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裡面的那些“父皇”,都喊對了嗎?#趣味歷史

“父皇”不能隨便喊,因為大部分朝代裡,皇帝爸爸都不是那麼叫的。

公元前660年,晉獻公讓自己的兒子申生去攻打東山,臨行前給了他兩樣東西。申生由於父子關係正處於緊張期,不明白是什麼意思,就叫謀臣裡克來看。他問裡克:“君賜我以偏衣、金玦,何也?”(《國語》)這裡的君指的是晉獻公。打仗是獻公分配給兒子的一項任務,所以申生稱呼他的時候用了莊重的“君”字。

電視劇裡面的那些“父皇”,都喊對了嗎?#趣味歷史


戰國時期,在吳國和越國的戰爭中,吳王闔閭受了傷,快死的時候對兒子夫差說:“爾忘勾踐殺爾父乎?”(《史記》)這裡闔閭在夫差面前自稱“父”,可見夫差平時也可以這麼叫他。臨終遺言,要求兒子為自己報仇,肯定不能打著官腔自稱為“君”什麼的。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記得為爸爸報仇,爸爸去了”,這番話必須說得親切動人。

電視劇裡面的那些“父皇”,都喊對了嗎?#趣味歷史


在曹操諸子爭權奪勢的時候,曹丕常常表現出精明狠辣的一面,但他有時候也是個暖男。曹操的第二十五個兒子叫曹幹,又叫曹良。據《三國志》記載:“良年小,常呼文帝為阿翁,帝謂良曰:‘我,汝兄耳。’文帝又愍其如是,每為流涕。”這小毛孩五歲的時候,曹操就死了。他見到曹丕也分不清是爸爸還是哥哥,就一個勁叫曹丕爸爸。曹丕聽了之後被喚起了內心深處的父愛,被萌了一臉。這裡誤以為自己是皇孫的皇子曹良,叫爸爸的方式和民間普通百姓一樣——“阿翁”。

電視劇裡面的那些“父皇”,都喊對了嗎?#趣味歷史

《梁書》裡面寫到,侯景帶兵打過來的時候氣勢洶洶,按照一般帝王的邏輯是拿起武器跟他懟,可偏偏梁武帝是個佛教徒。他的態度是:“若有眾生應受諸苦,悉衍身代當。”(啊,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當時他的兒子蕭大球才七歲,聽到父親這麼說,就對媽媽說:“官家尚爾,兒安敢辭?”這裡的“官家”就是稱呼梁武帝蕭衍的。仍舊是比較鄭重的稱呼。

電視劇裡面的那些“父皇”,都喊對了嗎?#趣味歷史

在唐朝,比較不正式的叫爸爸的方法是叫他“兄”。比如《舊唐書》裡記載玄宗崇信高力士,以至於“肅宗在春宮,呼為二兄,諸王公主皆呼‘阿翁’,駙馬輩呼為‘爺’。”高力士叫二兄,可以由此推測到“大兄”是誰——就是玄宗本人。有人可能會說,不對,玄宗不是肅宗的爸爸嗎?

事情是這樣的:李唐皇室有對著爸爸叫哥哥的傳統,有人認為這與他們的鮮卑血統有關。如:淳化閣帖中有唐太宗寫給高宗的信,自稱“哥哥敕”。《舊唐書》:“玄宗泣曰:‘四哥仁孝,同氣惟有太平。’”這裡的四哥指的是他的爸爸睿宗。可以看到,唐皇室在不太正式的場合就是這麼叫爸爸的。

在比較正式的時候,玄宗叫過睿宗“大王”。比如《舊唐書》裡這段,由於中宗死後,韋后日益跋扈,玄宗就與太平公主商量,要剷除韋氏勢力。做這件大事之前,有人問要不要請示當時的皇帝睿宗,“上曰:我拯社稷之危,赴君父之急,事成福歸於宗社,不成身死於忠孝,安可先請,憂怖大王乎!”在談到國家之義的時候,當然就不能再用“四哥”這種措辭了。

電視劇裡面的那些“父皇”,都喊對了嗎?#趣味歷史


還是在唐代,“父王”這一常見於後世小說的稱呼,開始出現在一些宗教類的讀物裡。比如《大藏經》:“太子白父王言:‘惡友何在?’王言:‘今在牢獄。’”再比如“父王作罪父王當,太子他家不受殃。”(敦煌變文)到後世的一些作品,比如《封神演義》:“話未了,只見龍王三太子敖丙出來,口稱:父王,為何大怒?”《西遊記》:太子道:“兒還不敢認實,父王遺下表記與他了。”都沿襲了“父王”這一稱呼。

據《續資治通鑑》裡面的說法,宋高宗要把皇位禪讓給兒子趙眘的時候,趙眘並不積極。他愀然曰:“君父之命,出於獨斷。”可以想象,趙眘不管是真心也罷,假意也罷,表示自己不想當皇帝,只是你是君,是父,下了命令之後我不得不從而已。

到了明朝,“父皇”這個說法才正式進入典籍。《明史》中對於皇族成員內部相互稱呼都有明確的規定,不可隨意更改。

總體上來說,元明清三代,“父皇”才多見於各種通俗作品中。元曲《狸貓換太子》:其時劉太后便邀父皇 入宮飲宴去了。明代《明朝小史》:齊尚書、黃太卿等奸邪小人,貪墨猾吏,虐我父皇之子孫。清代《皇清秘史》:“獨有那四皇子胤禎,見父皇 不在京裡,越加無法無天。”所以,在元明清三代以前,“父皇”這個詞不怎麼流行,如果想要創作這個時期以前的歷史小說,“父皇”這個說法還是慎用比較好。

最後,補充一句:“兒臣”這個說法產生就更晚了。《康熙治國聖訓》裡面,康熙說“朕捧皇太后手奏雲:母后,臣在此。”自稱為“臣”,而不是“兒臣”。直到清朝晚期,“兒臣”才多見於通俗小說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