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南唐滅了,宋太祖趙匡胤神祕死亡,其弟繼位竟有如此隱情?!

大宋滅亡南漢後,南唐後主李煜驚懼不已,他已不知自己該如何自保?

50、南唐滅了,宋太祖趙匡胤神秘死亡,其弟繼位竟有如此隱情?!

南唐自與柴榮定下從屬之分後,已無戰事,李煜又貪戀繁華,故而遷都回了金陵。他想保住這份榮華富貴,遣其弟鄭王李從善朝貢,極盡恭卑,上表奏請罷除了自己的許多禮遇,但其弟李從善仍被扣留。他亦自貶儀制,撤去金陵(今南京)臺殿鴟吻,以示尊奉宋廷。即使後來獲知宋軍於荊南建造戰艦千艘,將用來進攻南唐,他也不敢派人去焚燒北宋戰船。

李煜知道南唐必鬥不過大宋,所以他苦悶的不是國家滅亡,而是他找不到讓自已繼續富貴風雅的方法。他已去帝號,也去國了,也降了儀制,但大宋對此仍不滿意。李煜憂心似焚,每天與臣下設宴酣飲,憂愁悲歌不已。為求自保,他又暗備軍力以防宋軍進攻,人總是要掙扎幾下!

974年,李煜上表求放李從善歸國,宋太祖不許。秋,宋太祖以祭天為由,詔李煜入京,李煜託病不從。太祖見其不入京,果斷以此為由,遣穎州團練使曹翰兵出江陵,又命宣徽南院使曹彬等隨後出師,水陸並進討伐南唐。李煜明知不敵還要頑抗,吳越竟也趁機攻略南唐。

李煜傳書信至吳越,告之以唇亡齒寒的道理,吳越王錢弘俶反手將書信交給宋太祖,以取悅於大宋,自己仍然進攻南唐,對李煜不予理睬。吳越與大宋兩邊合擊,李煜卻仍要頑抗到底。為了消滅南唐的抵抗,宋軍花了一年多的時間。

最終,李煜眼見不敵,兩次派遣徐鉉出使北宋,進奉大批錢物,求宋緩兵準降,太祖趙匡胤留下了那句“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的名言,絕了李煜的念想。公元975年12月,金陵破,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今開封),封為違命侯。

50、南唐滅了,宋太祖趙匡胤神秘死亡,其弟繼位竟有如此隱情?!

曾經,吳越王錢弘俶見大宋滅了南漢之後,也是驚懼不已,但他選擇了一條與李煜不同的自保之路。李煜是求保而保,王錢弘則不保而保,直接放棄與大宋做對,聽大宋安排。吳越王錢弘無論年資還是從政能力都遠高於李煜,李煜向生而死,王錢弘向死而生,得以榮華富貴到老。

吳越與南唐為唇齒,滅南唐則後必取吳越,錢弘俶豈不知此道理,他卻仍助宋太祖趙匡胤滅南唐,似是自取滅亡;李煜不願入京朝太祖皇帝,錢弘俶卻時常來朝,宋太祖趙匡胤反厚禮遣還國。李煜放不下繁華富貴,做上了違命侯;錢弘俶放下繁華富貴,卻得封王享富貴。

50、南唐滅了,宋太祖趙匡胤神秘死亡,其弟繼位竟有如此隱情?!

兩下對比,李煜死得也不冤了。

大宋京城之內一片興盛之象,不斷地擴張得勝,讓人喜不自禁,人心狂放。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趙匡胤召其弟趙光義飲酒,共宿宮中;隔日清晨即傳趙匡胤暴死,爾後趙光義竟然火速於次日離奇即帝位。趙匡胤是有兒子的,父死子繼才是正統!況其子趙德昭已經26歲了,怎就沒承繼大統了呢?

千防萬防,家賊難防。那時由於趙匡胤已進行了軍政改革,打造了一支強大的禁衛軍,使藩鎮不具備反的實力;趙匡胤後又更進一步地加強了君權對禁衛軍的掌握。但他偏忘了釋其弟趙光義的兵權,趙光義曾任殿前都虞候,那時已無點檢了,此職于禁衛軍中可以說無其上者了,後又封晉王,其竟位列宰相之上。此一番重用下來,趙光義已成為大宋文武兩個體系的最高位者,只在其兄趙匡胤之下,所以當趙匡胤死後,他便擁有了至高無上的中央集權,天下安穩如常。

傳言的“燭影斧聲”我認為不可信,畢竟趙匡胤若在世,他才是這宮中唯一的王,他一個招呼下去,那些近衛們還不立馬殺入進來。唯一的可能就是,有人於飲宴之時無聲無息地趁機投毒,在他喝得開心喝高了或者趁其他顧或出恭(洗手間),投個毒還是很容易的,畢竟哥不會防範弟弟,試想若真動起武來,趙匡胤才50歲(將軍五十不言老),也不是說殺就殺得了。

50、南唐滅了,宋太祖趙匡胤神秘死亡,其弟繼位竟有如此隱情?!

趙光義為什麼要在此時行動呢?等到趙匡胤取了北漢,取了燕雲十六州後再來繼帝位豈不是更好嗎?首先趙匡胤有兒子,他是想兒子如他一般歷練後再繼大統,只是不曾想自己會早逝。若待趙匡胤平定天下後,必定是會立太子的,一旦立下太子,必然會將權力更多地給予其子了,若此趙光義則什麼機會都沒有了。那時趙光義的權力,全在於宋太祖征伐不斷,又擔心大權旁落才授予他的,一旦天下大定,這些分出去的權力肯定也會收回的。

或許此時,宋太祖趙匡胤就想定其子趙德昭為太子,所以他請趙光義來喝酒,然後給其弟來個杯酒釋兵權,但趙光義可能不像其他將領那般心甘情願。趙匡胤過去兩次杯酒釋兵權都很成功,而這次的對象又是其親弟,所以他認為很容易而掉以輕心了。試想當時,趙匡胤走著杯酒釋兵權的套路,趙光義聽著這些話,明顯感覺到了其兄的不懷好意,內心估計也是很痛苦。他仗著自己的身份激動地說道:哥,我是你親弟啊,你怎麼能用對外臣的治術來對我,我永遠也不會背叛哥!趙匡胤聽著這話很是煩躁,他在趙光義面前一向是長兄如父,今天這小子竟敢拂自己的意思,於是趙匡胤發火道:我豈不知你是我弟,我正是體恤你征戰多年,想你享受一段人間繁華,操勞之事讓你侄子趙德昭分憂不好嗎?

氣氛有些緊張,趙光義隨手拿起身旁斧子,下跪呈給其兄:哥,你若不信我就殺了我吧!趙匡胤拿著斧子,思緒萬千,終於放下了。但他真不想讓趙光義繼續掌權了,趙光義卻又遲不應許,最終趙光義胳膊擰不過大腿,嘆了口氣認下了為兄的好意,趙匡胤見此,一顆心也算是放了下來,便留下其弟痛飲。趙光義喝著酒,想著今後只能喝酒享溫柔做閒人,總是有些失落。意外的是,趙匡胤卸下這最後一塊心頭的石頭後,與弟暢飲竟然醉了。

50、南唐滅了,宋太祖趙匡胤神秘死亡,其弟繼位竟有如此隱情?!

趙光義看著醉倒的趙匡胤,想著明兒即將請辭的自己,不甘心、憤怒一湧而上,惡從膽邊生。他可能做了些什麼,也可能什麼都沒做,趙匡胤就這樣再也沒醒過來。

大宋仍然興盛繁華。

曾經柴榮見子幼,排擠內戚,用外臣,結果外臣得位;而今趙匡胤得位,吸取教訓,防外臣,其弟又得位。大寶誰都想要,真是防不勝防啊。宋太宗趙光義即位後又會怎樣做以使大寶無失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