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偷窺”的視角解讀張藝謀導演的《影》的藝術魅力

張藝謀導演的《影》令人看完便無法忘懷,到底有何獨到之處?我將從三個方面進行深度解讀。


《影》作為張藝謀導演2018年的唯一作品,再一次顛覆了大眾的認知。張導每次出手,必有大變,這一部片子更是飽受讚譽。電影裡面鄧超一人分飾二角,一個老態龍鍾,一個正當壯年;一個權勢通天,一個微若螻蟻;一個運籌帷幄,一個任人擺佈。先增肌40斤,演境州;再減重40斤,演子虞。演繹得非常出彩,這是他的一次挑戰,也是這部影片的一大看點。

戰亂年代,群雄並起。沛國主公沛良安於現狀,沉迷聲色,不思進取。要衝之地境州一直落入他人之手,卻沒有收復之意。沛國都督子虞胸懷大任,前往討伐,卻中了對方大將楊蒼的拖刀,日漸衰老。

子虞早年覓得一替身境州,恰好可以假扮自己,再次征戰境州。真假子虞切磋戰法,力求破解楊蒼刀法之技。而另一方面,沛良為保太平,不惜將妹妹青萍嫁於楊蒼之子為妾媾和。淫雨霏霏,連日不開。境州上空,殺戮與機謀糾纏撕裂。

如果僅從故事內容解讀此片,我想很難深刻領會這部影片的真正魅力所在。因此,本文將從“偷窺”的表現手法、陰陽美學的隱喻、影的哲學內涵這三方面,從微觀到宏觀來分析這部電影的獨到之處:

  • “偷窺”的表現手法:大量的“偷窺”景框式拍攝手法,懷疑心態貫穿始終
  • 陰陽美學的隱喻:陰陽互轉互克,女性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影的哲學內涵:命運的輪迴,真真假假,一切有如夢幻泡影
從“偷窺”的視角解讀張藝謀導演的《影》的藝術魅力

01、 “偷窺”的表現手法:影片中有大量的“偷窺”景框式拍攝手法,揭露了人物的懷疑心態,貫穿始終

① 影片一開始從小艾通過門縫看到外界的景框鏡頭,通過倒敘的手法,引出故事,最後同樣的場景再次出現,首尾呼應

影片一開始,就是都督夫人小艾透過門縫看外面,一臉驚嚇的表情。這一情節讓人心生疑惑,很想知曉外面到底發生了什麼,吊足了觀眾的好奇心。這一鏡頭裡面是門縫的景框,這一意象在影片中出現了兩次。

然後採用倒敘的手法,引出故事,這是一個關於影子的故事,一個都督子虞和其影子境州生髮出來的故事。有點像回憶,又像從一人口中敘述出來,既保證了故事的完整性,又合情合理地引出了故事本身。

故事講到最後,順其自然地回到了朝堂之上,在一系列殺戮之後,小艾透過門縫看到外面的場景,極為驚恐。又回到了影片開頭的場景,同樣的場景,同樣的人物,同樣的氛圍,首尾呼應。

故事完整地表述了出來,並且形成了一個閉合的環路,更加深了這一偷窺的景框鏡頭。

從“偷窺”的視角解讀張藝謀導演的《影》的藝術魅力

② 通過子虞從密室暗口偷窺小艾和境州的生活場景,推動情節發展,表達一種不信任的態度,這種態度搖擺在整個影片全程

隨著故事的發展,到了境州赴楊蒼之約的前一晚了,這一次,境州跟小艾吐露心生,暗生情愫。小艾的母性和境州的缺愛讓兩人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這是關鍵的一大情節,推動了整個片子的急速發展。

而這一幕是通過子虞的視角展現的,昏暗的燈光下,鏡頭有些許模糊,昏暗,搖擺。這暗示了主人公心理的糾結心理,一方面不確定眼前的兩人間會發生什麼事,另一方面又害怕發生自己不想看到的事,不知如何應對。

偷窺的鏡頭真實展現了這一矛盾的心理,觀眾得以通過子虞的視角走進其內心世界。對小艾和境州的態度,開始轉變為不信任,事實上,這一態度自始至終貫穿於整部影片當中,在每個人身上都有所呈現。

從“偷窺”的視角解讀張藝謀導演的《影》的藝術魅力

③ 除了小艾和子虞,外在的眾人皆是透過自己的視角窺視著他人的生活,影片中大量的鏡頭折射出這一視角

事實上,不管是小艾還是子虞,《影》中的眾人皆是透過自己的視角窺探著他人的生活。

沛良藉著魯嚴偷窺都督府和境州;

楊平藉著魯嚴窺探沛國的決策;

子虞藉著田戰和小艾窺視境州……

影片中大量的鏡頭折射出這一視角。特別的是,在進入密室的過程中,長鏡頭切入,逐步拉長。然後鏡頭直入主人公,來個大大的特寫。這像極了偷窺的場景,先掃視一圈整個環境,然後確定了目標以後細細觀察。

借用這種手法,“偷窺”的鏡頭表現在這部影片中極為突出。眾人皆是窺探者,也皆是被窺視者。身處權利的遊戲中,無人是贏家。

從“偷窺”的視角解讀張藝謀導演的《影》的藝術魅力

02、 陰陽美學的隱喻:陰陽相剋,陰陽互轉,在男性社會里女性的作用同樣不可小覷

  • 太極八卦圖暗含了破解楊蒼刀法,陰陽互轉互克的道理

電影裡面多處出現了太極八卦圖:

小艾占卜時,背景便是太極八卦圖;

子虞在密室與境州謀劃破解楊蒼刀法時,也是在八卦圖裡;

境州單刀赴會楊蒼時,也是站在大大的八卦圖中。

楊蒼刀法,至剛至陽,要破解,需以至柔至陰之物。沛傘是這樣的物品,雨為陰,也可助陣。但嘗試了數個回合也只不過能擋得住其一回合,距離獲勝遙遙無期。正是這個關鍵時刻,夫人小艾提出了以女人的身姿入陣,女人亦是至陰至柔之物,以女人的身形漫步,是男性難以想象的方式。

這裡,八卦圖是整個劇情發展需要的背景,卻也暗含了破解楊蒼刀法的方法。以陰敵陽,陰陽互克,陰陽互轉,這一古老的東方文化在這裡得到了體現。萬物皆有陰陽,萬物皆有軟肋。

從“偷窺”的視角解讀張藝謀導演的《影》的藝術魅力

  • 表面講的是男性為權利而戰,女性卻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影片中只出現了兩個女性角色,一個是都督的夫人小艾,另一個是主公的妹妹青萍。艾和萍都是無根之物,這在某種程度上暗示了兩位女性的命運,在男性主宰的社會中,女性的命運是無法自己把控的。

小艾身為都督的妻子,卻同時是其參謀,為其出謀劃策。她首先佔卜出要贏得楊蒼的天時,需八日連雨。在子虞苦苦思索破解楊蒼刀法的秘笈時,她首先提出以女人的身姿入卦,至陰才能破至陽。這是一個柔弱的角色,卻也是一個足夠智慧的角色,她身上散發著母性的光環。對於境州,她的存在就像一道光似的,照亮了他,溫暖了他,讓他能夠直面黑暗,勇敢地走出來。

主公的妹妹青萍看似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小丫頭,對抗長兄時也是口無遮攔,心直口快。但恰恰是這麼一個不起眼的小丫頭,在被長兄以其作為籌碼與楊蒼之子楊平聯姻,且只能做個小妾的情況下,毅然而然地隨同偷襲的隊伍,以期一雪前恥。戰場上,刀槍無眼,命如草芥,她一個小姑娘卻沒有絲毫的膽怯,憑著一腔熱血殺入,最終也能得個圓滿的結局,以信物匕首殺死了楊平。

在我看來,小艾和青萍,一個是陰柔的象徵,一個是剛烈的象徵。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陰一陽。具體到個體,有陰的部分,亦有陽的部分。這是影片中的女性,與男性互補,不可或缺。

從“偷窺”的視角解讀張藝謀導演的《影》的藝術魅力

03、 影的哲學內涵:命運的輪迴,假作真時真亦假,一切有如夢幻泡影

① 起初境州為子虞的影子,後來子虞淪為境州的影子,物極必反,命運的輪迴勢不可擋

一開始境州是子虞的影子,境州從小開始就被關在黑暗之中,只因為他是影子,不能露面。可以說,他的人生前半段全是在黑暗中度過的,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其中的恐懼、不安,可想而知。

後來子虞中了楊蒼之刀後,傷口惡化,容貌大改,迫不得已藏於暗室,這時候他開始正式啟用影子。從這裡開始,影子境州重見光明瞭,他可以在外以都督的身份經歷一切;而子虞真身卻被困於暗室出不來了。子虞和境州好像換了一個身份一樣,從前的境州變成了現在的子虞,從前的子虞變為了現在的境州。

由此可見,凡事不能絕對,物極必反,命運也有輪迴,正如那陰陽八卦圖一樣,陰陽互轉。總有一天,陰轉為陽,陽轉為陰。所以得意時莫大意,失意時莫憂心,保持平常心,要知道,這世間,不變的唯有變化本身。

從“偷窺”的視角解讀張藝謀導演的《影》的藝術魅力

② 影子原本用來續命,但卻因此而喪命,假作真時真亦假,生存至上,被迫轉為背叛

境州是子虞的叔父尋遍全城為其找來的,目的是為了讓其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可以以假亂真,躲過一劫。為此,子虞日夜訓練境州,為了早晚有一日派上用場。終於有一天,在子虞中了楊蒼之刀後,神態大變,一下子蒼老了許多,再也沒有了戰鬥力。於是,影子終於發揮了作用。

而影子境州,從小時候被接到都督府中,就一直飽受折磨。每日只能在黑暗中生存,那漆黑的夜,無比漫長,終日只能在黑暗中度過的日子誰人能懂?!於是,他害怕,害怕那無邊的寂,漫長的黑,以及不可知的未來。

本以為靠著幕後操縱影子,便可以謀得天子之位,從此萬人之上,再也不必居於幕後。可命運總是如此地捉弄人,境州與楊蒼單刀赴會,居然活著回來了。一國容不下兩個都督,想要走到人前,就得殺掉境州。

真身與影子,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真若何,假又若何?外人看不出來,便是假也能亂真了。何必在乎真假呢?只要一樣的容,便可有一樣的權,一樣的謀。

境州本意不是殺了子虞,只是子虞容不下他了。生死關頭,生存至上,他也只能背叛都督,取而代之了。於是本為了生而覓得的影,卻因此而喪命,誰能說這又不是造化弄人?!

從“偷窺”的視角解讀張藝謀導演的《影》的藝術魅力

③ 沛良為保王位一直提防著子虞,而子虞想取而代之,最終卻被影子佔得先機,權利、金錢、地位,一切有如夢幻泡影

影片的主旋律就是各種爭權謀劃,每個人都有著提防之心和一己私慾。

  • 沛良怕子虞有不軌之心,時刻提防著子虞:要子虞和夫人琴瑟和鳴;在朝堂上公然要看子虞的傷口,給他上藥;命人時刻監督子虞的行蹤。
  • 子虞對沛良也是小心翼翼:與夫人逢場作戲,
  • 子虞對境州的提防:隔著密室孔洞監視他和夫人的行為;以其親生母親為要挾讓境州服從於他;給他上藥,卻永遠無法治癒傷口,一直處於潰爛狀態。
  • 境州對子虞的提防:戰戰兢兢唯命是從,但有自己的想法;明知道自己敵不過楊蒼兩個回合,卻還是毅然接受任務;殺死楊蒼回來後,便做好了被反殺的準備。

一個是主公,身為九五之尊,自然而然地想要保住自己的王位;一個是都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已經擁有了無邊的權利和地位,可即便這樣,還是想再升一級,到達頂峰。於是兩人的對戰不可避免。對於境州呢,起初他只是想保住自己的小命,對都督言聽計從,沒有說不的權利。可是一旦被捲入這場權利的爭鬥中,便無法全身而退了。想退?除非沒命,這逼得境州造反了。

殊不知,權利與否,如同夢幻泡影,轉瞬即逝。恰如影子一般,飄搖不定,沒有定論。可能這一瞬是你的,下一秒就屬於別人了。不爭不搶,無慾無求,一切都是浮雲。可世人哪懂得這樣的道理,一直在爭,從未停歇。

總結一下:

在我看來,這不僅僅是一部簡單古裝武俠劇情片,其中也蘊藏著深刻的人生哲思。如果我們僅從故事內容來解讀該片,實在過於侷限。因此,本文就從三個角度,由淺入深、由微觀到宏觀地展示了該片的獨特魅力。

電影的結尾讓人心生疑惑,小艾到底看到了什麼呢?對於這一開放式的結局,每個人有各自不同的解答。影子能否見光,抑或主公也有影子?這些不同的解答也正是各個人不同人生價值觀的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