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當年抗非典,女兒如今戰疫情,遼寧本溪這對母女,大讚!

17年前,母親在一線抗擊非典;

17年後,女兒又飛到武漢戰“疫”……

一個家、兩代人,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都衝在了前線。她們,就是本鋼總醫院的李秀麗和金珊母女。


媽媽當年抗非典,女兒如今戰疫情,遼寧本溪這對母女,大讚!

金珊2008年從中國醫科大學護理學專業畢業,先後在遼寧本鋼總醫院內科、感染科、循環科、消化內科工作。2013年到急診科後被派到北京協和醫院進修,獲得優秀進修生稱號。

新冠疫情爆發,1月25日,本鋼總醫院發出赴武漢出征的號召,金珊第一時間就報了名。

因為時間緊迫,她的請戰書只有短短的一句話:

本人金珊,自願到湖北武漢一線醫療支援。


如此豪爽的性格,或許跟她的母親有關。

因為,金珊的媽媽李秀麗曾經是一名軍人。2003年非典爆發的時候,早年轉業到本鋼總醫院在檢驗科工作的李秀麗也是第一批進入發熱門診工作,一出診就是3個月。

那個時候金珊才16歲,受母親的軍人品格影響,她非常富有正義感、樂於助人,並且愛上了醫療事業。

對於金珊的選擇,母親非常支持,還把自己在非典時期的經驗傳授給女兒,告訴她

穿脫防護服非常複雜、要小心,上崗前要控制飲食、儘量避免上廁所;照顧患者生活時還要關心患者情緒。


媽媽當年抗非典,女兒如今戰疫情,遼寧本溪這對母女,大讚!

1月26日晚,金珊隨遼寧省第一批醫療救援隊到達武漢,進入到武漢協和江北醫院蔡甸區人民醫院感染病區,1月30日凌晨3時半進入工作區域接班開始工作。

按照控制醫院感染的要求,病區全部採取無陪護、無護工管理模式,患者的一切生活包括吃飯喝水、上廁所、換衣服等都需要金珊等護士協助完成。

“因為疫情,很多家庭被全體隔離,一人住院,家人全部無法聯繫,沒有人給患者送生活用品。”

金珊說,患者無法離開病房,仍然有很多物品無法購買。

金珊就把自己從家裡帶的、還有自己採買的一些生活用品帶到病區,遇到有患者需要就贈送給他們,然後自己休班時再去採買補充。本來是為醫療隊員配備的輝山牛奶和遼寧水果,她也會把節省下來的送給病區患者和武漢的同行,和大家一起分享家鄉的味道。

媽媽當年抗非典,女兒如今戰疫情,遼寧本溪這對母女,大讚!


作為最早到達武漢的救援者之一,金珊和隊員們都已經戰鬥了一個多月,疲憊是難免的,但是看著患者的病情好轉、出院,他們仍是鬥志昂揚:在這個冬季裡,希望用我們的熱血來溫暖和治癒這座疫魔肆虐的城市,讓武漢的春天早些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