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梃擊案大猜想:權力場上一盤棋

上篇文章關於梃擊案的三個主流版本我們都逐一推翻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鏈接閱讀

《 》

明末梃擊案大猜想:權力場上一盤棋

梃擊案的本質是“國本之爭”

關於這件公案的很多細枝末節已經無從考證,或許永遠的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今天我們就從動機論這一角度猜想一下誰最有可能是梃擊案的幕後指使者。

守夜人總司令說過:在統治結構中,所有的道義之爭都是權利之爭;所有的權利之爭都是利益之爭;所有的利益之爭,都是位置之爭。

我們來看看當時權利棋盤參與的場上選手以及各自的政治立場。

一、萬曆皇帝,帝國的最高決策者,不喜歡太子朱常洵,因為寵愛鄭貴妃的原因一直想廢掉太子立鄭貴妃的兒子福王朱常洵為皇位的繼承者。

二、福王朱常洵以及其母親鄭貴妃,依仗萬曆皇帝對太子之位虎視眈眈,即使朱常洵被冊封后依然不去藩王屬地就任,找各種藉口遲遲留住京城,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三、太子朱常洛,儲君位置岌岌可危的可憐人,皇帝父親不喜歡他,而且梃擊案發生時他的生母王氏(1565--1611)已經去世,他真的是孤苦伶仃,無依無靠。不知道此時此刻的朱常洛會不會經常發出何苦生在帝王家的感慨。

四、萬曆皇帝的母親李太后,朱常洛能當上太子和李太后的堅持關係很大,史書記載:萬曆皇帝遲遲不立太子,一次她質問萬曆皇帝:“朝臣屢請立儲,你為什麼不立皇長子呢?”萬曆皇帝說:“因為他母親是一個宮女,名分貧賤,不便冊立。”其實是他自己不願意。李太后生氣地說:“你不要忘記,我生你的時候也是一個宮女,你也是一個宮女的兒子。”萬曆皇帝在百般不情願的情況下不得不冊封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但對其母親王氏依然不加封。

五、以東林黨為首的士大夫文官集團,他們是中國傳統禮法的守護者,堅持立長不立幼的原則,屢次上書讓萬曆皇帝立皇長子,是太子的堅定支持者。

好了,大家明白了權利棋局上的參與者,對我們後面的分析就會清晰很多。梃擊案發生在萬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即1615年5月30日,大家記住這個日子,這點很重要。

還有一點大家應該很好奇,封建王朝直到康熙朝後期,太子一出生就是確定的了,不存在後期冊封,一直都是嫡長子繼承製,萬曆皇帝為什麼可以直到朱常洛20歲的時候才百般無奈冊封其為太子?

明末梃擊案大猜想:權力場上一盤棋

歷史上有很多的少年天子

這就是整個事情的癥結所在,萬曆皇帝的原配正宮皇后孝端顯皇后王氏沒有生兒子,只為萬曆皇帝誕下一女,這便為萬曆遲遲不立太子,拖延時間等待時機立寵妃鄭貴妃之子朱常洵留下了口實。

封建社會母憑子貴,更何況是處在權利最頂層的皇室,沒有兒子的皇后王氏的處境其實更加岌岌可危,如果她不做點什麼找個靠山,那麼以後不管是朱常洛還是朱常洵登上皇位,她都是結局很慘的那個,所以在李太后支持立皇長子的時候她就一直堅定的站在李太后這邊。

剛才我們講過梃擊案發生的時候太子朱常洛的母親王氏已經去世,這便給了皇后將來保住自己地位的機會,為什麼怎麼說呢?其實太子朱常洛的母親進宮的時候是李太后的仕女,因為陪在萬曆皇帝母親李太后身邊被萬曆臨幸生下了皇長子朱常洛。自己身為皇后卻沒有兒子,現在李太后支持朱常洛,而朱常洛的母親已經去世,那麼有朝一日如果朱常洛當上皇帝,他必然對李太后感恩戴德,自己多少也有擁立之功。

明末梃擊案大猜想:權力場上一盤棋

皇帝也要給母后請安的

在古代講究以孝治天下,朱常洛的皇帝之位得來無比艱難,鄭貴妃和福王朱常洵依然的肘腋之患,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朱常洛會供奉誰當太后呢?王皇后作為自己父親的正宮皇后,皇位之爭幫助過自己,而且沒有兒子,自己也沒有母親,加上對李太皇太后的感情,身為皇帝的朱常洛供奉誰當太后就很明顯了。

上篇文章我們說過,依仗萬曆皇帝的寵幸,鄭貴妃一直是囂張跋扈,壓根沒有把皇后看在眼裡,而且也多次流露出廢掉皇后的想法,所以站在王皇后的立場上她是絕對不能讓朱常洵走上皇位的,因為朱常洵當皇帝的那天就是她命運終結的那一天。

看過宮鬥劇的各位應該明白後宮鬥爭的殘酷性,沒有中途退場的可能性,只能一條路走到黑,最後贏家通吃,享受最高權力的快感,輸家一無所有,身家性命不保,乃至滿門抄斬。那麼經過上面我們的分析,我相信大家隱隱約約明白誰會選擇去冒險做這個事情,唯有這樣,匪夷所思的梃擊案才能解釋的通。

最後我們用明朝大才子楊慎的《臨江仙》來結束本文吧。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