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冬天:穿過什剎海的風,徜徉平津渡,向海與南國

很多人說,北京的冬天是一句白雪和暖陽交織的詩詞,一幅傳統與現代共生的畫作,大美亦靜。在多年前的一個雪霽之日,詩人尹麗川去了後海,回來後留下一句平淡無奇卻使很多人動容的詩句:“一下雪,北京就成了北平;我們去後海看雪,就回到明清”。

還是在17年歲末年初,從哈市轉站經停北京,第一次踏上冬日京城的土地,未曾想竟這樣的突然和匆忙。縈繞在心頭的一種莫名的情緒,欲說還休;似乎一切都還沒有準備好,一切又都充盈著希望。清晨出了北京站,晴朗的天空,升騰著特有的溫暖,也靜寂著些許落寞惆悵。

北京的冬天:穿過什剎海的風,徜徉平津渡,向海與南國

遙看紫禁城城牆外的角樓,冰封在歲月的長河裡,經年了多少時光。護城河邊上的角樓主要作軍事瞭望之用,設計亦十分精巧,共3層簷9梁18柱72脊,是四面凸字形平面組合的多角建築。由於角樓的各部分比例諧調統一,簷角秀麗,造型玲瓏別緻,令人驚歎不已,已成為紫禁城的重要標誌。

北京的冬天:穿過什剎海的風,徜徉平津渡,向海與南國

走進故宮,站在文化啟蒙的節點上,瞬間踏進了中國歷史,踏進了風雲變幻的往事;故宮作為觀察古今中國的截斷面,見證著東方泱泱大國的興衰榮辱與覺醒成長。故宮的宮殿建築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總面積達72萬多平方米,有殿宇宮室9999間半,被稱為“殿宇之海”,極為壯觀。位於紫禁城南北中軸線險要位置上的太和殿(金鑾殿),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宮殿,東方三大殿之一。太和殿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建成後屢遭焚燬又多次重建,今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後的形制。

北京的冬天:穿過什剎海的風,徜徉平津渡,向海與南國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故宮就像一個時間機器,一走進故宮便回到數百年前那個皇家威嚴的時代。腳下踏著的青磚,康熙乾隆走過,慈禧走過,和珅紀曉嵐走過,一直到末代皇帝溥儀從這裡離開,宣告了一個王朝時代結束,轉眼間青天白日旗插在北京城牆上,又宣告了一個時代的升起。從午門進入,目不斜視地沿著中軸線一路穿過巍然建築群,再從神武門走出,“驚鴻一瞥,怦然心動,只一眼便千秋萬世”。

北京的冬天:穿過什剎海的風,徜徉平津渡,向海與南國

出紫禁城,經景山前街往什剎海。沿線還存留著大量典型的衚衕和四合院,腦海不覺浮現著老北京的場景:“家家點火,戶戶冒煙”的清晨,太陽已曬得老高,籠罩在衚衕裡的煙兒還沒有散去。聽著串門兒的街坊鄰居正經八百地侃著大山,在衚衕的院兒裡屯著蜂窩煤,一手碼著白菜垛兒,一邊分享著封火倒土的竅門兒,屋內不時串過當當的剁餡聲兒,在寒冬臘月裡體味著北京曾經最有味道的生活,那衚衕裡的人情味兒,在冬晴的日子,總體現得淋漓盡致。

北京的冬天:穿過什剎海的風,徜徉平津渡,向海與南國

"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行遊在北方的水鄉,靜看“銀錠觀山水倒流"。煙波浩渺的水面十分自然地融入北京的城市街區之中,湖岸的垂柳、水中的荷花退卻了夏日的蔥絨繁茂,沉寂了今世累月的時光。作為北京歷史文化保護區的什剎海,毗鄰北京城中軸線,水域面積33.6萬平方米,與中南海水域一脈相連,是北京內城唯一一處具有開闊水面的開放型景區,也是北京城內面積最大、風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歷史街區,在北京城規劃建設史上佔有獨特的地位。

北京的冬天:穿過什剎海的風,徜徉平津渡,向海與南國

什剎海銀錠橋折返往前海,穿過地安門大街進入北海公園。全園以北海為中心,面積約71公頃,水面佔583畝,陸地佔480畝。北海白塔始建於清初順治八年(1651年),是一座藏式喇嘛塔。塔高35.9米,上圓下方,塔頂設有寶蓋、寶頂,並裝飾有日月及火焰花紋,以表示"佛法"象日、月那樣光芒四射,永照大地。據資料記載,1679年該塔被地震所毀,次年重建;1976年唐山地震波及北京,塔頂又被損。後在修復時,發現塔內主心木中藏有一個二寸見方的金漆盒子,盒內藏有兩"舍利",證明此塔是一座舍利塔。象徵神權的白塔和永安寺,主宰著北海全園,以體現"君權神授"的封建思想,此是帝王宮苑的一大特色。

北京的冬天:穿過什剎海的風,徜徉平津渡,向海與南國

佇立橋頭眺望“仙山瓊閣”。北海公園原本是遼、金、元建離宮,明、清闢為帝王御苑,是中國保留下來的最悠久最完整的皇家園林,1925年開放為公園。公園佈局以瓊華島為中心,山頂白塔聳立,南面永安寺依山勢排列,直達山麓岸邊的牌坊,永安橋橫跨湖上,連接團城的承光殿,遙相呼應。各式亭閣樓榭隱現於幽邃的山石之間,穿插交錯著濃厚的幻想意境色彩。

北京的冬天:穿過什剎海的風,徜徉平津渡,向海與南國

走近被稱為“世界上最小的城堡”的北海團城,沿著276米長的城牆繞上一週,看不到一個洩水口;在團城內4500多平方米的地面上,也看不到一條排水明溝。但無論下多大的雨,都不會產生徑流,雨水很快就滲得一乾二淨,這與城外每逢大雨便水流縱橫的情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有著600多年曆史的團城雨洪灌排系統,亦堪稱古人匠心工藝的典範。

北京的冬天:穿過什剎海的風,徜徉平津渡,向海與南國

團城原是太液池中的一個小島,金代為大寧宮的一部分。元代稱瀛洲,並在元元年(1264年)在其上建儀天殿。明朝永樂十五年(1417年)重建後改名承光殿,並在島四周砌高4.6米的圓形城牆,圍合形成現今6176平方米的團城。蒼勁松柏掩映下承光殿作為團城的主體建築,風格獨特而優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承光殿毀於地震,後於康熙二十九年重建,乾隆十一年(1746年)擴建成此規模。

北京的冬天:穿過什剎海的風,徜徉平津渡,向海與南國

院中古柏下玉甕亭內元代遺物玉甕——“瀆山大玉海”。玉甕通高70公分重達3500公斤,周身浮雕海龍海馬等出沒于波濤之中,栩栩如生。據史料記載,元世祖忽必烈曾將玉甕置於瓊華島廣寒殿中,用以盛酒大宴群臣。明代廣寒殿倒塌,玉甕流失民間,清乾隆皇帝發現後令以千金易之,置於承光殿,後於乾隆十四年(1749年)建玉甕亭,配以漢白玉雕花石座,將玉甕陳設於亭中。厚重古樸、氣勢雄渾的玉甕,是現存的元代難得的玉雕精品。

北京的冬天:穿過什剎海的風,徜徉平津渡,向海與南國

拜別北海已有800餘歲,現仍蒼勁挺拔,枝葉繁茂,頂圓如蓋的“遮蔭侯”。任由著北風吹進耳畔,在路上停留著寂寞的陽光;看著遠去了的擁擠著的人們,匆匆走過近在天堂的都市,加快腳步趕往北京西,離家的路途又不覺近了一程。回想著與北京的冬天,有過半晌的邂逅,卻經年往昔的榮光,久久不能忘懷,當以為念,亟待欣喜相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