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风道骨,桀骜不羁,李白与他不朽的诗歌

导语: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昌盛的朝代之一,大唐盛世,万邦来贺。但任何一个朝代都注定要经历由强盛转至衰败最终灭亡的命运,唐朝也没例外。在唐朝逐渐走向衰败的同时,诞生了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仙"李白。李白是中国人最熟悉、热爱的一位诗人,

他蔑视权贵,傲岸不屈,斗酒百篇。他的诗歌风格飘逸豪放,流畅自然,笔酣墨饱,彰显着饱满的浪漫主义生机。有人说"时势造英雄",除去自身性格因素,李白所处的时代背景极大得影响了他的诗歌风格。盛唐之下,李白的一生以及他的诗歌风格值得我们探究。

诗仙李白生平简介

李白(公元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幼年生活在"开元盛世",经济富足、文化素养高的家庭环境让他自小就饱览群书。在少年时代,李白兴趣广泛,对儒学经典、文史名著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之处,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尤其好习"剑"术。虽然李白的出生一直是个谜,目前尚没有史料能确切说明他的生世,但可以确定的是李白自五岁以后的二十年间一直生活在四川,在这里开启了他的成长之路。

仙风道骨,桀骜不羁,李白与他不朽的诗歌

李白作诗画像图

四川有着雄伟壮丽的名山大川,同时还有着独特的人文环境,尤其是道教氛围浓厚,这种环境让他养成了神仙道教信仰,培养了他"飘逸"和"浪漫"的气质,对他日后影响极大。不到二十岁,道教大师司马承祯就称他有"仙风道骨"。

二十五岁左右,李白离开了生活近二十年的蜀地,开始乘船漫游长江、黄河中下游一带,游览了众多名川美景,作下了数篇千古佳作。在漫游途中,李白渴望得到赏识推荐。后因玉真公主、吴筠、贺知章等人推荐,李白应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但李白自恃太高,无心理准备,不适应官场仕途,依旧纵酒狂歌,桀骜不驯,因而遭到排挤,被赐金放还。

仙风道骨,桀骜不羁,李白与他不朽的诗歌

唐翰林供奉李白画像图

离开长安后,李白又开始了漫游。第二次漫游途中,在洛阳的李白遇到了去长安的杜甫,两位心怀天下、豪放洒脱的诗人有近一年的交游。安史之乱爆发后,战火连天。尽管李白当时在庐山一带隐居,但他心中一直有着报国之志,不过李白依旧不适合政治,时运不济,他被牵扯进了永王案,最终被长期流放偏远的夜郎。幸运的是两年后,天下大赦,他终于恢复了自由。在路上游山玩水,有感而发写下了著名的《早发白帝城》。

仙风道骨,桀骜不羁,李白与他不朽的诗歌

李白人生轨迹图

李白豁达开朗的思想性格

盛唐时,文人武士都有着积极入世、进取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在原本就狂放不羁的李白身上表现得更加肆意洒脱。这让他在现实人生中不断失败受挫,才华得不到重用,心系天下却无处施展使他也曾陷于愁苦不平之中。但他又始终保持着乐观、自信和豁达、昂扬的精神风貌。在独立人格意识遭受封建正统文化压抑的传统思想背景下,李白在他的诗中奋力表现着及时行乐、逍遥自在的独立意识,在他内心深处,他渴望自然、融入自然,饱含着对于自由、对理想的向往。正是这种狂放、不受拘束的纯真个性使他历经千百年仍散发巨大的人格魅力。

李白有着傲视权贵、甚至略显天真的真实性情,同时他广交朋友、真诚待人,无论是同道朋友还是路边老人都得到过他赠诗。提起李白的朋友,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与他齐名的"诗圣"杜甫,但其实李白最喜欢的朋友是那位同样具有仙风道骨、个性洒脱的诗人孟浩然。李白喜欢孟浩然自由独行、扁舟四海的生活,对他十分钦仰:"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王昌龄被贬,其他的人都避之不及,李白却写诗为他送行。想说就说,纯真烂漫,毫无虚情假意,这就是"诗仙"李白。我想,这也正是中国人喜爱李白的原因之一。

仙风道骨,桀骜不羁,李白与他不朽的诗歌

李白与杜甫画像图

李白诗歌中的豪放飘逸

李白诗歌的表现手法继承并发展了先辈屈原开创的浪漫主义,在感情的表达上随心喷薄而出,一泻千里,如饮酒般豪情尽兴。李白有着惊人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想象方式,变幻莫测,意象之间跨度极大。他很少细致描写客观事物,而是擅用大胆的夸张手法来表达内心的激情,因而能够被后人尊为"诗仙"。李白对文字的驾驭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的诗歌中用得最多得色彩是"白",李白的笔下可以吞吐山河,包含万物,最常见的是"明月"。

李白最令后世文人雅士"望尘莫及"的地方在于他能鬼斧神工般地将神话传说与浪漫幻想等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结合着运用,突出表现在使他获得巨大声誉的《蜀道难》和《将进酒》。在《将进酒》中,李白感慨时光流逝,如江河入海奔流无回;人生苦短,仿佛可以一夕之间就青丝白雪;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能够解忧的唯有狂歌痛饮。在感叹人生易逝的同时又借酒浇愁,感叹自己踌躇满志却怀才不遇,等待贵人赏识,这也从侧面体现了李白对人世社会积极乐观的态度。

仙风道骨,桀骜不羁,李白与他不朽的诗歌

李白诗作《将进酒》书法图

纵观整个诗歌史,伟大的诗人无一不在诗歌作品中彰显自己的个性与性情,所谓诗如其人。李白逍遥自在的独特个性,造就他千古不朽的独特诗篇。一生怀才不遇,儒、道、侠思想和盛唐气象的熏染,使得他的诗歌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无论是满腔热血来到长安进入仕途,抑或是遭到排挤离开长安四处漫游,李白都做得洒脱自然,进也满腔豪情壮志,退也坦荡洒脱。他的一生漫游山水、仰慕仙人,渴望追求一种不受约束的、逍遥的人生境界。无论是他的狂傲不羁,飘逸洒脱还是明朗、自信、奔放都是盛唐之下的宝贵产物。

结束语:古往今来,在无数诗人文人中,李白是极具鲜明艺术个性的一位;在中国灿烂辉煌的诗歌史上,李白的作品也是独一无二的、瑰丽珍奇的。翻开大唐的历史,李白的诗歌与他诗歌作品中反映出来独特的个性魅力像一朵旖旎的花,盛开在刀光剑影、尔虞我诈之中。纵观李白的一生,有人评其狂妄自大,有人贬他失意落魄。但笔者认为,盛世大唐诞生的李白无论是身在顺途,还是屈居逆旅,永不妥协,始终豁达洒脱;纵有忧愁不满,也能饮酒排遣,驱散愁云。这种积极豁达的人生观融入进诗歌中,就使得他的作品风格天真浪漫、豪放潇洒、落拓不羁。

因而,成就了"谪仙人"李白在中国诗歌史上不可更替的地位,照亮了整个盛唐,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