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原民居代表—卫辉小店河村

走进河南省卫辉市狮豹头乡小店河村,时间仿佛定格在百余年前,清代时期的民居建筑尽收眼底。

小店河清代建筑村落,位于河南省卫辉市西北部太行山狮豹头乡小店河村,属于清代民居建筑群,2000年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为当时称为卫辉府的闫氏家族所建,总占地五万平方米。现存有寨门、寨墙、街道、院落等大小建筑十座,共二十八进四合院,七十八座房屋。寨门面阔一间,座南面北,砖石结构。寨门以外为嘹望台。表现出清代中原“三门四户”的建筑传统特色,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


清代中原民居代表—卫辉小店河村

小店河村的十座清代院落,座西面东,依次为山门、配房、过厅、配房、过厅、上房,砖石结构,硬山瓦顶。其规格、布局、结构、用料一样。其中第七号院第三进院落,由二门进入,西屋上房五间,进深一间,次间坎墙上装有木雕十字海棠透花槛窗。两配房,北房面阔三间,上下两层,门额上书“守身为大”、“大清同治五年岁次丙寅梅月,席珍氏建并题”。南屋面阔三间、上下两层、门额上书“作善降祥”大清同治十一年。第八号院门楼,面阔一间,进深两间,高6米,砖木结构,硬山灰瓦顶,门楣外部整个建筑上的瓦当、滴水均有“福”、“喜”二字。暗喻福从天降,喜上眉档。


清代中原民居代表—卫辉小店河村

清代民居,四周由寨墙环绕,内部是封闭的空间,采用我国古代传统式的建筑布局,具有封建时代家庭凝聚力。其建筑既体现了我国清代建筑的传统风格,又具有北方建筑的鲜明特点,达到建筑的功能、结构和艺术的统一,其木雕、石雕、砖雕、雀替、斗拱等以艺术品的形象出现在建筑物上,给人异常深刻的印象。此建筑群的平面布局,除了受地形条件的限制以外,其具有一些共同的规律性,采取纵向扩展,以重重院落相连而构成的组如群筑。整个布局有主有次,前呼后应,一气呵成,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群的优秀范例。

时间能带走古民居建筑上的些许印记和声声叹息,带不走的确是一点一滴的时光沉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