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中国农业变革思考

农业起源与人类文明直接相关。

距今110万年至1万年前,中国原始人已经生活在广阔的大地上。原始人依靠采集和狩猎为主,史称“旧石器时代”。随着原始人口的增加和采集、渔猎的强化,人类常常面临饥饿的威胁。


如何获得稳定的食物来源,成了农业起源的主要推动力。只有有了稳定的食物来源作保障,才是文字、语言、艺术、文化传承的起点。也可以说,农业的起源就是人类文明的起源,更是原始人与现代智人的分水岭。原始农业的出现与发展,才推动了由原始人向现代智人的升级进化,诞生了人类文明的基础,其起源,就是以“新石器时代”开始为标志的。

好书推荐|中国农业变革思考

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农业种植经历了三个阶段:10000年前到8000年前为刀耕火种阶段,8000年前到5000年前为耜耕阶段,5000年前到3000年前为相对发达的锄耕阶段。

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长期积累的初步成果。

水利是农业之本

从远古时期,人们就知道了水利的重要性,从大禹治水开始,中国的农业灌溉水利工程逐渐兴起。其中,郑国渠与都江堰最为著名,即使到了现在,还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技价值,而且对现在的旅游贡献很大,影响深远。

世界第一渠——郑国渠

公元前246年,秦王采纳郑国的建议,并由郑国主持修建大型灌溉工程郑国渠。郑国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多里(1里约为41580米,秦代)。

郑国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地形,在礼泉县东北的谷口开始修建干渠,使干渠沿北面山脚向东伸展,很自然地把干渠分布在灌溉渠的最高地带。不仅最大限度地控制了灌溉面积,而且形成了全自流灌溉系统,可以灌溉农田四万余顷(1顷约为23050平方米,秦代)。


都江堰——中国水利新纪元

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统一协合,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纯生态水利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也标志着中国的水利工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留下最光辉的一章。

好书推荐|中国农业变革思考

农业历程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变迁:

一是1950年开始的土地制度改革结束了土地封建地主所有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村土地归农民所有。


二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农业集体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展开,土地产权制度由农民所有制改造为集体所有制,土地由农民私有制变为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经营制度由农民家庭经营转变为合作经营后实行集体统一经营。


三是80年代初农村改革以后,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土地依然归集体所有,农户享有承包经营权,这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回顾这三个农业改革的历史点,这三个农业改革的初期都是完全正确的,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生产稳定和国家建设,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到了中国农业面临国际农产品竞争的今天,农业改革之路应该去向哪里呢?

市场经济下的中国农业

“穷则变、变则通,一通百通。”古语说得有道理。国内农业在加入WTO后的前几年,从事农业种植、种子、化肥、收储、深加工到零售,都被外商和外资逐步攻陷,这也是意料之中的。因为中国农业基础差、底子薄、人口多、企业行政化导致的市场化概念淡薄,在国际资本和补贴政策支持下的国际财团、粮商、种商、化工商面前,工作效率和团结性就差的不是一两个级别。

懂经营、会管理、有专业农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才是农业的未来。对农业企业的培训班很多,也会有一些效果,但面对海量的农业需求来讲,这是远远不够的。人才或许要他山之石或者大量的外来和尚来弥补这个缺口了。

就如中国的茶叶,整个国内茶叶公司众多,但是年产值仅比一个英国立顿公司多一点,为什么?英国立顿把茶叶的生产标准化、营销品牌化、销售渠道化、经营国际化、市场定位准确,这一切都是人才的功劳。反观国内的茶叶,品牌众多,其实也就是一个商标而已,还远远没有达到品牌的功能。茶叶行业在变,但是速度远远不够。中国农业前行,人才要素是唯一的原动力。


好书推荐|中国农业变革思考

中国农业的三个汉子


历朝历代,但凡取得大成就者,都流芳百世。我们只看到他们的盛名,但很少人看到他们始终如一的恒心和对事业的勤奋,因为仅有聪慧是远远不够的。中国农业从炎帝神农开始,每有革新发展,都是更多的人默默地付出。在改革开放前后,从种植品种改良到设施农业技术创新,应该说是三个汉子改变了中国农业,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


他们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玉米育种之父李登海、温室大棚蔬菜之父王乐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袁隆平解决了中国人口半数的口粮增产问题,李登海解决了饲料粮的高产问题,而王乐义则解决了中国人特别是北方人冬天也可以吃到新鲜蔬菜的问题。


因为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让中国的农业大为改观。


袁隆平、李登海、王乐义,三个人,也是三个代表。


他们三个人的贡献是看得见、吃得着的实惠,把我们从饥饿的泥潭里拉出来,推到高质量的生活水平中。他们三个人代表的是与他们一起的千千万万个同行者,更有亿万个农民和他们一起身体力行地改变了生活的色彩,让生活的滋味飞扬了起来。都说是时代创造人,而我则说,是人在创造新时代。

好书推荐|中国农业变革思考

《中国农业变革思考》


好书推荐|中国农业变革思考

刘义军|著

封面设计|孙宝林

刘义军

中国发明协会会员、山东省创新发展决策咨询专家、山东现代创新发展中心专家、原中国光伏农业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寿光亿德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著有《铿锵行》诗词集,个人拥有九项专利。近年转入农业领域,经历了中国智慧农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历程。研究重点侧重于农业科技与农业市场化的关系,以及农业品牌战略的实施等领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