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心脑血管慢病朋友们需要注意这些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的突发性、不可预见性及严重性给中国乃至世界都添上了一层灰蒙蒙的阴影。早在1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17例死亡数据,其中,死者年龄最小为48岁,60岁以上老人占78.9%,绝大部分死亡病例的死者都是老年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高龄和有慢性病,75%以上的死亡病例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基础疾病。高龄且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只要感染了肺炎(不指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死率本身就很高。

疫情之下,心脑血管慢病朋友们需要注意这些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报告统计,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

那么疫情期间,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该如何注意防范呢?今天康曦君参考了相关权威专家的论文,给大家总结了以下实用干货。

科学、合理用药

疫情宅家期间,也要注意科学、合理用药。对用药方案有疑惑的中老年朋友们尽可能选择在线问诊等方式寻求医生的专业指导,这段时间可尽量减少或避免去医院的次数。

疫情之下,心脑血管慢病朋友们需要注意这些

对抗慢病,药不能停

像高血压这类慢性病,大多数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来控制血压,疫情期间,所以千万不要自作主张,把降压药停了。

已经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停药后极易造成血压反弹,血压波动幅度过大会增加心梗、脑梗等并发症发生概率。如果因为疫情出门不便,病情处于稳定期的慢病患者可以就近购买或者线上购买。

学会自我管理

规律监测和调养

每日坚持测量血压、心率、血糖、体重等,了解自己身体状况。康曦君提醒日常有喝三七粉调养心脑血管慢病习惯的中老年朋友们,疫情期间也要一如既往地坚持,“功夫”下在平时,日常注意预防才能更好地抵御疾病的侵袭。


劳逸结合

适当运动有助于保证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的稳定,但不能过度运动。在“不出门“的情况下,运动一般以走路、床旁踏车为主,不要过快、过早和过晚。合理的运用有助于保持或改善心肺功能,增强体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疫情之下,心脑血管慢病朋友们需要注意这些

防疫重要提示

疫情拐点尚未出现,康曦君提醒各位中老年朋友们不要疏忽大意,坚持宅家养生,同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因为消极情绪的经常反复出现引起长期或者是过度的神经紧张,可造成机体病变,如神经机能失调、内分泌紊乱、血压升高等从而转变为某些器官、系统的病变。

总之,在这次疫情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既要重视避免病毒感染,也不要过分恐慌,在做好各种预防措施的同时,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监测、遵医嘱按时、规范用药。相信疫情会很快过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