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師》:尋找中國傳統文化的理想主義人格

中國文化以宇宙的存在作為一切變化的本源,在宇宙不斷趨於平衡的大格局中,人本身有理性、有良知,可以以自己的“心”映照、呈現宇宙本身的“正氣”,這也是人自然存在的稟賦。—許倬雲


《一代宗師》彈幕裡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看不懂”。看起來是一部末路江湖的功夫片,葉問的雨中廝殺、和宮二的金樓比拼、宮二和馬三的雪中對決,酣暢淋漓的拳腳功夫,王家衛用影像把中國人心裡的江湖意境做了一個徹底地宣洩。

但八年才完成的一部電影,趙本山說去了十次只拍了一場戲的電影,王家衛的意欲顯然不只是拍一個功夫江湖。他一如既往的輕情節、重意境的風格,其實是以葉問為切入口,橫向鋪陳民國武林眾生相,縱向追憶武林大家逝去的餘暉。

電影名為《一代宗師》,但是彈幕裡一個同樣多的疑問就是“誰是一代宗師”。宮寶森?丁連山?葉問?他們都是,抑或都不是?一部成功的電影,不一定在於故事高明,而是有力地傳達情感。王家衛以他深厚的導演功力,用傳統的審美,向觀眾呈現出傳統之下的人格風範。

傳統文化追求理想的君子人格,認為不論什麼樣的人生境遇,都要以仁德的胸懷來面對世事。有理想的君子不僅僅是動機上的善良和心理上的仁心,還要有敏銳的智慧。宮寶森說習武之人有三個階段:“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如何擁有這樣的智慧,需要我們歷練對世事的洞察、對人性的理解、對自身的修養。

《一代宗師》:尋找中國傳統文化的理想主義人格

01.中國傳統文化追求做人要守“人道”,懂“世道”,合“天道”

中國文化講“天人合一”,“人道”要符合“天道”,人有參天地化育之功,人與人之間保持和諧就是符合“天道”。“天道”其實就是“人道”,它是人間理想化了的和諧關係的映照。丁連山說“時勢使然”,是人道,也是世道,更是天道。

①宮寶森的人生境界: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中國文化講人倫關係的差序格局,個人是和所在的團體重疊的,個人不能孤立地只圖一時輸贏不計一世的得失。年輕的宮二和馬三還停留在只見自己的階段。二人決鬥之後馬三關心的是“宮家的東西我還了”,宮二在乎的是:“話說清楚了,不是你還的,是我自己拿回來的。”這樣的人格是輕薄的,只有個人的私慾,沒見利他的公心。

在人倫關係的差序格局裡,每個人都應該由近及遠、推己及人,應該量力為之。但宮家前輩讓宮二攔下父親和葉問的比拼,卻也只是因為雙方無論年齡還是資歷都差著輩分,輸了沒面子,贏了又讓人家說以大欺小。而宮寶森卻認為做人“不能只有眼前路,沒有身後身”,他告誡馬三:“言必稱三,手必稱拳,是武林的一句老話,意思是能人背後有能人,凡事讓人三分。”

一個人要將差序格局的網絡籠罩在更大的人群裡,才能認識到自己在當中的身份位置,理解自己所應該擔負的責任。宮寶森帶著女兒逛堂子,就是這個道理。天底下的事你不看,該存在的照樣存在,與其躲著避著倒不如看著,看清了,反而知道何去何從。

差序格局之中,個人既有權利也有義務。丁連山提醒宮寶森暗事好做,明事難成,不要到老把一輩子的成就和名聲毀於和年輕人爭名奪利。宮寶森已極具自我修為,他不是想當英雄,他一輩子最驕傲的三件事,並不是他從來沒有輸過,而是合併了形意門和八卦門、主事中華武士會並聯系十幾個門派加入、促成北方拳師南下傳藝。這三件事裡沒有輸贏,卻是宮寶森一輩子經歷江湖險惡門派紛爭之後所有的大格局。他已經看到老人死守著規矩,新人沒辦法出頭,他願意成為讓江湖傳統薪火相傳的一根新柴,他已經把自己的江湖權力轉化為自己對江湖的義務。

宮寶森為扶持年輕的後輩葉問,在眾人面前自謙贏了一輩子沒有輸在武功卻輸在了想法;為了讓馬三悟到“老猿掛印回首望”的關隘不在掛印而是回頭,他犧牲自己的生命。宮寶森把身家性命、江湖道義毫無保留地交給晚輩,這是中國文化中超越性的價值,天地間的英雄就是有這樣以天下為己任、以眾生為目的大家風範。

《一代宗師》:尋找中國傳統文化的理想主義人格

②葉問的人生境界:大成若缺

葉問眼裡的功夫就兩個字:“一橫一豎!錯的,躺下;站著的,才有資格講話。”足見對江湖世界的參透。他對一心想實現代際傳承、武林大同的宮寶森說:“其實天下之大,又何止南北?勉強求全,等於固步自封。在你眼裡這塊餅是一個武林,對我來講是一個世界。所謂大成若缺,有遺憾才能有進步。真管用的話,南拳又何止北傳啊?”

大成若缺”意為不論是平凡的生活還是一項大的成就,都很難做到圓滿、沒有一點缺憾。大成若缺的哲學思想,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大智慧,是對天地萬物、人間社會演變發展之道的把握。

葉問和妻子的相處之道是“無聲勝有聲”;他對宮二的掛念是“只留下一顆釦子,算是個念想”;他說四十之後發現最難越過的第一座高山原來是生活,但是他仍然昂著頭顱說出“現在國難當頭,困難人人有,窮一點也沒什麼。我這個人喝慣了珠江水,這日本的米,我吃不慣。”他接受有所欠缺的圓滿,才是長久穩固的圓滿。

人類社會的一切現象都是作為一個過程向前發展的,只要還有發展的空間,就還有變化的餘地,才不會僵死在那裡。葉問一生經歷了民國的沒落江湖、抗戰的風雨江湖、香港末路江湖,十年後再見宮二,他說:“其實人生如戲,這幾年宮先生文戲武唱,可是唱的有板有眼功架十足,可惜,就差個轉身。”承認缺憾,人才能有接受變化向前發展的空間。

而年輕的宮二始終是“寧可一思進,莫在一思停。我只能進,不能停”的執著,她以為報了父仇能有回頭路,卻沒料想“從此我只有眼前路,沒有身後身,回頭無岸”,追求完美的人生最終輸給了自己。到頭來和心儀的男人實則“你不知她,她不知你”,只能把無盡的後悔當作人生的樂趣。

葉問後來執念於要見宮家六十四手,看起來是對“大成若缺”的人生境界的背離,其實是因為他承接了宮寶森留給他的江湖地位。身在其位就要謀其職,才能實現宮寶森“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有燈就有人”的傳承理想。

但縱使武學千年,也終有煙消雲散的時候,六十四手雖然隨著宮二去了,葉問並沒有因此止步不前。他為自己做人做事留有餘地,接受和正視這些“不圓滿”“不完美”,為中華武術的發展找到了新的發力點,在香港開闢了一片新的江山。這種“大成若缺”的人生大智慧,讓他也無愧於“一代宗師”的稱謂。

《一代宗師》:尋找中國傳統文化的理想主義人格

02.中國傳統文化人格有四重境界,境界的差異,就是人格理想的差距

人不同於動物的特別之處在於人是一定要尋求意義的物種。每個人又有他的生命活動的範圍,與其他任何人都不完全一樣。不同的人即使做同樣的事情,對這些事情的認識和自我意識也會不同,因此產生的意義也就不同。

①人生的四重境界

馮友蘭先生把人生的意義分為四等不同的人生境界:一是天然的“自然境界”,講求實際利害的“功利境界”,“正其義不謀其利”的“道德境界”,超越世俗、自同於大全的“天地境界”。

一個只按照本能做事的人僅是活在“自然境界”的狀態,這種人認識不到自己行為的意義所在。另有人可以做一些於別人有益的事情,但他的動機是為了自己的好處,這就是“功利境界”。宮寶森隱退儀式上,馬三給了南派武林一個下馬威;宮二也跟一心想捧葉問的宮寶森說:“宮家沒有敗績。你又在這,他憑什麼出頭?”二人此時都是眼裡只見利益得失的功利境界。

而有的人意識到自己是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於是行事為人“正其義而不謀其利”。宮寶森說女兒眼睛裡只有勝負而沒有人情世故,他告誡宮二:“人要往遠看,過了山,眼界就開闊了。但凡一個人見不得人好,見不得人高明,是沒有容人之心,咱們宮家的門檻高,但是不出小人。”這已是追求道德理想的“道德境界”

還有一種人,在做每一件事時都意識到這是為天地眾生得好處,而且他是自覺地為天地眾生謀利益,這種理解和自覺就是精神上超越人間世的“天地境界”。宮寶森告訴葉問:“今日我把名聲送給你,往後的路,你是一步一擂臺,希望你像我一樣,憑一口氣點一盞燈。要知道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有燈,就有人。”這種追求薪火傳承、完全拋棄個人功名利祿,只為成就更高遠的理想世界,是“天地境界”。

《一代宗師》:尋找中國傳統文化的理想主義人格

②最理想的人格境界是天地境界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萬物運行有自身規則,遵守規則就能夠生存,不遵守就會被淘汰。見天地的時候,自我被劃到廣闊的文化語境中,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個體性,看到的是更廣闊的空間,見到的是更久遠的時間,能夠理解所有的維度,又能超越所有維度給予個體化照顧,這是最理想的境界。

道德境界所講求的是道德價值,天地境界所講求的則是超越道德的價值。人在道德境界中生活的衡量標準是“賢”,它的含義是“道德完美”。人在天地境界裡生活,則是追求“成聖”。

中國文化是入世的文化,不存在施行神蹟的聖人,聖人所做的事就是尋常人所做的事;但是聖人是在完全自覺自願的做事,也就是達到了覺知天地的境界,這個境界的結果就是“見眾生”,聖人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不是“獨善其身”。

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最重要的,莫過於催生出對生命意義有特別追求的這種理想人格。從這一點上,力圖造時勢的宮寶森確實是一天一地的英雄,堪稱中國人理想的“一代宗師”。

《一代宗師》:尋找中國傳統文化的理想主義人格

03.如何實現中國傳統文化裡的理想人格

傳統時時提醒每一個人:天理、國法、人情,都是大宇宙中的秩序,人人必須時時持守,不可懈怠。

①見天地,勇敢走出去,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傳統文化非常重視“道”與“德”對於生命本質上的意義,世間萬物都無不崇“道”重“德”。“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不但是一種積極健康的心態,也是傳統文化對人生之道的精闢概括,作為個體的人,遵循“道”即表示遵循規律。

天地之大,世界遼闊,宇宙浩瀚,誰也無法窮盡對它們的認識。勇敢走出去,才能反觀到自身的渺小,才能不固步自封、不坐井觀天、不畫地為牢。瞭解世界,才能對他人報之以體諒與悲憫,對世事多一份看破與接納。宮二歷經滄桑後發現“武藝再高,高不過天;資質再厚,厚不過地。人生無常,沒有什麼可惜的”。

但是做人不是簡單的追求道德的品性,而是要順應天地之“道”。“道”與“德”之所以尊貴,不是來自強迫命令,人涵養“道德”,是因為人道和天道一樣都是自然而然的規律。在廣闊的天地之中,才能認識到個人才性品德不同、智慧不同、生命體認的透徹不同,在碰到利害衝突的時候才能堅守善道、掌握情勢變化並能當機立斷地作出應變措施。

《一代宗師》:尋找中國傳統文化的理想主義人格

②懂世道,不隨波逐流,有內心的堅守

習武之人特別重視武德,各種流派都有自己的“戒律”“門規”。這些規矩不僅僅是尚武崇德、懲惡揚善,也是在不斷的提醒和告誡後輩:人道離不開世道,更不能忤逆天道。宮寶森退隱江湖要找人搭手、許了人的姑娘不能代表宮家、奉了道不結婚不留後不傳藝,這些江湖規矩就是那個無處不在的世“道”,江湖雖已末路,但是這個“道”必須還要捍衛。丁連山即便活在陰暗之處,對道的堅守是他的人格尊嚴,他雖然無力重整江湖,但他捍衛了自己內心的一片江湖世界。

抗戰期間,武林一片蕭殺,世道雖然變了,但是江湖精神還在維繫。一線天不惜殺身成仁救國於危難,宮二掩護一線天逃離日本人追殺,“窯姐得聽老鴇的,混道的要聽大爺的,孫中山是咱大爺,凡事都要聽他的。南粵子弟火氣旺,知榮辱,孫子才不敢打日本鬼子呢,來一個殺一個!”這些民族大義的精神,都是擲地有聲的國民之道。

孔子說: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如果大環境可以讓人施展抱負,立身處事與應對進退應該更加謹慎恰當;如果世道險惡、環境艱難,那麼立身處事仍然要守道正直,不可妥協。傳統文化不但追求積極承擔的做人品格,同時也強調用世智巧的為人之道,兩者相扶,才是入世之道的理想人格的寫照。

《一代宗師》:尋找中國傳統文化的理想主義人格

③克己修身,見眾生,做到慈悲豁達、與人為善

“克己修身”是傳統文化的重要思想。一個人通過“克己”,來實現精神提升和自我超越,養成積極人格,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這是超越時空的人生大智慧。

丁連山不重面子甘為裡子,三十年藏匿於後廚專注於自己內心的修煉,做人猶如他的火候之道:火候不到,眾口難調;火候過了,事情就焦。這種內修的境界,就是從儒家修己的觀念出發,實現高尚的人格追求。

做人先要安頓好自己的慾望,才能看見眾生的欲求,做到慈悲豁達、與人為善。

寒山問曰:“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該如何處之乎?”

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這裡面有順應自然的博大境界,得之不喜,失之不憂;也有立德、立言、立功、寵辱不驚、去留無意的瀟灑。中國傳統文化並不追求肉體的不朽,而是追求一個人的偉大人格不朽。儒家將不朽的觀念昇華成為偉大人品,留在人間供世人紀念,這個類似宗教的情操,卻又不帶任何宗教的神奇性,是儒家人間性質能夠提出的最高境界。

《一代宗師》:尋找中國傳統文化的理想主義人格

結語

一個理想君子人格的生命寫照,是不為自己的生活謀利益,謹言慎行,成為社會的典範。這種理想人格的踐行在今天個人自由主義價值觀的衝擊下,舉步維艱。我們看到了傳統的掙扎與無奈,也看到了傳統的幻滅與求存。

王家衛以他特有的才華,讓我們重見傳統的魅力,重新喚起深埋在每個中國人內心對傳統的期盼和堅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