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瀾對話清華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彭凱平(二)

被迫思考死亡的“心理處方”| 楊瀾對話清華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彭凱平(二)

被迫思考死亡的“心理處方”| 楊瀾對話清華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彭凱平(二)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每天都有海量信息湧入我們的大腦。密切關注疫情發展同時,人們的心理也在不斷髮生變化,恐懼,焦慮,擔憂,憤怒等情緒會隨著時間推移出現不同的影響;不斷更新的確診和死亡數據,也讓大家更加體會到生命的無常與脆弱;而長期隔離在家,與家人的關係也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對此,天下女人研習社創始人楊瀾再次連線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心理學系主任,積極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彭凱平教授,通過分析疫情背後人們的心理機制,幫助大家進行科學的思維方式與情緒練習。

被迫思考死亡的“心理处方”| 杨澜对话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二)

以下為採訪全文,共9000餘字,約需要20分鐘閱讀時間。

被迫思考死亡的“心理处方”| 杨澜对话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二)被迫思考死亡的“心理处方”| 杨澜对话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二)

楊瀾

天下女人研習社創始人

彭凱平

清華大學心理學系主任

01 應激反應需要過多擔心麼?

(注:楊為楊瀾,彭為彭凱平)

楊:在疫情當中,面對外界的種種壓力,我們會產生一些心理上的應激反應,也會有一些典型的情緒產生。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一些情緒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背後的心理機制是怎麼樣的?能不能先請您給我們大家分析一下?

彭:人類面對各種天災人禍,已經有幾千萬年的歷史,這幾千萬的歷史在我們人身上已經形成了一些特別重要的反應機制,這個反應機制心理學家把它叫做應激反應機制

,當出現危險時,我們會調動身心的全部力量來應對它。

這樣的應對包括身心的系統反應,比如我們的心跳加快,面色潮紅,骨骼力量、機動力量增強,我們集中所有生理的、心理的力量去戰勝這樣的危險。當危險被戰勝或者被我們逃避之後,我們就會放鬆,形成一個週而復始的興奮放鬆的循環狀態,這個循環狀態在我們身上是會自然出現的。我們現在出現了很多心理反應、情緒反應都是應激反應機制的一個自然體現,沒有必要特別地擔心它,因為它是很正常的,也是很自然的。

被迫思考死亡的“心理处方”| 杨澜对话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二)

02 這4種情緒可能很普遍

楊:這種典型的情緒反應包括哪些?比如恐懼、焦慮、不滿甚至憤懣,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情緒的表現?

彭:所有這些危機的情緒,我們第一反應肯定是恐懼。恐懼調動我們身體的力量,產生一種警覺的信號,這種警覺信號又會讓我們產生一些鬥爭、逃避等行為的衝動。在這個過程中間我們會做一些判斷——這個事情能夠解決還是不能夠解決?所以焦慮的情緒隨之而生。

如果在分析過程中,還感到一些挫折、刁難、困境、麻煩,我們會產生一些自己油然而生的憤怒,這個憤怒就是強調我自己的責任。所有這些情緒反應都是應激反應的信號傳遞,告訴我們也告訴別人,我應該做什麼,我會做什麼?大家應該做什麼?

在這樣的應激反應之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反應也是很自然的,就是可能會出現一些擔憂,也包括一些抑鬱。因為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沒有完成自己的任務,這個時候可能會出現憂慮的情況,憂慮過度就會出現抑鬱。

在典型的應激反應過程中,有4種情緒是非常普遍的:恐懼、焦慮、憤怒和憂慮,憂慮過度就是抑鬱。憂慮和抑鬱是有類似的反應,只是程度不太一樣。

被迫思考死亡的“心理处方”| 杨澜对话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二)

03 不懼死亡因為有意義

楊:我們把這幾種情緒再具體分析一下。

面對疫情產生的恐慌和恐懼,最直接的就是我們突然被暴露在死亡面前,我們不得不去正視它,被迫地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比如大家都非常關心每天死亡人數的上升,現在已經超過了600人。還有一些特別引發我們公眾關注的人物,李文亮醫生,人們把他稱為風雪夜的抱薪人,即使不認識他的人,也會對他的去世由衷地產生一種悲傷的情緒。在這樣的一種恐懼和不得不思考死亡的問題面前,我們應該如何梳理自己的情緒呢?

彭:死亡這個意識其實不是先天就有的意識,我們小孩出生時是沒有死亡意識的。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我們人類第一次產生死亡意識估計是15萬年以前。甚至就在幾千年之前,我們人類是不怕死的,因為很多人認為死亡就是進入到另外一個世界。很多人尋死,是自私地想進入到另外一個世界裡。所以,對死亡的恐懼是一個文化概念,是一個新興的心理概念。

它一旦進入到我們人類的心理意識,就變得特別重要了,所以我們現代人是怕死的。很多古代的人是不知死為何物,所以他才不怕死。但是,人類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本領,就是替代性的心理體驗,心理學上叫同理心。

和其他生物不一樣,我們有鏡像神經元,能夠理解別人的感覺、感情和感受,我們能夠換位思維。看到活蹦亂跳的人突然沒有了,我們自己會產生替代性的心理感受——我要是這樣的話,太可惜了,太恐怖了,這種替代性的同理心產生了一種死亡意識。所以死亡意識是個文化的產物,也是一個後天的心理產物。

既然它是一個後天的文化意識產物,後天的文化意識教育就變得非常重要了,我們要進行死亡教育,讓大家知道生死無常,人終會有一死。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死是有意義、有價值、有貢獻,是為家人、為社會、為民族,你可能是坦然赴死;如果對你來講死亡是一個生命的終結,快樂的終結或者是財富的終結,那麼你肯定很恐懼的。所以正確的對待人生的死亡是一個很重要的心理的意識教育。

不怕死的人是因為他找到了生命的意義,所以他不怕死。怕死的人可能還是考慮個人因素多一些,但是這個事情肯定是要尊重的,肯定是要有意義的,因為它確實影響到人的快樂、幸福,甚至健康,所以說死亡觀的教育很重要。

被迫思考死亡的“心理处方”| 杨澜对话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二)

04 焦慮、壓力源不一定來自病毒?

楊:謝謝。我們談到焦慮的時候,有些人會進入負面思維漩渦,也就是“災難化思維”,一切都往最壞處想。無論是自身的健康,還是工作是否受到威脅,收入是否會降低以及人際關係等等,都會產生一系列的焦慮,而不僅僅是針對生病這一件事。同時還會產生一種無可奈何,甚至缺少意義感和價值感的感覺。對於焦慮,我們應該怎樣去看待和處理?

彭:對焦慮處理的方法,心理學家有很多的建議。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叫R.A.I.N.,它是4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第一個就是覺知,焦慮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都不知道自己處於焦慮狀態,就是完全被焦慮所俘虜,這是很危險的。

你出現一些煩躁,你出現一些心急心跳加快等等,你都不到自己已經進入到這樣的身體狀態、心理狀態,這是很危險的。所以很重要的就是要意識到這個事情的存在,這對我們是很有幫助的。因為人只要自己知道自己的心裡體驗是什麼,相對而言會比較淡定一些,同時所做的應對也比較積極一些。

第二個是分析。我們要去了解一下產生焦慮的原因是什麼?也就是壓力源。每個人的壓力源不太一樣,一個特別重要的解決方法就是去挑戰解決壓力源。積極心理學家提倡積極應對,並不是說簡單的讓自己心情變好,所有外面的事情都不怕,只要心中充滿陽光,外面的霧霾都不可怕,這種話都不是積極心理學的概念。

積極心理學強調的是去主動解決問題,瞭解這個事情產的原因是什麼,去解決這個問題。有的時候我們自己能夠解決當然很好,有的時候是我們自己不能解決的,怎麼辦?止損也很重要。就是遠離、逃離、封閉。病毒有的時候是我們作為普通人戰勝不了,是科學家要做的事情,這是其他人要做的事情,這個時候選擇保護自己,逃避遠離病毒,其實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積極心態的行動。所以第二個方法就是解決焦慮源。

有的時候焦慮不是來自於病毒,可能是來自於一些莫名其妙的人的一些行為,左鄰右舍的無所作為,家庭的不配合等等,怎麼辦?那麼就遠離它,不理它,我們要有一種說不的本領,止損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智慧。

此外,我們可能也需要有一些溝通和交流。單打獨鬥很難戰勝其他生物的,幾千萬年的進化歷史,選擇了我們人的集體主義精神,我們和別人在一起,和大家在一起,是有能力有希望去合作的。所以進行交流溝通是非常重要的。

有了正確的態度和認識,我們就可以開始知道如何去調整自己的心態,轉移自己的情緒,產生新的一種積極的體驗。焦慮情緒出現很正常,應對方法也有一心理學套原則,一步一步去做,可以幫我們解決這樣的一些問題。

被迫思考死亡的“心理处方”| 杨澜对话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二)

05 專念練習對抗你的“不開心”

楊:分析得非常有道理。接下來我們來談一談擔憂的情緒反應。人們說現在有一點信息過載,其實也是壓力過載。各種信息、推測、想象,包括不同人的不同反響,社會百態都難以讓我們在第一時間看清事情的全貌,從而產生了一些困惑、擔憂,甚至這種擔憂會產生一種絕望和抑鬱的情緒。針對擔憂,我們怎麼來理解它、面對它?

彭:我們的擔憂有很多都是跟我們人類的優勢有關係的。人和動物不太一樣,我們的大腦前額葉非常發達,所以我們喜歡去想。其實動物也有應激反應,但它不想,所以它很快能夠進入到一種釋放,然後有平衡。大家都知道應激反應在出現應激源之後,會有一種壓力激素,這個激素讓我們全身心地激動起來,來應對這樣的困難,危險過去之後我們會馬上放鬆。

但我們人的問題就是我們愛想事。愛想事本來是好事情,但它也帶來副作用,就是我們過度思維。哈佛大學心理學系系主任Daniel Gilbert做了一個研究,他調查了2000多人,發現很多人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有46.7%的時間想的都是跟事情無關的一些事情。換句話說,

不是這個事情讓我們擔憂,是我們為這個事情所產生的想法讓我們擔憂

我們經常說“你讓我不開心”,其實都不是因為這個人讓你不開心,是因為你覺得這個人做的一些事情對你有別的意義和傷害,讓你不開心。疫情也是一樣的,不是這個病毒本身,而是這個病毒造成的其它的影響,比如說工作、生活、家庭關係、傷亡,社會的不公平等等,這些聯想讓我們產生擔憂的傾向。

所以,特別重要的建議就是要改變我們的想法。這個想法就是有沒有另外一種可能性?有沒有其它的不同的解釋?有沒有從中可以得到的一種好的結果?改變我們對這個事情的想法,也許也能幫助我們改變自己的心境,所以我們特別提倡積極的思維,積極的認知。

所以解決我們擔憂的心情的最好方法,是再想一想,慢慢想,從不同的角度想,這個時候可能會好一些。如果不想也行,讓自己的思維集中在讓你開心的事情上,不去想這些煩心的事情,也會調整我們的心境。這就是我們提倡的專念練習——把自己所有的思維力量集中在我現在喜歡的事情上。

我喜歡喝茶,我慢慢的喝茶,我花時間品茶;我喜歡聽音樂,我欣賞音樂;我喜歡看小說,我就慢慢的看小說,把我們自己的思維能量集中在能讓自己產生積極的身心體驗的事情上。所以我特別提倡這個時候要發掘讓你產生“福流”(flow)的那些體驗,這種體驗多了,你的大腦就沒有時間去過度思考。

被迫思考死亡的“心理处方”| 杨澜对话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二)

06 如何化解憤怒的情緒?

楊:稍後我們可以具體講講專唸的練習,有一些什麼具體的方法,請您給大家引導一下。現在我們再談談第四種應激反應的情緒,就是憤怒。我們注意到最近的一系列社會事件,有些人用歧視和敵對的態度來對待他人,有的時候是語言上的辱罵,有的時候甚至產生了行為上的攻擊。我們在國內看到有一些人對湖北人、武漢人口出不遜,也關注到一些國際媒體對中國人有歧視和不公平的對待,比如說把這次病毒稱為中國病毒等等,都讓人心裡非常的不愉快。

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比如說在佛羅倫薩的年輕華人,用街頭行為藝術來表達我不是病毒,我是人類,不要歧視我這樣的一種正向的傳遞,而獲得了很多素不相識路人的擁抱。在疫情時間不斷推移的情況下,我們如何面對自己和他人的憤怒情緒?

彭:憤怒情緒主要來自於兩個很重要的原因。一個原因就是領土感的侵犯——這是我的地方,我的地盤,你侵犯了我的地盤,我很憤怒。這個是很自然的。大猩猩表達憤怒的時候,往往是領土被侵犯。很多人對武漢人表現出來的憤怒行為,其實也是因為他的空間被侵犯,他生活在一個沒有病毒的地方,你來了以後侵犯了他的空間,所以會產生這樣的一種反應。這也是我們人類生物進化留下來的一些殘餘,但它不是我們人的特性,它是動物的本能,所以人作為一種動物,我們是有這樣的本能的。

但我們人之所以成為人,是因為我們戰勝了那些動物的本能,我們達到了人性的高度,所以領土感如何去破除?我後面會講一些方法。

第二個讓我們容易產生憤怒的原因是

挫折感——我明明是可以做到的,現在我做不到了,這樣的一種挫折感對人的打擊,也會產生一種報復性的憤怒反應。

那麼,如何去解決我們的領土感和挫折感所帶來的一些影響?

一個很重要的方法,我們都是武漢人,都是中國人,我們都是人類。在這樣的時候強調我們的共同性、一致性是特別重要的。我們中華民族一個很大的特點是包容,我們不要太多地強調區域的感覺。我感覺以前我們過度的強調愛自己的家鄉,愛自己的國家,可能無意之間增加了我們和別人的不同感。其實中國人也是人,我們都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所以解決憤怒的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要改變我們的意識。

我們都是人,今夜我們都是武漢人。因為這個病毒不管你是中國人、外國人、武漢人、湖北人,還是北京人、廣東人都會同樣的攻擊我們,所以在病毒面前最容易產生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最不應該有這個區域的歧視。

不是武漢人害了我們,是這個病毒害了我們,這是一個特別簡單的思想觀念。

對於挫折感產生的憤怒,我覺得還是要提倡一種樂觀主義、集體主義和英雄主義。我們是可以對自己的命運、對自己的未來作出貢獻的,我們科學如此的發達,肯定能夠讓我們戰勝病毒。幾千萬年,人類經歷過無數次的病毒都沒有被滅掉,說明什麼?說明人是非常堅強的,所以當我們有這樣的一種意識,當我們有這樣一種心胸的時候,憤怒的情緒其實是容易得到控制的。

另外,還有一些很小的技巧和行動可以幫助到你。我們憤怒的時候,交感神經比較興奮,交感神經興奮跟呼吸是有關係的。我們在衝鋒陷陣、充滿仇恨的時候,我們大喊大叫是把氣呼出來的。如何讓我們壓抑這樣的一種反應呢?——調動我們的副交感神經系統的活動,吸氣就會對我們有幫助。

開車的時候,如果有人猛地插隊到你前面,你肯定是一股怒氣衝向腦邊,這時候怎麼辦?猛吸一口氣,激發自己的副交感神經活動,可以安靜下來。對於所有憤怒衝動的時候,一個很簡單的技巧就是猛吸氣,特別是一些涼氣,能夠讓我們的副交感神經激活,對我們衝動的情緒是有幫助的。

還有一個建議,就是給自己三分鐘的反應時間。千萬不要在這種生氣的狀態下衝動地做事情,給自己三分鐘等待。實在不行,強迫自己數數,數到一定的時候,再說話,再做事。相對而言,衝動性的憤怒動作就會少很多,言語攻擊就少很多。

所以從大道理上我們強調我們的共同性,強調我們的互相幫助的特性,命運共同體的特點。還有一些心理學的小技巧能夠幫助我們。當然轉移、替代、昇華,去想一些快樂體驗的事情,也會有一些小小的幫助。

楊:謝謝。所以實際上我們也可以在眾多雜亂的信息中,去挑選一些具有積極意向的信息,這樣也可以培養自身的積極情緒。比如說一些支援我們的外國朋友就寫下了這樣的話“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還有引用《詩經》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都展現了作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支持、包容和友愛。還有那些白衣天使奮戰在一線,做出了巨大的奉獻和犧牲,更能夠讓我們感受到人類精神的高貴性。

彭:對,我特別想強調的是很多中國同胞伸出了援助之手,我們的捐贈比例是非常高的,我們的互助行為是非常高的,我們的建築工人好幾天就能建成醫院,我們的軍人勇敢的奔赴疫情區,所有這些事情都說明人性的高貴。因為他們有責任感,這就是人和動物不一樣的地方。我們有的時候是有一些擔當的,我們是有一些犧牲精神的,這個犧牲精神是發自內心的一種主動的人性體現。

以前可能挖掘這樣的人類發自內心的自覺的善良是不多的,我們把善良往往說成是外界的原因,其實很多人心的善良是我們自己內在的一種體現。這樣的人性內在的善良應該多多弘揚、多多宣傳,讓大家意識到好人還是多數的,善良的行為還是隨處可見的。

被迫思考死亡的“心理处方”| 杨澜对话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二)

07 長期在家影響親人、夫妻關係,怎麼辦?

楊:再說點我們身邊的小事,有一些朋友反映,隨著大家在家中封閉的時間長了以後,自己家庭內部也產生了諸多的矛盾。比如有一些家庭的老人的健康觀念不一樣,他們出門就是不戴口罩,或者同一個口罩反覆使用,捨不得扔掉,或者是要全家服用一些還沒有驗證是有實際作用的一些中藥,還引起一些身體上的其它的不適等等,產生了關於健康觀念的這種代溝。

還有一些夫妻,平時經常埋怨缺少相互的陪伴,但是現在每天每時每刻待在一個封閉的空間中,突然發現沒什麼可說的,產生了家庭內部關係上的不適應性。這些該如何面對和處理?

彭:我們以前老抱怨不在一起,現在在一起反而問題很多,其實這個問題也很正常。因為我們都知道在一起的時間多,觀察到的行為就比較多,而這個行為引起的自己的一些判斷比較多一些。平時看不見也無所謂,現在看得見,所以肯定有一些不滿的地方,特別是心情不好的時候容易去挑剔批評,所以這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人待在一起時間長了,總是容易發現一些自己以前看不慣的毛病。

我有一個三個C的小原則,第1個C是Communication,就是要多溝通多交流。交流的不應該是那些具體的事情,不滿的事情,不喜歡的事情;交流的應該是一些沒有答案的事情,換句話說就是沒有誰對誰錯,就是大家聚一起聊。聊什麼事都可以,不要去聊那些你勝我負的那種問題,這個是一個小小的技巧。因為人在一起深談30分鐘以上,一般會產生催產素的分泌,讓自己覺得很溫馨,所以要多聊,而且要聊30分鐘以上。

如果實在是覺得沒什麼可聊的,我有一個課講過一對心理學夫婦列出的20多個溝通的問題,你可以從一些小的習慣開始到一些大的問題一個個去聊。他發現男女之間聊到最後幾個問題的時候,一定是特別感動,充滿了愛心。你們如果想增加夫妻感情,可以去聊這二十幾個問題,一步一步達到最高的愛的狀態,如果感興趣可以去查一查。沒有的話,那就從聊生活的小事,聊個人的興趣,要共同的愛好,共同的經歷,就是我們一起去過什麼地方,做過什麼事情,看一看老照片,把過去結婚的婚禮的一些視頻再拿出來看小孩成長的視頻,再拿出來看。

第2個是Contact——接觸。可以一起做一些體育活動,一起來鍛鍊,那麼這個時候不需要多說話,估計互相支持的成分多於發脾氣的成分。特別是夫妻之間運動水平不一樣,通常中國女性愛運動,男性不愛運動,正好由太太帶著你一起來跑步、做瑜伽、做太極等等,我覺得這個可能會有很大的幫助。

第3個是Culture——文化。去聊一些超越我們世俗的生活的一些事情,所以讀一些時事著作、讀書,然後來分享讀書的一種體驗。凡是能夠超過世俗的煩心的事情,去進到一種更高的境界的時候,可能會有一些幫助。實在不行夫妻一起來上課,把時間用在有積極意義的體驗上,

這三個C也許能夠解決家庭的一些小矛盾,這不心理學的研究,是我自己的一些簡單的發現,也是我們諮詢過程中間得到的一些經驗。

被迫思考死亡的“心理处方”| 杨澜对话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二)

08 福流和專念助你提高心理防禦能力

楊:非常好,我覺得也非常實用。在我們這一次訪談的結尾,我也希望您給我們再講一講“靜觀”或者“正念”能夠產生福流的,讓我們身心得以安頓的這樣的一種積極的情緒,能夠用一些什麼具體的方法來產生?您之前講到了那些讓我們做感興趣的事情,像喝茶、太極、讀書都能產生這種“福流”的正面情緒,還有一些什麼通用的、大家都可以做的練習嗎?

彭:1975年有一個美國心理學家曾經調查了600多個人獲得成功的原因。這位心理學家發現,這些人能夠做到自己事業極致,不是因為他們的智商、情商、家境、學歷比別人高多少,而是因為他們特別擅長做一件事情——就是在做自己特別喜歡做的事情的時候,能夠沉浸其中,物我兩忘,心無旁騖。這位心理學家把這個體驗叫做flow。有人把flow翻譯成心流,但是我把它翻譯成“福流”,因為我覺得“福流”是心近、意近、神近。

這個“福流”特點是什麼呢?就是說你做一件事情,它能夠讓你沉浸其中,忘掉了時間,忘掉了空間,忘掉了自我,此時不知是何時,此生不知在何處,特別的歡喜,特別的快樂,而且特別欣賞這個動作本身,在這個時候你其實不太在乎別人的評價,也不在乎最後的結果,就是一種欣賞行動本身,那麼最後完成之後有一種酣暢淋漓的快感。

做什麼樣的事情容易產生這樣的一種“福流”的體會,我們發現最重要的就是做自己愛做的事情。每個人愛做的事情不一樣,只要是你自己愛做的事情,你做到的時候,你是可以沉浸其中,物我兩忘,酣暢淋漓,如痴如醉的。喜歡攝影的人,他趴在這個窗口,他拍一個景色可以半天不動,因為他能夠沉浸其中;有些人喜歡運動,運動也可以產生“福流”,你去跑步,你去鍛鍊,你進入到一定狀態之後,你真的是忘掉時間,忘掉空間。

我們有些人喜歡打麻將,其實打麻將也可以產生“福流”,你打著打著就忘掉了都半夜了,都忘了孩子叫你回家,這就是完全的沉浸其中。所以只要做你自己愛做的事情,是可以產生這樣一種flow的。

除了這種動的事情之外,靜的事情也是可以的。這就是我們心理學提倡的專念練習。就是你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能夠秒秒分明地意識到這個事情的過程,比如你從冰箱裡頭拿一冰冰水,你慢慢的喝,你會感覺到冰水從你的舌尖,到你的舌中,到你的舌根,再通過咽喉頸部到心肺內臟,你都感覺到一個流淌的過程,這就是一種我們所說的專念(Mindfulness)。

專念有把它翻成正念,也有把它翻成靜觀等等,翻譯不重要,這個心理狀態我們把它叫做專念狀態,就是你的一種專心致志、關注當下的體驗這個過程。

達到專念狀態的方法有很多,太極、八卦、氣功、內觀己心等等,其實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進入到這樣一種心理的狀態,就是專心致志的沉浸其中的心無旁騖的快樂體驗。

這個狀態還有很多,工作、學習、與朋友交流談心等等都可以讓我們進入到這種專業狀態。方法是要靠自己去挖掘的,每個人不太一樣,但它的體驗和效果都是一樣的,確實能夠提高我們的積極心態,提高我們的心理的防禦機制。

還有些人,在他們特別具有道德感的時候,也能夠進入到一種這種專業狀態。就是去成全別人,去幫助別人、照顧別人,它產生的這種心理體驗一樣的有意義、有價值、有效果。

我們發現這樣一種專業的狀態、利他的感受,為社會、為家人、為親人,能夠做出奉獻的愛的體會,這些都是很重要。我們一定要講大愛之心,真的是要互相關懷、互相支持、互相照顧,而大愛之心是我們戰勝輿情、調整心態最好的心理學的建議和我們認為最有效的方法,謝謝大家。

楊:謝謝彭凱平教授。今天跟您的繼續的訪談,不僅讓我們對於自己的應激行為和應激的情緒產生了更深層的科學的理解,同時也為我們如何去管理情緒、處理情緒,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做好了一種心理的防禦和防護,非常感謝您的分享。

我想最後跟我們的網友們說的是,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去面對和接納負面的情緒,重建積極的心理防禦,甚至直面一些終極的問題,可能是這樣的突如其來的災難能夠給我們帶來的一種積極方面的啟示。

有一些朋友也說,這段時間是和自己的內心最近的日子,我覺得這就是一種體察自己的情緒和心理,從而也得到了一種精神和情緒昇華的可能性。

最後希望大家和家人積極的溝通,患難與共。在這個過程當中,無論是對自己的小家,還是對自己的社區,對其他人更有愛和擔當,我覺得這一定會讓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好。再次感謝彭凱平教授,謝謝大家。

被迫思考死亡的“心理处方”| 杨澜对话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二)被迫思考死亡的“心理处方”| 杨澜对话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二)

保鮮“我愛你”最長久的方式

人間即劇場,萬般滋味皆是生活

被迫思考死亡的“心理处方”| 杨澜对话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二)

END

被迫思考死亡的“心理处方”| 杨澜对话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