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跌56個月,這個板塊已經絕處逢生

很多人認為基建工程行業無非就是修橋補路,事實上基建工程行業,除了基礎建設外,還包含專業工程、園林工程以及裝修裝飾等板塊。就算是基礎建設也沒那麼簡單,該板塊目前也逐漸變得專業化、智能化、國際化。基建工程指數(指數代碼:399995)以中證全指為樣本空間,選取涉及建築與工程業務的上市公司股票作為成份股,以反映基建工程領域相關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為市場提供多樣化的投資標的。


連跌56個月,這個板塊已經絕處逢生

機會是跌出來的,基建工程指數正是近兩年熊市中跌幅最大的品種之一。從2015年最高點11388.70點到截止2019年11月18日的3515.31點,跌幅達到68%。投資者都知道過去的業績不代表未來,正因為前期跌得多,買入“便宜貨”的機會才能出來。目前基建工程指數的兩大估值指標“市盈率PE(TTM)、市淨率PB” 均處於自發布以來的歷史最低位。目前基建工程整體PE(TTM)/PB(LF)9.4/0.98 倍,位於2010 年後的3.83%/1.57%分位,而2010 年後的最低值為8.85/0.91倍,可見基建工程的PE/PB 均已接近2010 年的最低值,繼續下行空間有限。從大基建藍籌的估值情況來看,PE(TTM)角度,上海建工、葛洲壩、中國核建及隧道股份已低於2010 年以來的10%分位,中冶、中建、中鐵低於2010 年以來15%分位;PB(LF)角度,中國電建、隧道股份低於10%分位,中國核建、中國化學、葛洲壩和中國建築低於15%分位。而當前滬深300 整體PE(TTM)處於2010 年後52%分位,PB(LF)處於39%分位,建築估值縱向來看明顯更低。


連跌56個月,這個板塊已經絕處逢生

當前基建工程PE(TTM)/PB(LF)已處於2010 年後的3.8%/1.6%分位,在基建增速跑輸名義GDP,基建工程ROE 持續低於滬深300 情況下,2018年第二季度後基建工程與滬深300PE 比及PB 比始終低於1 且逐步下行。2020年第一季度預計基建投資增速或回暖至8%左右,帶動建築相對滬深300 實現估值修復。基建工程ROE 在2020 年有望出現中長期向上拐點。當前大部分基建央企已破淨,但其流動資產實際壞賬率低,固定資產重估價值較高,PB 低於1 對於絕對收益型投資者具備吸引力。分拆上市主題也有望使央企體內潛在估值較高的業務得到價值發現。


低漲幅是建築未來行情修復的基礎,預估基建工程指數有望在2020 年初實現上漲,也有一定可能獲得相對於滬深300 指數的正收益。從統計規律的角度看,2009-2018 年的10年中,基建工程指數全年漲幅為負的情況共發生6 次,而在次年第一季度取得正收益共發生4次。預估基建工程行情在2020 年具備修復的可能。在2008-2018 年11 年中,基建工程指數全年跑贏滬深300 指數6 次,跑輸5 次,但各年第一季度基建工程指數僅跑贏滬深300 指數3 次,分別在2010/2015/2017 年。年初至今基建工程指數跑輸滬深300 近38%,為2008 年以來的第二大相對負收益,預估基建工程指數有一定可能在2020 年初就取得超額收益。

連跌56個月,這個板塊已經絕處逢生

2020 年基建投資回暖趨勢有望更加明顯,市場對行業下游中長期景氣度的擔心有望減緩,共同構成板塊估值修復的基礎。機構認為2020年第一季度基建投資增速有望回升至8%,與名義GDP 增速接近,年初專項債有望快速下發,財政發力有望明顯提升,而央企藍籌收入及訂單增長有望保持較高水平,良好的基本面和加速回升的行業景氣度有望帶來短期的PE 比較快回升。2020 年建築央企進入去槓桿收官之年,未來負債率有望趨穩,而《政府投資條例》的實施有望逐步改善建築企業回款情況,因此認為2020 年有望成為基建工程行業ROE 的向上拐點。2020 年下半年起十四五規劃有望逐步明確,機構認為十四五基建投資相比十三五或仍有一定增長,國內基建從需求角度看空間仍大,預計十四五規劃的逐步明確或有利於PE 比及PB 比的回升。


2020年一季度在財政發力、PPI 修復的過程中,基建投資增速有望改善,地產投資或保持較強韌性。外部環境企穩情況下,市場風險偏好提升或助2020年兩會前春季行情提前啟動。基建2019年漲幅位列行業末位,當前PE/PB已處於2010 年後底部位置,央企藍籌大多破淨,預計有望在2020年第一季度迎來估值修復。


本文章僅代表投顧個人看法,不代表其所屬券商建議。觀點僅供參考,文中個股不做為買賣決策依據,文中部分內容源於互聯網券商研報,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產品和投顧】


連跌56個月,這個板塊已經絕處逢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