祕魯出土女神銀像,上刻“武當”二字,專家:《山海經》所言非虛

秘魯地區出土了一尊銀質女神像,她造型豐滿又精緻無比,最令人驚訝的是,在銀質女神像的前端,赫然寫著“武當”二字。一件蘊含著中國文化的文物,緣何會出現在萬里之外的南美洲?銀質女神像的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隱秘?它的出現,又是否與我國上古典籍《山海經》有著密切的聯繫。如果您想知道答案,我們一起來進行揭秘:

秘魯出土女神銀像,上刻“武當”二字,專家:《山海經》所言非虛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理性思維變得愈加強烈,尤其是在歷史文化方面,人們開始有了客觀的認識。在現今的歷史領域,歷史學家在考證歷史事件之時,不僅要參考史書記載,而且還要尋找文物加以證明,如此才能將推斷與實際情況結合在一起,繼而形成確切的定論。

眾所周知,作為四大文明之一的古國,我國有著5000多年的燦爛文明。在5000年的歲月變遷中,王朝更替已經變成了常態,而每一次大動盪,往往都會在史書及地下留有痕跡,為後人進行科學研究提供強有力的證據。

秘魯出土女神銀像,上刻“武當”二字,專家:《山海經》所言非虛

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是夏朝,而夏朝的存在與否,至今還是歷史學界爭論不休的話題。可是對於商王朝的存在,諸多專家們的想法卻出奇的一致,因為商朝確實存在過,而且關於它的秘密還有很多。

一直以來,歷史上都有“殷人東渡”的傳說,認為殷商時期,有一部分商朝人曾向東而行,並在某一處適合生存的地區定居下來,繼而繁衍出另一個輝煌的文明。現如今,殷人東渡的各種版本中,尤以殷商人到達了美洲的說法為主流,甚至他們還找到了不少的證據。

秘魯出土女神銀像,上刻“武當”二字,專家:《山海經》所言非虛

從歷史記載來看,我國西漢時期的典籍《山海經》中寫道:“羽民之狀,鳥喙赤目而白首”。也就是說,在一個叫做“羽人國”的地方,其族人大多都是長著一張鳥嘴,以及紅色的眼睛和白色的頭髮。如此記錄,似乎只對應一個民族的特色形象,即印第安人。

從文化上來看,印第安文明有著與我國同樣的羽蛇文化,也有關於龍的傳說,甚至印第安人還認為自己的始祖是伏羲與女媧。不僅如此,從科學角度來看,生物學家們已經證實,印第安人是東亞蒙古人種,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黃種人,而且印第安人的新生兒,如黃種人嬰兒一樣,在臀部會有幾率出現小塊的青斑。

秘魯出土女神銀像,上刻“武當”二字,專家:《山海經》所言非虛

既然人們已經在史書、文化傳承、以及科學方面,都對印第安人是亞洲人後裔進行了證實,是否就可以確定此事的真實性呢?當然不能,因為我們還缺少一項最有力且最直接的證據,這便是文物。

1865年時,秘魯學者瓜基曾帶著自己的科考隊,在秘魯北部禧玉山之中挖掘出了一尊文物。從外貌來看,該文物是一尊純銀製成的雕像,雕像的人物形象是一名女性,其身體之上沒有太多衣飾,並且頭部還裝飾著一枚類似於太陽的冠。

通過對該文物的仔細鑑定,瓜基學者認為,該文物的年代應該距今3000年左右。不僅如此,瓜基還確定,該文物一定與中國有關,因為在該女子的下方,有明確的龜蛇形象,而且雕像兩手各執一牌,其上的文字居然是漢字書寫的“武當”二字。

秘魯出土女神銀像,上刻“武當”二字,專家:《山海經》所言非虛

​不過學者瓜基的想法並未得到我國考古學家的肯定,因為考古學家們認為,銀質女神像座下的龜蛇形象,的確與我國傳統神話中“玄武”的形象吻合,但是女神手中牌子上的文字,不可能是“武當”二字。“武當”是我國道教文化中的一個著名分支,婦孺皆知的“武當派”就是由元末張三丰所創。雖然“武當”二字早在漢代的《漢書》中就已經出現,但是距離銀質女神像的製造時期還晚了近1000年。

難道銀質女神像的出土真的不能證明什麼?我國考古專家認為並不盡然,因為銀質女神像的確蘊含著大量的古代信息,尤其是雕像的製作風格,以及獨特的龜蛇文化,都與3000年前左右的商代如出一轍。換句話說,“殷人東渡”的傳說可能並不是假的,而是一場古代時期的大移民活動,《山海經》中的記載,的確有理有據,值得對其內容進行深入研究。

【參考資料:《山海經》《大眾考古》《世界地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