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月薪十萬,媽媽嫌丟人: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將影響孩子一生

女兒月薪十萬,媽媽嫌丟人: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將影響孩子一生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25歲的女生,在高級CBD上班,業餘時間還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月薪達到10W。這簡直就是人生贏家啊。

不過,她的父母卻不這麼認為。他們一直希望女兒可以考上公務員,現在的工作賺的再多,也沒有用,就是打工而已,太丟人。其實,之前女兒也考過一次,但是失敗了。父母就一直在說,"什麼時候才能等到你過上穩定日子"?

女兒月薪十萬,媽媽嫌丟人: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將影響孩子一生

在許多父母眼裡,考上公務員才是最好的職業選擇

很多父母來都有這樣一個習慣,就是我覺得好的才算是好,要是我看不上的,再好都沒有用。其實,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價值觀,有些東西父母無法認同,我覺得這也無可厚非。

但是,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我們不能好好表達自己的觀點呢?甚至情緒上來的時候,我們還會對孩子惡語相向?

我們不是不可以向孩子表達自己的觀點,哪怕孩子犯錯誤了,我們也可以嚴厲批評。但是,如果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仍然是用語言攻擊的方式來與孩子進行溝通,那麼,很有可能會給孩子的一生都帶來無法抹去的傷害。

女兒月薪十萬,媽媽嫌丟人: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將影響孩子一生

對孩子的言語攻擊,也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目前,"有話不能好好說"是親子互動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

電影《三塊廣告牌》中就有這樣一個悲劇,女兒找母親接車,母親不願意,女兒說了一句髒話,母親勃然大怒,本來母親都已經要給女兒錢,讓她坐出租車,結果,憤怒的母親說;"你怎麼就不能走著去?"

女兒也十分生氣,賭氣說到,"好,我走著去,我真希望自己在路上被強姦。"聽到這,母親更是氣不打一出來,也怒吼道:"我也希望你被強姦。"

女兒月薪十萬,媽媽嫌丟人: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將影響孩子一生

這樣一句氣頭上的話,讓母親自責一生

結果,一語成讖,女兒獨自一人在路上遇害。從此,女兒的一生被毀掉了,而母親也陷入深深的自責,"我當初為什麼要和女兒吵架?我為什麼就不能和孩子好好說話呢"?

我們都知道,母親即便說出這樣的話,也絕對不會希望女兒真的發生意外,但是在那一刻,母親卻沒有選擇好好地和女兒說,"你要注意安全"。

在中國的許多家庭,都存在這樣的情況。父母明明是想幫助孩子,但是話從嘴裡一說出來,就變了味兒。又或者很多父母覺得,我要總是好好說話,孩子就該飄了,小尾巴就翹上天了,所以我不能總是好好說說話,而著也就變成了我們常說的,"就算是好話,也不能好好說"。

父母不會好好說話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傷害?

前兩天朋友兩口子來家裡吃飯,他們的兒子今年已經上大三了,馬上就要面臨著要在就業和考研之間進行選擇,夫妻倆為孩子的事兒煩得不行,來找我吐槽。

前幾天,四六級成績出來了,孩子沒考過,孩子沒敢告訴爸爸,只是偷偷地和媽媽說了下。這回我們聊天,就又提起來這件事情,爸爸才知道,孩子這次又沒有過,一下子就炸了。

"我就知道他過不去,別人家孩子六級都過了,他連個四級都過不去,以後還能幹啥"

"以前學習就啥也不是,現在更是完蛋,以後活著都費勁"

"我知道,他就是個傻子!"

這樣的話一說出口,我當時就震驚了,這是我第一次聽見有爸爸說自己家的孩子是個傻子。

女兒月薪十萬,媽媽嫌丟人: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將影響孩子一生

很多時候,我們習慣了對孩子說那些傷人的話,卻沒有想過孩子的感受

之後,我就明白了這個孩子的一切行為,原來都是有原因的。比如,他不敢在人前說話,總是顯得很靦腆;只有有人靠近他,他就會變得很緊張;都已經上大學了,孩子仍舊不敢向喜歡的人表白,他覺得自己配不上人家。

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有很多,孩子爸爸都覺得這些是孩子無能的表現,但是,他卻沒有想過,自己的孩子為什麼無能呢?

1、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會讓孩子喪失自信心。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未來能展現出來一種什麼樣的狀態,父母在上面畫些什麼就顯得十分重要。如果父母給孩子的負面評價過多,就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變得膽小怕事。

這個不難理解,我們可以想一下,如果有一個人總在你耳邊說,"你太差了,你很糟糕,你會產生什麼樣的感覺?"痛苦不說,還會產生退縮。

女兒月薪十萬,媽媽嫌丟人: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將影響孩子一生

父母的言語攻擊會讓孩子喪失自信心,出現自卑

孩子也是一樣,為了維持住現狀,害怕再次被責備,孩子就會變得不敢冒險,從而失去對生活的熱情。嚴重的時候,還有可能給孩子留下陰影,給孩子貼上"無能"的標籤,讓孩子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行。

2、頻繁地對孩子"說壞話"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心理學上有一種現象,叫做"超時效應",意思就是因為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

在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身上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他去教堂聽演講。一開始,牧師講得很好,他聽後很感動,準備要捐款。十分鐘之後,牧師還沒講完,他開始有些不耐煩,決定只捐一些零錢。

又過了十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一分錢都不捐了。但是這還不是解決,等牧師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組織募捐的時候,馬克·吐溫因為氣憤,不僅沒有捐錢,還從盤子裡偷走了兩元錢。

女兒月薪十萬,媽媽嫌丟人: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將影響孩子一生

頻繁地批評、指責孩子,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這就是超時效應帶來的結果。很多父母都喜歡揪著一個問題不放,沒完沒了地教育孩子,我們覺得說的次數越多,孩子就會記得越牢。但是,當我們反覆地對孩子說這些負面評價的時候,孩子不僅不會因此而進步,反而會出現牴觸,有時候甚至會出現逆反,"你越是這麼說,我就越不會這麼做"。

3、 父母的惡語相向還會給孩子的性格蒙上陰影

中央綜治辦和中國少年研究中心曾經在全國範圍內對1000多名普通未成年人進行過調查分析。

調查顯示,在家裡被"經常打罵"的孩子不良性格特點最為明顯,有25.7%的孩子自卑,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暴躁。

那些經常被父母打擊的孩子,往往很容易陷入自卑,並且會進行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現在很多孩子患有心理疾病,都是因為在生活中得不到父母的肯定。他們的內心產生大量的負面情緒,無處發洩,導致產生許多極端行為,傷人傷己。

女兒月薪十萬,媽媽嫌丟人: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將影響孩子一生

經常被父母打擊的孩子,常常會出現很多心理以及行為問題

父母都以為就是說幾句話,沒什麼大不了,殊不知,我們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是牽動起孩子的情緒,絕對沒有什麼"只是說說而已"。古語有言: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若想讓孩子好好地成長,我們首先要學會就要對孩子做到好好說話。

既然如此,父母如何才能做到好好說話呢?

想要做到好好說話,最根本的方法並不是從告訴父母怎麼去說話,而是需要父母從認知上去調整自己對待孩子的看法和態度,只要解決了這個問題,做到好好說話就不遠了。

首先,我們要明白就算是孩子犯錯了,也要點到為止

父母可能會說,"就算我平時可以好好說話,但是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我總不能再好好說話了吧"。其實不是,越是針對錯誤批評孩子,我們就越是要注意自己說話的方式和內容。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批評本身就有可能傷害到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感。

女兒月薪十萬,媽媽嫌丟人: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將影響孩子一生

就算是批評孩子,我們也要做到點到為止

所以,我們在批評孩子的時候,要針對孩子身上的問題,簡單明確地與孩子一起進行分析,告訴孩子問題出在哪裡,但是,一定要做到"點到為止"。這次的事情過去就過去了,而不是要一直用這件事情來批評孩子。

其次,我們不要單純地發洩自己的情緒

很多父母都覺得是我生你養你,怎麼我連說個話都要思前想後呢?父母的權利不就是想怎麼教育孩子就怎麼教育孩子嗎?我們要明白,孩子當然可以教育,也需要教育,但是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麼,我們是為了讓孩子成為一個更好的人,而不是為了把孩子教成一個廢人。

很多父母在發表觀點的時候,都覺得自己是為了激勵孩子。其實不然,父母只不過是在發洩自己的情緒又或者是為了彰顯自己的身份和權威。

心理諮詢師趙捷在《認真聽一聽,孩子在說什麼》一書中說過:“人無完人,家長也有犯錯的時候,有的家長覺得自己是家長,就要有家長的權威,可是要知道,家長的權威有時候自己是非不分。”

當然,還有的父母是在發洩自己的情緒。比如,孩子考試沒考好,父母就會說,

"你怎麼這麼笨"

"你飯都白吃了嗎?"

"我養你有什麼用,以後別叫我媽了"

幾米曾經在漫畫裡說過,小孩寧願被仙人掌刺傷,也不願意聽見大人對他的冷嘲熱諷。

女兒月薪十萬,媽媽嫌丟人: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將影響孩子一生

教育孩子絕不是發洩情緒

父母覺得說這樣的話,是因為孩子犯了錯,可是,說這樣的話除了讓父母發洩了氣自己的情緒以外,什麼好處都沒有。從這樣的對話中,孩子絲毫找不到一點指引,他還是不知道自己問題出在哪裡,要怎麼學習下次才會考出好成績。

所以,在遇到類似的問題,我們就要告訴孩子,你為什麼成績會不好,之後我們怎麼做才有可能提高成績,這樣孩子才真的有可能進步。

第三,我們要學會尊重孩子

我們不是做不到尊重,對待朋友、親戚、領導的時候,我們都能做到尊重對方的意見,給對方空間,但是我們卻往往做不到尊重孩子。

想要做到尊重,其實並不難。最基本的一個原則就是,我們不希望聽到的話,不對孩子說,我們不希望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不對孩子做。

比如,在公共場合,我們儘量不要批評孩子,我見過很多父母,在商場或是飯店,會對孩子大聲訓斥,父母都覺得這沒什麼,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這卻是一件大事兒。他會因為父母的當中訓斥,而感到沒面子。

女兒月薪十萬,媽媽嫌丟人: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將影響孩子一生

我們要學會尊重孩子,像對待成年人一樣,給予孩子應有的尊嚴和保護

龍應臺曾經說過:"從父母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難;難的是父母會蹲下來,保持和孩子一樣的高度看世界"。

我們要學會發自內心地去尊重孩子,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不要只是去指責、去命令,而是要學會去與孩子溝通,學會理解孩子,否則,孩子只會離我們越來越遠。

最後一點,我們還要學會去鼓勵孩子。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提出,沒有一個孩子願意承認自己比別人差,他們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他們對自己的認識也往往來源於成人的評價。

孩子是需要鼓勵的,一味地打擊孩子,只會讓他們越來越糟糕,孩子不會因為被訓斥而變得優秀。

心理學有一個術語,叫做翁格瑪麗效應。講的就是,有一個名叫翁格瑪麗的女孩,本來長得並不是很美麗。但是,她的家人和朋友,一直鼓勵她,給予她信心,大家都告訴她,你真美。慢慢地,她也覺得自己很漂亮,從而對自己也越來越有信心。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試著多鼓勵孩子,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優勢,這樣孩子也會因此進行自我肯定,從而帶著這份肯定面對人生中的各種困境。

陸北老師專業解密青春期,做你最溫暖的陪伴。歡迎在下面留下你的育兒煩惱,陸北老師將陪你一起面對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