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简·奥斯汀》见证了“没有遗憾的不叫人生”


《成为简·奥斯汀》见证了“没有遗憾的不叫人生”

文 | 颖丫


在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它的开头是这样的:班那德太太整天发愁的就是如何顺顺利利地将五个女儿嫁出去。而这本小说的作者简·奥斯汀却终生未嫁,说遗憾是遗憾,可她也是幸福的。

电影《成为简·奥斯汀》主要讲述的是作家简·奥斯汀在年轻时候的经历,在文艺复兴之后的那个年代,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嫁一个有钱的人家,或者娶一名家世不错的女子,可好巧不巧的是,家世没落的简·奥斯汀爱上了不富裕的勒弗罗伊。

《成为简·奥斯汀》见证了“没有遗憾的不叫人生”

情窦初开的她对这个聪明狡黠的爱尔兰年轻律师一见钟情,可是奥斯汀的牧师家庭希望未来女婿拥有经济实力,而偏偏那时的勒弗罗伊还是个穷小子,而拥有6个孩子的勒弗罗伊家也执意与富贵之家联姻,因此要求勒弗罗伊返回爱尔兰。

后来,勒弗罗伊如家人所愿地娶了个大家闺秀,而简·奥斯汀因为和初恋被迫分手,终生未嫁。

今天,就来好好说说简·奥斯汀一生中的遗憾,用她的故事说明“没有遗憾的不叫人生,”以这样的道理去鼓舞人们在今天更应该豁达和乐观。

01

简和勒弗罗伊之间的遗憾成就了简幸福的人生

在影片中,最开始简和勒弗罗伊是冤家,随着情节的发展,简发现勒弗罗伊的魅力,简在藏书阁偶遇到正在看书的勒弗罗伊,勒佛罗伊向简提出了对于写作的看法和建议,他们时常一起交流写作的技巧和内涵,而勒佛罗伊也越发的欣赏这个有天分的女子,他鼓励她,支持她,并且陪她一起去拜访作家。

《成为简·奥斯汀》见证了“没有遗憾的不叫人生”

后来在简面临着自己的情感问题的时候,她勇于表达自己对勒弗罗伊的爱慕,他们在舞会上深情地望向对方,即使双方都是隔壁人的舞伴。

因为简的牧师家庭已经没落了,而刚好一名有钱的男子卫里斯向简求婚,可是简并不爱他,但是如果嫁了过去她的家庭可能就不要过着劳苦的生活了,于是在解决家庭困难和是否遵从自己内心的两难选择中,她毅然选择了遵从自己的内心。

于是在舞会结束的时候,她与勒佛罗伊相遇在花丛中,并主动的亲吻了勒弗罗伊,值得开心的是,勒弗罗伊也喜欢着简,于是勒弗罗伊和简就去了勒弗罗伊家,试图向勒弗罗伊的舅舅介绍简。

《成为简·奥斯汀》见证了“没有遗憾的不叫人生”

可是好巧不巧,勒弗罗伊的舅舅不接受简,而勒弗罗伊也因为舅舅的态度决定放开简,于是两人就分开了。

后来简与勒佛罗伊相遇在树林中,经过一番折腾,简还是心软了,双方还是互相爱着,于是两人决定私奔。

《成为简·奥斯汀》见证了“没有遗憾的不叫人生”

简在离开家后,与勒弗罗伊在马车上甜蜜,简觉得非常兴奋,途中马车的车轮陷进了泥潭里,于是勒佛罗伊下车帮忙推马车,车轮沾满了泥泞,男子们就这样推着马车,简站在旁边不小心看到了勒佛罗伊家里寄来的信,信上说,谢谢勒佛罗伊给家里寄钱,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情节设定,才让简重新审视这段感情,是不是真的要为爱情而结婚,是不是就不用管一切了。

既然两人在一起快乐却困难,那为什么要在一起,而简就在此时,她渴望与勒佛罗伊一直在一起,可是只要他们两在一起,却要面临着生活中的种种困难,甚至养不活自己。

于是在休息的途中,两人一番纠执过后,简选择了回家。

后来得知勒佛罗伊订婚了,即使简内心难过,也不能在做什么,因为是她选择的离开。

在知乎上看到一句话:

当你专注于自己所热爱之物的时候,此刻的你便获得了幸福。

没能和勒弗罗伊在一起是简一生的遗憾,可正是因为双方的分开,简才一心投身于自己热爱的写作中,也正是因为她将情感付诸在小说每个人物身上,她才不会理会世人的谈婚论嫁,所以说简和勒弗罗伊之间的遗憾也许成就了简幸福的人生,因为她还有小说相伴。

《成为简·奥斯汀》见证了“没有遗憾的不叫人生”

02

上一辈的遗憾依附在下一辈上以聊表慰藉

对于勒弗罗伊来说,自己这一生无法满足的心愿就是和简在一起,无论是简怎么样说服他放弃这段感情,勒弗罗伊都不愿意放弃,他总是会有信心。

在私奔途中休息的时候,面对简的不安全感,勒弗罗伊说:“我自己可以挣钱。”简说:“不够。”勒弗罗伊说:“我会出人头地。”

《成为简·奥斯汀》见证了“没有遗憾的不叫人生”


《成为简·奥斯汀》见证了“没有遗憾的不叫人生”

即使勒佛罗伊再怎么有信心,简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受现实各种因素的影响,简不再想勒弗罗伊受累,所以她断然决定离开。

这对于勒弗罗伊来说,可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明明已经说好了要一起离开,却在途中被告知他们不能在一起,而且还是自己心爱的女人决定的。

后来勒弗罗伊如家人所愿娶了别的女子,生了个女儿,取名为简。

作为长辈的勒弗罗伊无法完成自己和简在一起的心意,于是将这种情感寄托在了下一代身上,故将自己大女儿取名为简,这是上一辈人的遗憾,可是到那个时候已经到了不能挽回的地步了,遗憾终究只能成为遗憾,但是无论是不是遗憾,人都只能让遗憾成为过去,然后继续好好地过一生。

《成为简·奥斯汀》见证了“没有遗憾的不叫人生”

这让我想起了哲学家金岳霖,作为留学欧美归来的著名学者,清华北大教授,可是他喜欢的才女林徽因嫁给了建筑学家梁思成,在林徽因和梁思成结婚后,他们三人依旧保持着很好的联系,在林徽因去世后,梁思成续弦,金岳霖终生未娶,为一个在他心里无法代替的女子,一直保持单身。

这似乎和电影中有钱男子卫里斯对简说的那样:

似乎您无法接受没有爱情的婚姻,即便有,你也可能拒绝。


《成为简·奥斯汀》见证了“没有遗憾的不叫人生”

这也让我想起了简·奥斯汀的另一部小说《爱玛》,主人公爱玛一开始就怀着自己终生不嫁的态度,这可以说是简·奥斯汀在小说里面的缩影,在真实的人生中,简·奥斯汀确实终生不嫁,但小说《爱玛》中,简·奥斯汀却给了爱玛一个美好的结局,那就是爱玛放下了自己终生不嫁的执念嫁人了,这也许也是简原本的愿望,其实她也想嫁给自己心爱的勒佛罗伊。

即使勒弗罗伊无法实现娶简的愿望,所以也只能把这种心里的念想换做成女儿的名字,这样的结局可能不是大家愿望中的happyending(幸福结局),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幸福快乐的在一起,这样的结局甚至可以说是充满遗憾的,但也未曾不是美满的,简有了自己的成名作品,而勒佛罗伊也有了自己的家庭。

对于简·奥斯汀来说,爱情没有规律,幸福没有模板,终生未嫁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幸福和婚姻从来不正相关,因为幸福不是结果,而是一段旅程。即便与勒弗罗伊没有在一起的希望,但这份情却被勒佛罗伊寄托在女儿名字上,其实这未曾不是勒佛罗伊对简的感情的一种回应。

《成为简·奥斯汀》见证了“没有遗憾的不叫人生”

03

像简一样,选择一种适合的生活方式是对自己人生的尊重

我有个亲戚,女孩子读了大学又读了研究生还去读了博士,读完书出来一把年纪还没有结婚,她妹妹都已经结婚,连孩子都生了,我就从其他亲戚的口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话:那谁读了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呢,现在都还没嫁人。

即使目前大家都逐渐接受单身是一种生活方式,但是也避免不了长辈或者其他人讨论的是是非非,我小时候还挺羡慕我那个读书多的亲戚,随便就能溜一口英语。

近期热播的《下一站是幸福》赤裸裸地把大龄剩女的话题给呈现出来,无论年纪大的还是年纪小的,现在貌似都迫切的想逃离单身,貌似不谈恋爱不结婚好像就违背世俗一样,我们无形中就会产生偏见的看法。

《成为简·奥斯汀》见证了“没有遗憾的不叫人生”

回到电影《成为简·奥斯汀》中,简也曾经因为抵不过世俗的压力而选择离开勒弗罗伊,这是遗憾,但是简也因为追求女性的自由而选择终生未嫁,倾心于小说中,这不是遗憾。

可可·香奈儿说:“爱情结束于自己选择离开时。”

简的爱情正如可可香奈儿说的那样,她的爱情也结束在她选择离开勒弗罗伊时,虽然她的爱情结束了,但是她对爱情的寄托却不曾结束,她将自己对爱情的看法,对爱情的想象都依托了在自己的小说中,依托在了小说的人物身上。

简遗憾的是自己错过的爱情,但却不曾遗憾于自己的人生,因为她选择的离开不是因为矫情的不爱而离开,而是基于对一切平衡的考量上,是对自己人生的尊重,是自由选择的结果。

一样的道理,放如今,无论是因为自己喜欢单身而选择单身,还是因为一个人一件事而选择单身,都是一种自我选择的生活方式,它仅仅只是选择后的结果。

《成为简·奥斯汀》见证了“没有遗憾的不叫人生”

也许有的人会说:不觉得遗憾么,孤独终老的人生真的好么,不结婚的女人多没用,就好像自己吸引不了男性一样,所以没有人想和你结婚吧。

但是,选择的权利在自己的手中,也许会遗憾,但是这也美好的人生,结婚并不能定义成幸福,那只是表现幸福的一个过程,并不代表幸福。

幸福的感觉就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小结整部影片其实是以简·奥斯汀和勒弗罗伊的感情发展作为主线,表达的主要是简追求女性婚姻自由的主题,在当时的英国社会,为了爱情而结婚其实是非常愚蠢的,金钱决定了整个等级分明世界的运转,所以简在影片中表现的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和桀骜不逊,再加上年轻人的傲慢与偏见,她决定要为爱而婚。

只是迫于家庭压力,双方都以失败告终,虽然结局是遗憾的,但却足足体现了简不在任何东西面前失去自我,哪怕是教条,哪怕是别人的目光,哪怕是爱情的自我内心追求。

面对单身还是结婚,都不必焦虑,更应该保持内心的豁达和乐观,就算留有遗憾也不不担心,因为可能你会痛苦,可是,只要时间过的久了,只要这道坎过了,那就是你人生一部分美好的回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