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令十字街84號》:在書店裡,人永遠都不會孤獨

1970年,美國作家海蓮·漢芙出版了書信集《查令十字街84號》,立即受到了讀者們的追捧。漢芙一生窮困潦倒,直到《查令十字街84號》的出版,令她名聲大噪,生活才略有起色。第二年,在英國出版商邀請下,漢芙終於飛往了倫敦。不過此時故人已逝,“馬克斯與科恩”書店也早已停業。

寫到這裡,我忽然想起了漢芙在扉頁上寫的那句,“若你們恰好路經查令十字街84號,請代我獻上一吻,我虧欠她良多……”,理解了她所說的“虧欠”。


《查令十字街84號》:在書店裡,人永遠都不會孤獨


《查令十字街84號》中的故事很簡單:住在紐約的窮困劇作家漢芙熱愛閱讀,尤其是英國文學。但是此時紐約市場上的書都是些枯燥無味的作品,漢芙決定寫信向大洋彼岸、英國的馬克斯與科恩店訂書。

大約20天后,漢芙收到了回信,書店老闆弗蘭克認真地回了她信,並告訴她有一些書因為稀缺得花些時間找找。自此,漢芙與弗蘭克便開始了長達20年的書信往來。

一開始,他們還互相尊稱對方“先生”“小姐”——在漢芙眼裡,弗蘭克應該是一位嚴肅古板的紳士形象。不過隨著兩人通信增加,他們偶爾也說點書以外的事情。漸漸地,他們變得熟絡起來。弗蘭克在英國各地奔波找書;漢芙則時不時給物資匱乏的書店寄去一些火腿、雞蛋。

20年間,他們一直保持著聯繫。漢芙也曾想去英國看望,但因為牙齒問題沒能成行。誰承想,他們這一生再沒有見面的機會。

弗蘭克去世後,他的妻子曾給漢芙去過一封信,信中她寫道,“不瞞您說,我過去一直對您新村妒忌,因為弗蘭克生前如此愛讀您的來信,而你們倆似乎有許多共通點”。正因如此,有很多人熱衷於討論漢芙與弗蘭克之間是不是愛情,包括知名出版人“老六”張立憲就在後記中寫,愛情的另一種譯法,名叫懷戀。


《查令十字街84號》:在書店裡,人永遠都不會孤獨


但在我看來,“愛情”過於個人化,格局也太小,而且漢芙與弗蘭克之間的感情遠遠不僅於此。在他們的故事中,我看到的是人性的溫度:在那個戰後年代,兩個遠隔重洋的普通人,僅僅因為對書籍的熱愛,便也毫不吝嗇給予對方關懷。20年間,孑然一身的漢芙正是因為書籍才不孤單;而弗蘭克,也在她的鼓勵下,不辭辛苦地在為這家書店服務。

不論在過去還是現在,書店都發揮著自身的獨特作用。而這本《查令十字街84號》也成了讀書人心目中的《聖經》。

1. 書店:漢芙與弗蘭克的精神樂園

漢芙與弗蘭克的通信時間大約是在20世紀中後期,也就是二戰剛剛結束之後。

彼時的英國,經濟受到重創,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物資也比較匱乏;於此同時的美國,卻恰恰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不過,兩國人民也有共同訴求:要追求更好的生活。

不過,漢芙與弗蘭克顯然不在這些人之列。

漢芙的丈夫在戰爭中犧牲,此後的歲月,她便一個人生活在美國的曼哈頓島上。漢芙的本職工作是自由劇作家兼作家,做得不好不壞,勉強夠生活。二戰後的美國,女性參加工作已經極為普遍,而漢芙依然選擇將寫作作為畢生事業。

她熱愛文學,嗜書如命,看不上市面上膚淺的暢銷書。在看到《星期六文學評論》上刊登的廣告後,她大膽地向馬克斯與科恩書店寫信求購一些古老的絕版書。這顯示了她不凡的讀書品味,也透露出她極高的精神追求。


《查令十字街84號》:在書店裡,人永遠都不會孤獨

作者海蓮·漢芙


一位女性,獨自生活,做著一份不需要與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按照這個節奏,漢芙今後大概會這樣平淡無奇地度過一生,她或許依然潦倒,也依然孤獨,但好在還有書籍相伴。

但是這封寄往倫敦的信卻改變了她的生活。漢芙不僅因此擁有了很多絕版好書,還就此打開了另一個世界的大門——從與弗蘭克及書店其他人的交流中,瞭解了戰後英國的社會情況,這比看書來得更加直觀。當然,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她收穫了與弗蘭克這位精神上的知己。

《查令十字街84號》雖然是書信集,但作為讀者,我們自然對作者漢芙的情況更為了解。而弗蘭克,他的形象則需要藉助他的書信、他的妻子以及孩子的評價來拼湊。

從字裡行間,我們可以看到,弗蘭克是一位溫和、嚴謹,對書店事業非常熱愛,對子女教育良好的英國人。

弗蘭克去世後,書店秘書瓊·託德給漢芙寫了一封信,告知她弗蘭克先生去世的消息,接著她寫道,“德爾先生在本書店服務已經超過四十年……”。他儼然成了除書店老闆馬克斯與科恩先生外,待在這家書店時間最長的人。

之後,他的妻子希拉寫給漢芙的信中,又提到了在他服務這家書店的四十年幾年間,讀者們對他的評價:

我原先只知道他(弗蘭克)是一個處事嚴謹同時也很幽默的人;現在還了解了他在待人處事上更是一位謙沖的君子,我收到許許多多來自各地的信,都異口同聲地讚揚他對古書業的貢獻;許多人還說他是如何飽腹學識而又不吝於與他人分享……

由此可見,弗蘭克對漢芙並沒有特殊待遇,他對每位讀者都是如此。如果不是對這份事業的摯愛,又怎會如此精益求精?

希拉接著寫道:

弗蘭克和我卻是兩個極端不同的人,他總是溫和有耐心;而因為我的愛爾蘭出身,我的脾氣總是又倔又拗。生命就是這麼愛捉弄人,他從前總是試圖教導我書中的知識……

從這裡大概可以窺見,在弗蘭克的生命中,除了偶爾來信的讀者,能跟他聊書籍、文學的就是家人了。然而妻子又實在對書不感興趣,這在弗蘭克看來,難免會有些遺憾。


《查令十字街84號》:在書店裡,人永遠都不會孤獨


漢芙的來信,彌補了弗蘭克的遺憾。更難得的是,漢芙也是位嗜書如命的人。她喜愛英國文學和古書,這讓弗蘭克看到了自己事業的價值,他樂意在工作間隙,不辭勞苦幫客戶找到散落在城市各個書店的古書;同時,漢芙是位並不膚淺的作家,這意味著他們精神上的交流是暢通無阻的。有人懂自己,這在任何時代都是稀缺的。

對於漢芙和弗蘭克來說,馬克斯與科恩書店就是他們精神的樂園。他們因這家書店相識,又在這裡汲取了諸多精神上的營養。雖然漢芙與弗蘭克還沒來得及見上一面,不免令人覺得有些遺憾,但是在那個沒有互聯網與霓虹燈、生活節奏比較慢的時代,人與人的感情是如此簡單、純粹,又令人無比嚮往。

2. 書店:社會變遷的見證者,一代人的精神地標

《查令十字街84號》出版後,不少人慕名前往倫敦,想要一睹書店風采,然而去過的人都免不了失望而歸。因為那家書店早已改頭換面,經營著其他行當。不過,這並不會動搖這家書店在讀者心目中的地位,“查令十字街84號”儼然成了一個文化符號。


《查令十字街84號》:在書店裡,人永遠都不會孤獨


其實在中外很多文學作品中,書店都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例如海明威《流動的盛宴》中,就對莎士比亞書店讚賞有加,“在那條寒風凜冽的街道上,書店可是個溫暖舒適的去處,冬天生起一個大火爐,屋子擺著桌子、書架……”。在這裡,他結實了一幫文學同好:為詩集出版奔波的龐德、還未出名的喬伊斯,而海明威自己,也還是初出茅廬的文學界新人。書店創始人“西爾維亞待人和藹可親,性格非常開朗,她說我們想借幾本書就借幾本書,可以等有錢的時候再交保證金”,這對於這幾位貧窮卻有野心的年輕人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幫助。後來大家都知道,幾位年輕人都成了世界文壇上的巨星。而這家書店,則成了見證他們文學生涯的關鍵地標。

最初的莎士比亞書店是由西爾維亞·畢奇於一戰前創辦,但在二戰時期卻因納粹侵擾最終關閉。後來1951年,一位來自美國的中年人喬治·惠特曼在巴黎聖母院對面那條街又開了一家書店。書店一開始並不叫莎士比亞,卻也為文人們提供了便利:書店二層被他開闢出來用作文人聚會的地方,這裡有大量藏書,甚至還有供人休息得床鋪,也許偶爾有一些窮困潦倒或者無家可歸的文人住宿在這裡。這家名不見經傳的書店,就此成了文化名流們的思想聚集地。

直到60年代,這家書店才被西爾維亞·畢奇授權更名為“莎士比亞書店”。今天,它依然是巴黎有名的精神地標,延續著“為一些人提供溫暖的庇護”的古老傳統。


《查令十字街84號》:在書店裡,人永遠都不會孤獨

西爾維亞·畢奇


百年來,莎士比亞書店作為文人的棲息地,他們在這裡思考歷史與現實,並寫出無數震驚世人的作品。同時,書店也是他們的避難所,有了這個後盾,他們便有了勇氣同一切黑暗與不公對抗。一百年來,世界歷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書店則親眼見證了這一切。如今,那些年輕人早已故去,但他們的作品和精神卻永遠保留在了書店。

在中國近代史上,書店也一直髮揮著重大作用,影響著人們的精神世界和社會發展。

19世紀末,康有為等維新派在京師成立強學書局,發行維新讀物,傳播新思想;20世紀初,孫中山等民主革命派人士創立了國學社、鏡今書局等,成了反清的文化陣地。今天,在全國各地都能見到的新華書店,最初則是在20世紀30年代的抗日民主根據地、解放區建立。書店與書籍,在歷史的進程中,始終處於不可替代的先鋒地位。

也是在這一時期,西南聯大南遷到了昆明。這座貧窮與希望、戰火與知識、毀滅與重建並存的學府,孕育了中華民族復興的希望,也走出了沈從文、汪曾祺、聞一多等文壇大家。

而見證這段歷史的書店,正是創辦於1926年的“東方書店”。書店的創始人是曾於北大就讀的王嗣順先生,在新思潮的影響下創辦了這家書店。戰前,書店的供貨主要是來自上海,戰爭爆發後,這條渠道雖然斷了,但西南聯大的南遷卻讓書店煥發了生機。

西南聯大條件艱苦,師生們常常餓著肚子上課,饒是如此,他們依然買書。不過,有些看過的舊書,他們也會拿去東方書店出售,以換取微薄收入,用以果腹。

汪曾祺就曾在文章中寫道,“我們和這幾家舊書店的關係,不是去買書,倒是去賣書,然後在文明街上吃一頓破酥包子或兩碗燜雞米線,還可以喝二兩酒”。

這樣一來二去,書店有出有進,加上聯大文化氛圍濃厚,昆明一時間也成了書店雲集之地。


《查令十字街84號》:在書店裡,人永遠都不會孤獨

西南聯大師生合影


不過,也有學子實在買不起書,像聞一多、李公樸,那時便常常站在書店門口,如飢似渴地翻閱店理新收來的二手書。

王嗣順先生看到後非常不忍,為了這些學子在夜晚也能看清文字,他特意在書店門前掛了一盞燈……

書店在任何時代都不僅僅是一個書籍的流通地,它將先輩們的精神也一路傳承了下來。

近百年來,東方書店遭遇風吹雨打,甚至一度遭到毀壞,如今卻依然屹立在昆明,成了當地的精神地標。而書店如今的主人也延續了王嗣順先生當年的精神,會專為買不起書的人開闢一塊二手書專區,也可以以書換書。

3.書店:在這裡,人永遠都不會孤獨

美國《城市快報》評論《查令十字街84號》時寫道,“等她(漢芙)終於到達心中的那塊聖地時,書店卻因為經營不善而面臨著拍賣。這本書給出的結局是遺憾的,淡淡的愁緒連綿不絕”。

其實豈止書中的結局充滿“淡淡的愁緒”呢?現實中的書店,普遍都瀰漫著這樣的情緒。在當下,電商行業大力衝擊著本就奮力掙扎生存的實體書店,一個不小心,就會因經營不善而倒閉。

例如曾位於北師大校內的墨香書店,就因為經營問題不得不關門,店主王洲在公告牌上寫,“堅持了多年,本店還是不得不和大家說再見了”,言語間滿是不捨與無奈。有學生在微博上發佈這一消息後,瞬間引起了廣大讀者的關注,大波讀者紛紛聚集到墨香書店淘書,《漢書》《資治通鑑》,這些大部頭一時也成大家競相購買的香餑餑。


《查令十字街84號》:在書店裡,人永遠都不會孤獨


墨香書店的關門,也意味著北師大校內再無一家實體店。“尤其是在大學裡,如果大家都去網上買書,我覺得還是缺了點什麼”。書店的文化氛圍對人的薰陶,是單純閱讀無法替代的。

近幾年,隨著“網紅”文化在各個領域的蔓延,不少裝潢精緻的書店也被列入了“網紅書店”的名單。很多人慕名前來對著店門活著某個角落拍照,然後通過自己的賬號發佈出去。這樣的“打卡”行為引起了很不多的反感,因為書店的文化作用被功利性地濫用了;但在我看來,這實際上也是好事,讓知識走紅,才能引起更多人對文化的關注。而這些“打卡”,也幫助原本低調的書店們,打開了知名度。

十幾年前就曾有人斷言,實體書店正在消失,可是直到今天,越來越多的新書店正在崛起。而這些書店的功能也在慢慢發生轉變,由原來單純的線下賣書平臺,轉變成集沙龍、咖啡館、文創售賣、文化講座等功能為一體的活動場所。可以說,在新的時代下,書店進一步蛻變成了適合當下人的文化聚集地。

究其原因,隨著互聯網的急速發展,人們日常節奏過快,個人生活的公域、私域界限逐漸模糊,屬於個人的空間越來越少。精神生活的貧瘠,導致人們對接觸新東西、學習新技能失去興趣。而書店,一方面則喚起了人們心中學生時代的單純與美好;另一方面,這裡能讓人忘記壓力與煩惱,單純享受與書中故事、人物相處的時光。然後通過這些事物汲取精神能量。

即便時代日新月異,書店的功能也在不斷變化,但與莎士比亞書店、東方書店時代秉持的精神一脈相承,現在也有很多書店,會為讀者提供24小時不打烊的服務。


《查令十字街84號》:在書店裡,人永遠都不會孤獨


例如位於臺灣敦南的誠品書店,就是全球第一家24小時不打烊的書店。這讓很多夜貓子型創意人、剛剛結束通告的藝人,以及純粹無處可去或者不想回家的人,即使深夜,也有地方可去。

書店,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地標,也是人們汲取精神養分的地方。在這裡,人們往往只會感嘆這世界上竟會有這麼多書,書中世界居然這麼有趣。在這裡,熱鬧反而成了一種多餘,一個人靜靜選書、看書而不被打擾,就是幸福,哪有機會感受孤獨?

《查令十字街84號》最近幾年似乎也成了國內文學青年必讀書目之一,但如果只把它當作故事書或者愛情小說看,就太遺憾了。這本書能夠走紅,主要還與當代年輕人對文化、精神的追求有關。

在我們國家,目前還未形成全民閱讀的文化風潮。然而,經濟愈是發達,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會愈加強烈,書店的作用也會愈加凸顯。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隨著人們觀念的轉變以及書店經營模式的轉型,書店行業一定不會消失,漢芙對查令十字街84號那樣的虧欠也定會越來越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