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廠”霍尼韋爾稱要推出最強量子計算機


因為疫情的關係,大部分人都熟悉了“霍尼韋爾(Honeywell)”這個略顯拗口的名字,成為了人們口中大名鼎鼎的口罩製造商。

近日,霍尼韋爾宣佈在量子計算領域取得突破,將提升量子計算機的性能。並且,霍尼韋爾還聲稱將在未來三個月內發佈全球最強大的量子計算機。

因為疫情的關係,大部分人都熟悉了“霍尼韋爾(Honeywell)”這個略顯拗口的名字,成為了人們口中大名鼎鼎的口罩製造商。

但事實上,霍尼韋爾是一家多元化的製造企業,而口罩生產,只是其“不務正業”的其中一項業務而已。近日,霍尼韋爾宣佈在量子計算領域取得突破,將提升量子計算機的性能。並且,霍尼韋爾還聲稱將在未來三個月內發佈全球最強大的量子計算機。

霍尼韋爾宣佈與知名量子計算公司合作

當地時間3月3日,霍尼韋爾宣佈對兩家量子計算軟件初創企業劍橋量子計算公司(CQC)和Zapata Computing公司進行戰略投資,並將與摩根大通共同開發量子算法。

CQC成立於2014年,總部位於英國劍橋,公司主要業務為量子軟件和量子網絡安全方面的商業化,在化學、機器學習和增強網絡安全領域擁有量子開發平臺和企業級應用。

Zapata Computing成立於2017年,是一家主攻量子計算操作系統的初創公司,創始人是哈佛大學教授Alán Aspuru-Guzik。該公司創建了量子計算賦能的企業級軟件,可以允許行業和用戶建立量子工作流,並在一系列量子和經典設備上自由執行。

霍尼韋爾稱,此前與這兩家公司都已進行了長時間合作。CQC和Zapata為霍尼韋爾帶來了大量跨行業的算法和軟件能力。

另外,這兩家企業目前在量子軟件領域基本都是各自的佼佼者,尤其是劍橋量子計算公司,已經擁有了很強的量子開發平臺和企業級應用。

量子計算已佈局10年

據消息顯示,霍尼韋爾在量子計算方面已經準備了十多年,直到 2018 年,霍尼韋爾才第一次宣佈了其量子計算能力,但當時並沒有什麼市場反應。

此次,霍尼韋爾成為話題焦點的原因,是因為其直接從“默默無名”搖身一變,要成為“天下第一”。

霍尼韋爾對於此次將要推出的量子計算機顯然信心十足。公告中稱,這一產品量子體積將至少達到 64,是目前業界產品的兩倍,且在未來五年,量子計算機的量子體積還將每年將提高 10 倍。

相比起單純計算量子比特的數目,IBM公司在2019年提出的“量子體積”概念用於綜合度量量子計算機性能,包括度量可解決問題的複雜程度等。

就在2020年年初的CES展會上,IBM推出了32量子體積的量子計算一體機。

不同於IBM和谷歌主要嘗試在超導迴路方向上突破,霍尼韋爾選擇了另一條更傳統的量子計算技術路徑:離子阱。這一技術讓其利用電磁場來囚禁每一個離子,並對被囚禁的離子採用激光脈衝加以操作和編碼,從而實現更大難度的計算任務。

霍尼韋爾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杜瑞哲表示:“企業應該現在開始確定他們的策略,以利用或緩解由新量子計算技術可能帶來的許多業務變化。”

“量子計算將使我們能夠應對複雜的科學和商業挑戰,推動計算能力、運營成本和速度的逐步改進。”霍尼韋爾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杜瑞哲表示,“材料公司將探索新的分子結構。交通運輸公司將優化物流。金融機構將需要更快、更精確的軟件應用程序。製藥公司將加快新藥的研發。霍尼韋爾正在努力推動量子計算領域的發展,併為我們的客戶創造機會,以從這項強大的新技術中受益。”

發展量子計算需要涵蓋原子物理、低溫學、激光、磁學和精密控制系統等多個領域的專業技術。杜瑞哲認為,霍尼韋爾此前在多個工業領域的產品經驗幫助公司在這一前沿技術領域取得了進展。

公開資料顯示,霍尼韋爾已經募集了 100 多位各個領域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來共同推進量子計算相關的技術開發。公司在中國的技術團隊也在加速軟件開發,以降低維護成本並提高技術的可靠性。

口罩背後的“商業帝國”

霍尼韋爾是一家多元化高科技和製造企業,其高科技解決方案涵蓋航空、樓宇和工業控制技術、特性材料以及物聯網等,並以418億美元的營業收入位居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290位。

公開資料顯示,霍尼韋爾成立於 1885 年,是一傢俱有 135 年曆史的企業。在創立初期主要業務是電子溫度調節器。到了 1927 年,霍尼韋爾開始製造原子鐘,併成為當時最大的原子鐘製造商。

從 1934 年開始,霍尼韋爾便開始了全球化的擴張之路,業務也開始延伸至原子、安全警報以及火災探測等領域。

而後,到了二戰期間,霍尼韋爾便開始在製造業務上接觸軍工訂單,並由此建立了自己的航空部門。1969 年,人類歷史上首個登月的阿波羅 11 號宇航員們所用的精密儀器表便是霍尼韋爾提供的。

在多個業務的加持下,霍尼韋爾不斷髮展。1995 年,由霍尼韋爾開始進軍計算機市場,併成功的研發出計算機系統 D-1000,並開始了計算機領域的壯大之路。霍尼韋爾曾是當時挑戰 IBM 的眾多公司之一,其他公司包括 Burroughs、Univac、NCR、Control Data Corporation,它們與霍尼韋爾被統稱為 BUNCH。而後,霍尼韋爾退出了大型主機的市場。

從目前的業務發展來看,霍尼韋爾的主要有四個經營業務部門——航空航天集團、智能建築科技集團、特性材料和技術集團、安全與生產力解決方案集團。十餘年後霍尼韋爾再度進軍計算機,市場已經是另一番狀況。

目前,谷歌、IBM、英特爾、亞馬遜等科技公司早已入局量子計算領域多年。英特爾和 IBM 目前都已推出相關的服務,而 AWS、微軟等在量子計算雲服務市場已經佔據了主導地位,谷歌更是在此前宣稱實現了“量子霸權”。

量子計算,第二次信息革命

量子計算機的發展在業內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但最近一次“出圈”的原因還是谷歌提出的“量子霸權”,在這麼一個緊張的世界局勢中,不管是什麼“霸權”都會引發廣泛的關注。

量子霸權(Quantum Supremacy),或稱量子優越性,是指用量子計算機解決古典電腦實際上解決不了的問題,問題本身未必需要有實際應用。

簡單地說,實現量子霸權就是實現量子計算機對超級計算機的全面碾壓。

在量子計算中,信息以量子比特(qubit)存儲,量子比特是 0 和 1 的疊加態,這打破了在傳統計算中只能為 1 或 0 的侷限。如果存在一個容納了 N 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其所能包含的信息將呈指數級增長。

以谷歌發表的論文為例,他們已經成功讓量子系統花費約 200 秒完成了傳統超級計算機要 1 萬年才能完成的任務。這數量級的差異,就是對超級計算機碾壓的一種表現形式了。

正因如此,量子計算被視為第二次的信息革命。業內也有人稱:“量子計算是解決 20 年後計算資源稀缺的秘密武器。 ”

和量子計算相比,人工智能大家就熟悉多了。

雖然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是不同的技術,但它們不會彼此孤立地發展。實際上,量子計算機將能夠加速支持 AI 的機器學習,如果沒有量子安全網絡的保護,AI 將容易受到入侵者的攻擊和佔用;而人工智能將能夠為量子計算機編寫算法和程序,大大加快量子計算的發展與應用進程。

對我們普通人來說,量子計算可能很遙遠,但相信隨著量子計算的不斷髮展,量子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這些新科技新技術,終將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