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讀高力士,這個權傾朝野的大宦官,憑什麼讓李隆基信任到死

提起高力士,算是唐朝宦官集團中的傳奇和異類。

他擅權,卻知進退;他斂財,卻留餘地:他跋扈,也能屈能伸。

他是李隆基最信任的人,勝過兒子,勝過兄弟,勝過妃嬪,更勝過那些為朝政秣兵歷馬的朝臣。

他被譽為“千古賢宦第一人”,忠心侍奉了李隆基一輩子。被流放途中聽說皇帝駕崩,他嚎啕痛哭,吐血而亡。

他是個好人嗎?絕不是!

誤讀高力士,這個權傾朝野的大宦官,憑什麼讓李隆基信任到死

高力士


出身名門世家

高力士算是唐代宦官中的佼佼者,他最風光時官至銀青光祿大夫,任內侍省同正員,兼任右監門衛將軍,執掌內侍省事務,這對一個殘缺之人來說,已經是空前的成就了。

他本名馮元一,祖上可以追溯到南梁時的高涼太守馮寶。如果這名字你還不太熟,那馮寶的媳婦你一定知道,她就是連偉人都要稱讚的巾幗女英雄冼夫人。

冼夫人活了八十多歲,歷經南梁、南陳、隋三個朝代,為嶺南各少數民族的團結和融合做出了卓越貢獻。馮元一是她的六代孫,馮元一的父親則在武則天時代擔任潘州刺史。

馮元一十歲那年,父親被酷吏萬國俊陷害,遭受無妄之災,被砍了頭,馮元一和姐姐馮媛都被罰沒成了官奴。這還不算完,沒多久,馮元一竟然被閹割了,變成了後來世人皆知的高力士。

高力士真挺高,換作現在應該是身高接近兩米。

他曾經侍奉武則天,身高六尺五寸的他跟在武則天身後,即使貓著腰也像一座小山。

高力士與一些出身寒微,沒什麼文化的宦官不太一樣,他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為人還頗有膽識,因此得到了李隆基的青睞。

唐隆之變後,高力士開始轉而伺候李隆基,他在李隆基與太平公主鬥法的過程中出力不少,繼而奠定了他在李隆基心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誤讀高力士,這個權傾朝野的大宦官,憑什麼讓李隆基信任到死

唐玄宗李隆基


得到李隆基的寵信

縱觀李隆基的身邊,真正能讓他相信和放心的人很少,原因是他這個人其實很多疑。

他信不過親兄弟,把他們一個個都養起來,成了只知吃喝玩樂的紈絝;

他信不過親兒子,他自己就是從老爹手裡搶來了江山;

他信不過故交,姜皎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此刻已經死在了流放的路上;

他更信不過家奴,若不是高力士出手,王毛仲不定要作出什麼大禍來。

算來算去,李隆基的身邊貌似就剩下高力士可以交心了,因此李隆基對他寵信了一輩子。

全國送來的奏章,一律先由高力士過目,然後再呈給他。如果不是要緊的事,高力士就可以做主決定。

唐玄宗李隆基曾說:“沒有高力士替我看門,我睡不好覺。”


誤讀高力士,這個權傾朝野的大宦官,憑什麼讓李隆基信任到死


弄權高手

高力士和楊思勖都是李隆基時代受寵的宦官,不過楊思勖太忙了,整天忙著四處帶兵打仗。高力士則時常陪在李隆基身邊,成了宦官集團的實際掌門人。

在那時,在李隆基的身邊,還有另一個勢力龐大的權力團體,就是以王毛仲為首的家奴集團。

聽名字就知道家奴集團裡都是些什麼身份的人物,不過不要小看這些人,他們的領袖王毛仲可是做到了開府儀同三司,品級從一品。

王毛仲靠著給李隆基養馬而起家,受到重用後逐漸與左龍武將軍葛福順、左監門將軍唐地文、左武衛將軍李守德、右威衛將軍王景耀等人走近,形成了一個新的權力集團。

兩個團體都是頗得李隆基信任,兩個團體都想說了算,於是矛盾便發生了,而且愈演愈烈,最後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宦官集團和家奴集團的鬥爭,其實就是高力士與王毛仲之間的鬥爭,誰敗了,都代表他所屬的陣營土崩瓦解。

高力士自幼便長在宮中,曾在武則天身邊耳濡目染,權力鬥爭的經驗十分豐富。他聯合齊澣[huàn],就是那個把姚崇稱為“救時宰相”的人,讓他在李隆基耳邊說王毛仲壞話,指責其交往的都是手握軍權的將軍,讓皇上心裡暗生警惕。

沒多久,李隆基拒絕了王毛仲想當兵部尚書的請求,高力士又讓人密報李隆基,說王毛仲沒當上兵部尚書,故而心生不滿。

李隆基對王毛仲已經由警惕升級為猜忌了,不過由於王毛仲是自家家奴,感情日深,因此李隆基遲遲沒有下定決心,是不是對王毛仲動手。

但高力士幫他下了決心。

王毛仲老婆給他生了個兒子,高力士奉李隆基的命令去給他送禮物。

禮物非常豐富,李隆基順便還封新生兒做了五品官,以示恩寵。

高力士回來後,李隆基問他:“王毛仲高興不?”答:“是不是高興奴才看不出來,不過王毛仲抱著兒子說這孩子難道不配做三品官嗎?”

李隆基聞言大怒,高力士又趁機進言:“奴才聽說,北門那幾個將軍們現在跟王毛仲處得一團和氣,照這麼發展下去,恐生大患!”

於是王毛仲倒了,伴隨而來的是家奴集團的土崩瓦解,跟王毛仲交好的那幾個大將軍,全都削職發配。

高力士太瞭解皇上的逆鱗了。

誤讀高力士,這個權傾朝野的大宦官,憑什麼讓李隆基信任到死


權勢滔天

鬥敗了王毛仲,高力士便順理成章成了李隆基身邊最親近的人。相應的,他的權力也愈發水漲船高。

高力士身為宦官,卻生出了成家娶老婆的想法,這本來已經夠奇怪了,更奇怪的是還有人肯將女兒嫁給他。

京城小官呂玄晤有個女兒很漂亮,嫁給了高力士為妻,一夜之間呂玄晤被提拔為少卿、刺史。

開元初,瀛州呂玄晤作吏京師,女有姿色,力士娶之為婦,擢玄晤為少卿、刺史,子弟皆為王傅。

金吾衛大將軍程伯獻、少府監馮紹正兩人為了巴結高力士,在其養母麥氏的葬禮上哭得昏天搶地,歇斯底里,悲傷程度甚至超過了自己的至親去世。

都是權勢惹的禍!但高力士這人很聰明,他權勢再大,也始終保持著李隆基可以容許的底線內,從不逾越。

誤讀高力士,這個權傾朝野的大宦官,憑什麼讓李隆基信任到死


淺析,高力士為何能得到李隆基如此寵信

首先,皇帝對宦官的信任幾乎與生俱來。

皇帝在幼兒期最早接觸的,除至親外的非女性陪伴者,便只有太監群體了。這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每天穿梭在後宮之間,擔負照顧皇帝起居,陪伴幼兒皇帝玩耍的任務,因此很容易建立彼此間信任。

宦官因為自身缺陷,對女色、對權力、對錢財的需求要比正常人小一些,因此重用他們的風險也要小一些。這也是歷朝都會出現過度重用宦官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次,高力士為人精明、有眼色,是最懂李隆基的人。

跟上官婉兒一樣,高力士也是在女皇武則天身邊歷練過的人精。他進退有度,處事圓滑,而且深知李隆基的真正需求是什麼。

李隆基需要立業時,他始終緊隨其後,發動唐龍政變,誅殺韋氏母女,誅殺太平公主,都有他的身影。

李隆基需要建功時,他作為宦官卻時常能提出建設性的諫言,行事以國家社稷為重,對開元盛世的出現也做出不菲貢獻。

李隆基倦了,要享受生活,他推出楊玉環以滿足皇帝的私慾,他的觀念裡也許沒有是非對錯,有的,只是對李隆基徹頭徹尾的忠誠。

最後,高力士用“吐血而卒”踐行了對李隆基的忠誠。


我是愛讀唐史的 ,以上,僅是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史料結論。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來評論區討論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