夜晚的雨水,道路溼滑,我所期待的金牛峽棧道(金牛道)關閉,只能在棧道入口處看上一眼。

第一次自駕入川,登劍門關,走古棧道(附線路圖和攻略)

劍門關景區南門牌樓。

第一次自駕入川,登劍門關,走古棧道(附線路圖和攻略)

著名的金牛峽棧道,因道路溼滑而關閉。

  劍門關關樓雄踞在大劍山的山口,一邊靠絕壁,一邊臨深壑,雖然歷經多次重建,依然古韻猶存,始終保持著雄關要塞的氣勢。

第一次自駕入川,登劍門關,走古棧道(附線路圖和攻略)

遠眺劍門關關樓

第一次自駕入川,登劍門關,走古棧道(附線路圖和攻略)

近看劍門關關樓

第一次自駕入川,登劍門關,走古棧道(附線路圖和攻略)

雨霧蒸騰下的劍門關關樓

  穿過劍門關關樓,走雷鳴橋,到4D影院,應孩子的要求,作為當日第一批次遊客,算是包場觀看了《劍門神鳥》,這裡談一下個人觀影感受:15分鐘的內容,有一種劣質國產動畫的效果,4D畫面讓人炫暈,時不時需要閉上眼睛緩一緩。

第一次自駕入川,登劍門關,走古棧道(附線路圖和攻略)

雷嗚橋:一座穩當的鐵鎖橋

第一次自駕入川,登劍門關,走古棧道(附線路圖和攻略)

劍門山古木之一

  到柿樹坪的時候,有分岔路口:一邊走絕壁長廊,一邊走天梯峽棧道,果斷選擇了棧道路線。因為下午要回西安,加上孩子爸爸膝蓋有傷,他留在山下等待,我帶著孩子走棧道上山。每一條艱難的道路都行人稀少,我和孩子走走停停,一路聊聊棧道的故事,沿途除了一位清潔人員,還有一對中年夫妻,再沒有其他的遊客。山澗的空氣清新,綠植繁茂,算是清靜的天然氧吧,新修棧道的堅固已非古時能比,蜿蜒在山澗的絕壁之上,看起來依然是艱險難行。

第一次自駕入川,登劍門關,走古棧道(附線路圖和攻略)

天梯峽棧道

第一次自駕入川,登劍門關,走古棧道(附線路圖和攻略)

天梯峽棧道修在峽谷兩側絕壁之上。

第一次自駕入川,登劍門關,走古棧道(附線路圖和攻略)

換個角度,看棧道之險。

第一次自駕入川,登劍門關,走古棧道(附線路圖和攻略)

看對面絕壁上的“之”字形棧道。

第一次自駕入川,登劍門關,走古棧道(附線路圖和攻略)

一路向上,孩子走走停停。

  坐在棧道盡頭的滑索站小休後,繼續向前到梁山亭,人多了起來。梁山亭是一個分岔路口,一邊是天梯峽棧道下山,一邊是竹筍峰至鳥道,一邊是山頂路至梁山寺,因為鳥道險峻難走,擔心孩子體力不支,選擇了山頂路,遺憾地錯過了竹筍峰一路的風景,和孩子在石板路上上上下下,在幾個觀景臺看了幾次劍壁之後,到達了懸空玻璃觀景平臺。

第一次自駕入川,登劍門關,走古棧道(附線路圖和攻略)

從梁山亭遠眺竹筍峰,順著這條小道,可以體驗更加艱險的鳥道和猿猱道。

第一次自駕入川,登劍門關,走古棧道(附線路圖和攻略)

十一期間鳥道下行關閉,只能從下往上走,這裡是上行出口位置。

第一次自駕入川,登劍門關,走古棧道(附線路圖和攻略)

開鑿在絕壁之上,最為艱險的猿猱道,讓人想起了麥積山石窟。

第一次自駕入川,登劍門關,走古棧道(附線路圖和攻略)

遠眺劍壁,總感覺像一頂貝雷帽。

第一次自駕入川,登劍門關,走古棧道(附線路圖和攻略)

第一次自駕入川,登劍門關,走古棧道(附線路圖和攻略)

  劍門關懸空玻璃觀景平臺在索道的上站,靠近梁山寺,是登高望遠的好地方,站在玻璃觀景平臺上,山下風景一覽無餘,讓人心曠神怡、胸襟開闊。因為篤信寺廟之地氣場不適宜孩子進入,這些年帶孩子都主動避過,所以過樑山寺不拍照,不進寺,也擔心回西安的時間緊張,影響孩子第二天上課,沒有往前到翠屏湖,選擇下山和孩子爸爸會合。

第一次自駕入川,登劍門關,走古棧道(附線路圖和攻略)

玻璃觀景平臺遠望劍壁。

第一次自駕入川,登劍門關,走古棧道(附線路圖和攻略)

一覽眾山小

  從二號索道出來以後,本應該從仙女廊坐觀光車到柿樹坪和孩子爸爸會合,但是一時心急,錯過了路口,走了好久才發現,離仙女廊越來越遠了……路上遇到一個工作人員,才知道這條路的出口在北門,不想帶孩子再次爬山,於是趕快通知孩子爸爸去南門開車到北門接人,好一番忙亂。一個小時後,終於到達北門,看一眼《蜀道難》壁題後,出劍門關景區大門。

第一次自駕入川,登劍門關,走古棧道(附線路圖和攻略)

《蜀道難》題刻

  從早上八點到下午一點,用五個小時的時間,帶著孩子走了棧道,走馬觀花地逛了劍門關,包括歸途中迷路一小時,都是難得的體驗。在這裡,能找到一些歷史傳說和故事的影子,雖然不一定能記得,卻也很親切,用眼睛去看、用心去體會蜀道的艱險,遙想古人建關攻城的豪邁,所有這些,都是出來走走的意義吧!


附:劍門關景區瀏覽路線攻略

第一次自駕入川,登劍門關,走古棧道(附線路圖和攻略)

劍門關景區遊覽簡圖

  我是朋友口中的“活地圖”,迷路的歷史少之又少,對於這次劍門關迷路頗有不服;去之前沒有想到回來之後寫文章,走的線路沒有規劃,感覺有些亂,想重新做一下規劃,希望對後來者有些許幫助。

一、交通路線:

劍門關交通發達,自駕或者坐車都很方便,外地建議二日遊:第一天到達劍閣,遊覽翠雲廊景區,晚宿劍門關古鎮或者景區北門,第二天早上入園,用大半天的時間遊玩劍門關。

北門出發——《蜀道難》題刻——劍門關地質博物館——嘆關臺詩詞詩詞走廊——雷鳴橋 ——柿樹坪 ——絕壁廊——仙女廊——鳥道或者猿猱道——懸空玻璃觀景臺——梁山寺—— 經皇洞——翠屏峰/翠屏湖——折返經仙女橋至梁山亭——石筍峰——一線天——絕壁廊——天梯峽棧道——紅軍血戰劍門關戰壕遺址——平襄侯祠——金牛峽棧道——關樓——北門/南門公交至北門

南門出發——平襄侯祠——紅軍血戰劍門關戰壕遺址——天梯峽棧道——梁山亭——石筍峰——一線天——絕壁廊——仙女廊——鳥道或者猿猱道——懸空玻璃觀景臺——梁山寺—— 經皇洞——翠屏峰/翠屏湖——索道、觀光車道至絕壁廊 ——柿樹坪——雷鳴橋——關樓——金牛峽棧道——南門

二、門票:

景區全價門票:105 半價門票:50

一號索道單程:50 二號索道單程:50

高空滑索單程:30

觀光車單程: 仙女廊——石筍峰:10 仙女廊——絕壁廊:15

梁山亭——東門停車場:10

4D影院影票:50

三、特色小吃:豆腐(帶孩子出門很少嘗試小吃,在服務人員的強烈建議之下,嚐了劍門豆腐,味道真的

特別好,如果有機會再去,會試一下豆腐宴)

四、住宿:5A景區的配套服務做的很好,除了景區的大酒店之外,客棧也很多,價格不等。

五、如有其他需要溝通之處,請留言。

Ending

謝謝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