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來了!“失地”農民將納入養老保險服務範圍

對於農民來說,土地是至關重要的,有些農民主要就是靠種地為生,但有時會因為要搞建設出現徵地的現象,導致部分農民失地或少地,新《土地管理法》有說,徵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

保障被徵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那這樣的狀況下如何保障他們的生活呢?


好消息來了!“失地”農民將納入養老保險服務範圍


有哪些補償措施?


失地農民不光享受徵地補償,還享受失去土地的社會保險補貼。從2020年起,國家徵收農民承包地的,農民除了依法享受徵地補償外,還要增加一項就是失地農民的社會養老保險,旨在確保農民土地被徵收後,老來應當擁有的生活保障,即養老保險。


新《土地管理法》明確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徵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徵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於符合條件的被徵地農民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好消息來了!“失地”農民將納入養老保險服務範圍


這裡分為60歲以上和未到領取養老金年齡兩個階段:

60歲以上,國家有明文規定,所有的失地農民要視同他已經繳納了15年的養老保險。所以,只要年紀到達領取養老金的年齡(60歲),可直接領取。根據各個省份各個城市的經濟發展狀況不同,這領取數額也不盡相同。


未到領取養老金年齡,有很多人頭二三十年就是農民或者農民工,從來沒有繳納過養老保險。同時,還未到領養老金的年紀,那麼怎麼辦?所有的失地農民要視同他已經繳納了15年的養老保險的規定,同樣適用。


在此基礎上,男性45歲到60歲,女性45歲到55歲,處於這個年齡段的失地農民,他們的社保也將由國家擔負相當大的一部分。這一部分的農民個人只要承擔20%就可以,中央會承擔50%,各地政府再承擔30%,也就是說他們的養老保險政府將解決掉80%。這樣中年失地的農民只要拿出一小部分的錢給自己接著繳納養老保險,十幾年後他們就可以安安穩穩地領自己的養老金了。

好消息來了!“失地”農民將納入養老保險服務範圍

失地農民判定的標準是什麼?


①政府要徵收農民承包地


可以這樣講,失地農民成立的首要條件是政府徵收了自己的承包地,從而導致自己失去部分土地或者全部失去土地。政府沒有徵收自己的承包地失去土地的農民或者沒有土地的農民不能認定為失地農民。


②政府徵收集體土地不能認定個人為失地農民


政府如果是因城市建設需要,佂收了村集體土地,農民不被認定為失地農民合理嗎?這肯定是合理的,徵收集體的土地,徵收補償歸集體所有,但個人不能以集體土地被徵收為由說自己是失地農民,失地農民只針對農民個人的承包土地被國家徵收。如果徵收集體土地就要認定為失地農民的話,全村人都是失地農民了,全村人都可以買失地保險,這是不可能的,失地農民只針對政府徵收農民個人的全部承包地或者部分承包地的情況。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道文旅很榮幸和您分享這篇文章!不落地,不創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歡迎下方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