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擔當」首都兒科研究所鄧莉:我是感染科醫生,就要衝鋒在前

“17年前,'非典'是一場遭遇戰,當時我們沒有經驗。但是現在不同了,國家高度重視,措施果斷,又有科學的核酸檢測手段,公共防疫系統的反應也迅速,醫務人員的個人防護也很到位。那還有什麼可怕的?別人怕,我們不能怕,我們是感染科醫生,疫情來了就得往上衝,但不能盲目的衝。心裡有底,技術過硬,才能處事不驚。”首都兒科研究所感染科主任鄧莉在組織科室人員進行穿脫防護服訓練後說出了這樣一段話。


「巾幗擔當」首都兒科研究所鄧莉:我是感染科醫生,就要衝鋒在前


2019年12月,鄧莉看到武漢疫情消息後,就準備了幾套舊的防護用品用於科室人員訓練,讓大家做好準備,並且每天抽查,看到不符合規範的,就要求反覆練習直到沒有問題為止,但是大家對此不能理解,甚至還有些恐懼。


感染科一共有31名醫護人員,接診的大多是傳染性疾病的患兒,除了鄧莉、護士長和一名年長護士以外,其他人大多是80後、90後的年輕人。“他們沒有經歷過2003年的非典疫情,這樣的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


2020年1月21日,還有兩天就是春節了,按照慣例,每週二感染科都要進行業務學習。就在培訓前,鄧莉接到醫院新型冠狀病毒病例救治及防控應急工作的通知,她立即取消了業務學習,帶領大家結合科室實際情況制定新型冠狀病毒病例的接診流程和應急預案。


鄧莉重新調整了班次,每班設置一名醫生和一名護士專門負責病例篩查工作,兩名經驗豐富的醫生實行24小時二線值班。同時要求每天早交班時,要明確當天的各崗位責任人,梳理前一天的工作,討論接診流程中的不足,第一時間進行調整,尤其是病例篩查的接診流程要反覆推敲,儘量讓醫護人員操作簡便,減少在汙染區的暴露時間,縮短患兒和家長的停留時間。


「巾幗擔當」首都兒科研究所鄧莉:我是感染科醫生,就要衝鋒在前


21日下午,醫院組織開展了應急演練,分別在門、急診模擬接診一名來自武漢的不明原因肺炎併發熱的患兒。由於感染科已提前做好隔離診區、隔離病房、應急物資、信息上報等各項準備工作,在應急演練中,科室成員之間配合默契,為新冠肺炎的防控工作奠定了基礎。至此,大家才明白了鄧莉的良苦用心。


22日上午,感染科接診了首例發熱且有武漢密切接觸史的患兒,鄧莉按照工作要求及流程做好防護進入篩查診室,對患兒進行問診、查體、開具化驗等。6個小時後,結果顯示為甲流陽性,醫護人員和患兒家長都鬆了一口氣。


大年三十除夕,一直連軸轉的鄧莉晚上回到家,看到家人準備的豐盛年夜飯也沒有胃口,愛人看出她的心事,就主動說“今天我不喝酒了,萬一醫院有事,我還得開車送你上班。”鄧莉笑著說,“那也別等醫院來電話了,吃完飯就走吧。”


當鄧莉抱著一床被子出現在感染科門口時,大家先是吃了一驚,然後很快就放鬆了。“看到他們的表情,我就明白了,這些年輕人還是心裡沒底,所以我就大聲說'大家都別慌,今天我在這兒,有事就找我,我給你們坐鎮'”。


就這樣,一個月以來,感染科團隊的運作越來越順暢,之前那些緊張的情緒淡了許多,鄧莉又提醒大家,疫情緩和的時候千萬不能懈怠,要保持備戰狀態。“什麼時候國家說疫情結束了,我們再放鬆。”鄧莉表示,疫情結束後要讓科室每個人輪流休年假,讓大家一直緊繃的神經徹底地放鬆下來。


鄧莉就像一面旗幟樹立在感染科,樹立在科室每個人的心裡。首兒所打響戰“疫”後,感染科沒有人抱怨,沒有人退縮,在鄧莉的帶領下,堅守在我所抗擊疫情的最前線,無怨無悔、嚴陣以待守護著首都兒童的安全。截止到2020年3月1日24點,感染科共篩查符合流行病學史的患兒45名,無1例“疑似”,無1例確診。


文 | 池楊、邱爽

攝 | 胡小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