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担当」首都儿科研究所邓莉:我是感染科医生,就要冲锋在前

“17年前,'非典'是一场遭遇战,当时我们没有经验。但是现在不同了,国家高度重视,措施果断,又有科学的核酸检测手段,公共防疫系统的反应也迅速,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也很到位。那还有什么可怕的?别人怕,我们不能怕,我们是感染科医生,疫情来了就得往上冲,但不能盲目的冲。心里有底,技术过硬,才能处事不惊。”首都儿科研究所感染科主任邓莉在组织科室人员进行穿脱防护服训练后说出了这样一段话。


「巾帼担当」首都儿科研究所邓莉:我是感染科医生,就要冲锋在前


2019年12月,邓莉看到武汉疫情消息后,就准备了几套旧的防护用品用于科室人员训练,让大家做好准备,并且每天抽查,看到不符合规范的,就要求反复练习直到没有问题为止,但是大家对此不能理解,甚至还有些恐惧。


感染科一共有31名医护人员,接诊的大多是传染性疾病的患儿,除了邓莉、护士长和一名年长护士以外,其他人大多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他们没有经历过2003年的非典疫情,这样的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2020年1月21日,还有两天就是春节了,按照惯例,每周二感染科都要进行业务学习。就在培训前,邓莉接到医院新型冠状病毒病例救治及防控应急工作的通知,她立即取消了业务学习,带领大家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制定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的接诊流程和应急预案。


邓莉重新调整了班次,每班设置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专门负责病例筛查工作,两名经验丰富的医生实行24小时二线值班。同时要求每天早交班时,要明确当天的各岗位责任人,梳理前一天的工作,讨论接诊流程中的不足,第一时间进行调整,尤其是病例筛查的接诊流程要反复推敲,尽量让医护人员操作简便,减少在污染区的暴露时间,缩短患儿和家长的停留时间。


「巾帼担当」首都儿科研究所邓莉:我是感染科医生,就要冲锋在前


21日下午,医院组织开展了应急演练,分别在门、急诊模拟接诊一名来自武汉的不明原因肺炎并发热的患儿。由于感染科已提前做好隔离诊区、隔离病房、应急物资、信息上报等各项准备工作,在应急演练中,科室成员之间配合默契,为新冠肺炎的防控工作奠定了基础。至此,大家才明白了邓莉的良苦用心。


22日上午,感染科接诊了首例发热且有武汉密切接触史的患儿,邓莉按照工作要求及流程做好防护进入筛查诊室,对患儿进行问诊、查体、开具化验等。6个小时后,结果显示为甲流阳性,医护人员和患儿家长都松了一口气。


大年三十除夕,一直连轴转的邓莉晚上回到家,看到家人准备的丰盛年夜饭也没有胃口,爱人看出她的心事,就主动说“今天我不喝酒了,万一医院有事,我还得开车送你上班。”邓莉笑着说,“那也别等医院来电话了,吃完饭就走吧。”


当邓莉抱着一床被子出现在感染科门口时,大家先是吃了一惊,然后很快就放松了。“看到他们的表情,我就明白了,这些年轻人还是心里没底,所以我就大声说'大家都别慌,今天我在这儿,有事就找我,我给你们坐镇'”。


就这样,一个月以来,感染科团队的运作越来越顺畅,之前那些紧张的情绪淡了许多,邓莉又提醒大家,疫情缓和的时候千万不能懈怠,要保持备战状态。“什么时候国家说疫情结束了,我们再放松。”邓莉表示,疫情结束后要让科室每个人轮流休年假,让大家一直紧绷的神经彻底地放松下来。


邓莉就像一面旗帜树立在感染科,树立在科室每个人的心里。首儿所打响战“疫”后,感染科没有人抱怨,没有人退缩,在邓莉的带领下,坚守在我所抗击疫情的最前线,无怨无悔、严阵以待守护着首都儿童的安全。截止到2020年3月1日24点,感染科共筛查符合流行病学史的患儿45名,无1例“疑似”,无1例确诊。


文 | 池杨、邱爽

摄 | 胡小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