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白也以文章名世,只是被诗名气掩盖,不大为人普遍注意

在盛唐诗人中,李白也以文章名世,特为诗名所掩,不大为人普遍注意。现存书、表、记、赞等文共四卷,约六十余篇,其宏富不减元结等以文章著称的作家。按照司空图的看法,善于写诗的,也一定善于为文。他举李杜的文章为例说:“

尝观杜子美《祭太尉房公文》李太白佛寺碑赞,宏拔清厉,乃其诗歌也。”司空图的看法,人以为有以偏概全之弊,但对李白的某些文章来说,仍是比较中肯的。李白文章数量不少,可是没有一篇论说文,送别、纪游为最多。只有《代宋中丞请都金陵表》,陈述了金陵的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条件,却对全国总的形势未作全面考虑,只图一时避地东南,作权宜苟安之计,故为识者所不取。李白的文章中有一部分是为人代笔,文中语言、情感非出于自己心意。只有《代寿山答孟少府移父书》详陈自己的雄图大志,是文情并茂骈散兼行的自叙文。

唐代李白也以文章名世,只是被诗名气掩盖,不大为人普遍注意

李白浪漫主义诗人

所谓“申管宴之谈,谋帝王之术,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洲。”是唐代士大夫所追求的生活道路的典型图景。《与韩荆州书》是一篇脍炙人口的陈情书,这样说情委婉的散文,是开元年间能脱离骈俪的约束,面目一新的文章。陈情剀切,历落有致。对韩朝宗的礼贤下士加以歌颂,对自己的才华大加夸饰,也是李白诗文的特色。为送别亲友而写的许多序文,或抒情或叙事或写景,自由挥洒,随心所欲,每一篇中都有耐人玩味的佳句。如“紫霞摇心,青枫夹岸,目断川上,送君此行。”(《江夏送林公上人游衡岳序》)“舍我而南,若折羽翼,时岁律寒苦,天风枯声,云帆涉汉,問若绝电,举目四顾,霜天峥嵘”(《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在序文一类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是《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文章长不到一百二十字,概括地描述了佳会情景,“人生若梦,为欢几何”这个老调子又一次得到发挥。

唐代李白也以文章名世,只是被诗名气掩盖,不大为人普遍注意

霜天峥嵘

由于文章短小,精炼,潇洒流丽,也象他的小诗一样,变成人们口头吟诵的篇章。李白还有一些记、赞、铭、颂,多是歌功颂德之作。抽象、板滞,没有一点生气,如唐代有名的篆书家李阳冰,应是一位很有特色很有性格的人,可是李白为他所写的画赞却一味颂其德政:“缙云飞声,当涂政成。”关于本人的描述只有“眉秀华盖,目朗明星”。使人对李阳冰仍然得不出清晰的印象。倒是那种关于苍鹰、猛狮的画赞写得生动活泼,令人神往。如《壁画苍鹰赞》:

突兀枯树,旁无寸枝,上有苍鹰独立,若愁胡之攒眉。凝金天之杀气,凛粉壁之雄姿。嘴铦剑戟,爪握刀锥。群宾失序以腭眙,来悟丹青之所为。吾尝恐出户以飞去,何意终年而在斯!

唐代李白也以文章名世,只是被诗名气掩盖,不大为人普遍注意

苍鹰

凶猛之状跃然如见。但是李白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即使在另外形式的文字中,也无不有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引人入胜。如《天门山铭》:“惟海有若,唯川有神。牛渚怪物,目围车轮。光射岛屿,气凌星辰。卷沙扬涛,溺马杀人。国泰呈瑞,时讹返珍。开则九江纳锡,闭则五岳飞尘。天险之地,无德匪亲。”这篇铭正可与《横江词》对照而读,都是李白对大江险势生动的描写。明人陆时雍说:“青莲居士,文中常有诗意;韩昌黎伯,诗中常存文情。则其所长在此。”可谓知者之论。李白的八篇古赋,是他的创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他曾屡次自我夸耀因献赋获得优宠:

“因学扬子云,献赋甘泉宫,天书美片善,清芬播无穷。”(《东武吟》)

昔献长杨赋,天开云雨欢。当时待诏承明里,皆道扬雄才可观”(《答杜秀才五松山见赠》)

唐代李白也以文章名世,只是被诗名气掩盖,不大为人普遍注意

天门山

可见献赋是李白博得玄宗青睐的一个要重原因。赋,不仅可以展示作者的才华、学力,也可以用夸饰富丽的语言,显示一代王朝的声威,即所谓“揄扬国体而明功烈”(吕夏卿《唐书直笔》),所以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唐人初期的赋可以称道的作品不多,至盛唐以后,大赋之作始多,似和开元、天宝间唐帝国的国力臻于极盛有关。李白在《大猎赋序》中说:“白以赋者古诗之流,辞欲壮丽,义归博远。不然何以光赞盛美,感天动神?”以为赋的功能就是歌颂当朝的文明昌盛。但是《明堂赋》、《大猎赋》既然出之于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之手,就必然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和李白个人的情调。唐人尊重道教,所以在李白的这些赋中所谓匡君之大道,就是阐发老庄义旨,元人祝尧《古赋辨体》早已指出“此(指《大鹏赋》显出《庄子》寓言,本自宏阔,太白又以豪气雄文发之,事与辞称,俊迈飘逸,去骚颇近。”

唐代李白也以文章名世,只是被诗名气掩盖,不大为人普遍注意

李白

其中的“以恍惚为巢,以虚无为场”乃是这篇赋的大旨。“喷气则六合生云,洒毛则千里飞雪。”把大鹏的威力夸张达于极致。李白既嘲笑《子虚》、《上林》、《长杨》《羽猎》,“迨今观之,何龌龊之甚也!”而他所夸写的则“内以中华为天心,外以穷发为海口,……足迹乎日月之所通,囊括乎阴阳之未有。……羽毛扬兮九天绛,猎火燃兮千山红。”(《大猎赋》)都是以太白所习惯运用的浪漫主义的夸张手法,描写想象,曲折地反映了大唐帝国四夷臣服、国威远震的景况,是那一代人振奋的精神面貌和视野开阔的体现。不像司马相如所说的那样,“合纂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地进行精雕细琢。而是以九天、六合为图版,大笔挥洒。写狩猎时追逐猎物:“金戈森行,洗晴野之寒霜,虹旗电,卷长空之飞雪”。景象何等壮阔明丽。

唐代李白也以文章名世,只是被诗名气掩盖,不大为人普遍注意

寒霜意境

就是在《明堂赋》这样描写宫殿的大赋中,李白也会写出“经通天而直上,俯长河而下低,玉女攀星于网户,金娥纳月于璇题”这样驰骋幻想,意象美好的词句,为赋生色不少。另外还有抒情小赋五篇,《拟恨赋》是摹江淹的《恨赋》王琦已经指出其“段落句法盖全拟之,无少差异。”只能算是习作。《惜余春赋》中有“

春不留兮时已逝,老衰飒兮逾疾。恨不得挂长绳于青天,系此西飞之白日”,似为暮年之作。全篇情调悲怆,清词丽景,杂沓纷来,“见游丝之横路,纲春辉以留人”,“醉愁心于垂杨,随柔条以纠结”,诗情画意引人回环吟味。《愁阳春赋》写一个愁人眼中的春天,泛写春光在离人眼中引起的春愁:“洒别泪于尺波,寄东流于情亲,若使春光揽而不灭兮,吾将赠天涯之佳人。”想象也很奇特动人。

唐代李白也以文章名世,只是被诗名气掩盖,不大为人普遍注意

春光美景

《悲清秋赋》和李白其他的抒情诗很象,是李白怀乡失意之作,“予以鸟道计于故乡兮,不知去荆吴之几千”可能在洞庭所作。“荷花落兮江色秋,风袅袅兮夜悠悠。临穷以有羡,思钓鳖于沧洲,无修竿以一举,抚洪波而增忧”似为仕途失利时的叹。《剑阁赋》原注“送友人王炎入蜀”,赋中所写剑阁之惊险与《蜀道难》有近似处。詹鍈曾列举其中同类型的句子相比较,以为与五律《送友人入蜀》“俱是先后之作”。同一题材,以不同的三种形式表现,而又各自达到完美的高度,只有天才横溢的李白有此才华。《蜀道难》曾使贺知章惊叹不已,《送友人入蜀》也律对精美,《剑阁赋》虽只是百余字的小赋,却是大赋体裁,元祝尧说“虽小赋亦浩荡而不伤俭陋”,观其写剑阁峥嵘之势,“旁则飞湍走壑,洒石喷阁,汹涌而惊雷”,气势亦自磅礴。对于李白的赋,历来的评价不算很高。朱熹认为“

不及魏晋”。

唐代李白也以文章名世,只是被诗名气掩盖,不大为人普遍注意

气势磅礴

祝尧则说:“中唐李太白天才英卓,所作古赋,差强人意,但俳之蔓虽除,而律之根固在,虽下笔有光焰,时作奇语,然只是六朝赋尔。”我们以为不能完全以古赋的标准要求李白,李白的赋的特点在于表现了盛唐的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充满了浪漫主义的幻想和优美的抒情诗意。特别是那几篇抒情小赋,是六朝小赋的余波,但也呈现了李白自己的风貌。李白并没有系统地关于文学理论的著作留下来,但关于创作却有不少见解散见于诗文之中。《古风》五十九首中有两首诗是纯属谈论诗歌的,其他诗文中也还有一些片言只语可以窥见他的文学主张。据孟《本事诗》记载,李白曾说:“

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他把恢复古道作为历史任务向自己提出。所谓“复古”,就是恢复“”、“”传统。

唐代李白也以文章名世,只是被诗名气掩盖,不大为人普遍注意

李白

在《古风》(一)中,李白以诗的语言论列了我国诗歌发展的各个阶段,标举“

”、“”为正声,肯定了诗经所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为诗歌创作发展的正确道路。陈子昂以“风雅不作,兴寄都绝”批判初唐时宫廷间流行的形式主义诗风。李白所主张的恢复“”、“”传统,要恢复诗歌的“”、“”职能,对现实政治进行褒贬,把诗歌引向生活。他的《古风》五十九首正是他的诗歌理论的艺术实践,李白对盛唐诗人给以高度评价:“圣代复玄古,垂衣贵清真,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古风》(一)以为诗至开元天宝,恢复了“文质相炳焕”的古道李白的评价是正确的,盛唐诗歌成为我国诗歌的典范,无论就思想内容或艺术形式都达到了我国古典诗歌的高峰。李白还以《庄子》寓言中的故事,批评了那种一味模拟毫无创新的作品。《古风》(三五)中的“
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寿陵失本步。笑杀邯郸人。”

唐代李白也以文章名世,只是被诗名气掩盖,不大为人普遍注意

诗歌艺术作品

以生动的比喻,取笑了那些内容贫乏形式雷同的作品,并把群众看作是美丑的鉴定者。《庄子》原文并无“四邻”及“邯郸人”,这是李白增添的,亦即认为诗歌的美与丑应该由群众作最后判断,而不应以少数人的特殊兴趣来决定。“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李白评价他的朋友韦良宰诗歌的两句诗,也是李白的审美理想这个诗歌的批评标准早在六朝时就已提出,李白再度把它作为评价诗歌的尺度。此外李白在《泽畔吟》中赞美他的朋友崔侍御的诗“微而彰、婉尔丽”,要求义彰而词微,含蓄委婉,曲尽其情致。“”是委婉缠绵,即深沉执着的意思。“”则要求无论形式和词藻都应华美。微而彰,婉而丽,必须两者兼顾。始能富有艺术魅力。有人问李白,他的诗歌为什么写得那么动人时,李白回答说:“观夫笔走群象,思通神明,龙章炳然,可得而见。”

唐代李白也以文章名世,只是被诗名气掩盖,不大为人普遍注意

李白

这是李白对自己创作过程的简单概括。即诗的灵感到来时,平日在生活中观察所获得的形象,倏然而来仿佛冥冥之中有神力相助,因而能创造出生动逼真的诗歌。这几句话也概括地说明了一个作家的形象思维过程。李白强调师法自然,从大千世界获得灵感和启示,他曾说:

朱明草木已盛,且江嶂若画,赏盈前途,自然屏间坐游,镜里行到,霞月千里,足供文章之用哉!(《早夏于将军叔宅与诸昆季送傅八之江南序》)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春夜宴桃李园序》)

唐代李白也以文章名世,只是被诗名气掩盖,不大为人普遍注意

李白诗歌意境

这些话不必作更多解释,就可以理解李白一贯重视摹写现实,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这是李白所以能创造出大量的动人诗歌的根本原因。在我国文学史上,李白是一位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倡导一代诗风的伟大作家。他继承了《诗经》、《楚辞》以及乐府民歌的优良传统,也曾多方面地向六朝作家学习,含英咀华,产生了自己的“想落天外”,“横被六合”的瑰丽篇章,表现了开元、天宝间诗人的勇于创造的精神,为后人开拓了新的道路。他自觉地要做恢复“古道”,提倡“”、“”,并在艺术创作实践中作出了辉煌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