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溫室花朵幼兒教育”還能走多遠?

說起“溫室花朵”,做為一名長期工作在幼教行業的我,最深有感觸。記得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名叫“日本的挫折教育”,日本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自力更生,做自己能做到的事情,解決自己能觖的問題,父母決不伸手幫助一下。幼兒園的小朋友自己分發就餐的食物、自己取入餐具、自己收拾餐後的垃圾。不但是在幼兒園,在生活中,日本人也常常以一種“狼文化”的教育理念來培養自己的孩子,他們的這種做法讓孩子在長大後能更好地適應在未來社會中不可預見的艱辛和各種危機。還有俄羅斯的幼兒教育,教師讓孩子們用涼水澆自己,孩子們只穿著短褲到冰天雪地裡鍛鍊,用雪擦身體。真是不愧為“戰鬥民族”的教育方式。

中國的“溫室花朵幼兒教育”還能走多遠?

這種教育方式在中國是無法想像的,那麼,相比較中國的“溫室花朵幼兒教育”的形式,最終的結果又是什麼?因為幼兒之間的矛盾,家長之間會打大出手;因為幼兒在園裡不小心的磕碰,家長會和幼兒園及教師沒完沒了的糾纏、、、探其原因,就是中國家長的“護犢之心”。試想,即便是國家與國家之間,幼兒教育的觀念不同和教育方式不同,但是我們幼兒園的孩子又有多少能像風一樣自由地玩、自己地活動,家長們的過度關心,已讓幼兒園的老師們不敢放手地開展活動,特別是體育類和實踐類的活動,擔心孩子們的安全、擔心家長的指責、擔心自己的手中飯碗。讓本來男教師就稀少的幼兒園,更加陽剛之氣不足,孩子們也越來越像“溫室中的花朵”。三、四歲的孩子,接送時要抱在父母的懷裡、家長追著讓孩子吃飯的大有人在;有多少父母會第一時間扶起摔倒的孩子、有多少父母會從幼兒園起就包攬了孩子的一切事物、有多少父母從小就慢慢地把“溫室的小花朵”培養成了“白眼狼”,這樣的教育到底還能走多遠?

中國的“溫室花朵幼兒教育”還能走多遠?

家長和教師朋友們,轉變自己的教育觀念,拆掉溫室的玻璃吧,讓孩子們接受一下風吹、雨淋和日曬,能從你開始做起嗎?

中國的“溫室花朵幼兒教育”還能走多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