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打工,老人常叮嘱“3要豪,4要富,否则5、6剩死路”,为何?

农民对家的定义和城市人迥然不同,包含那些定居城市的农村人,若是别人问起来“家是哪里的”,很多人也会脱口而出说出农村老家的所在地。在家的日子永远觉得短暂,虽然今年农民都在家度过了一个月,可到了现在陆续要返程的时候,心里还是充满了不舍。特别是那些上有老下有小,但却不得不离开家人的农村中坚力量,背着行李,转身的那一刻,很多农民眼里都是湿润的,只不过整个家必须要由自己撑起来,不得不迈着坚定的步伐往前走。

出门打工,老人常叮嘱“3要豪,4要富,否则5、6剩死路”,为何?

老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每次从农村离开,父母都免不了要千叮咛万嘱咐一般,“在车站不要跟陌生人说那么多”“有人搭讪或者是给饮料的话,不要喝”“在外边打工要争气,别胡来”“身体最重要,打工挣钱也别累着”,在农村老人的眼里跟自己的即将离家的孩子总有说不完的话,生怕少说了一句,他们出去会吃亏一样。

出门打工,老人常叮嘱“3要豪,4要富,否则5、6剩死路”,为何?

农村家庭当中有个默认分工,母亲一般负责叮嘱絮叨,父亲则要故作严厉,与母亲交代一些生活当中的琐碎事情不一样,家里的男性长辈更多的会说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很多农村老人在子女出门打工前都要叮嘱“3要豪,4要富,否则5、6剩死路”,为什么要这样呢?

要搞清楚这一点,就要先闹明白“3要豪,4要富,否则5、6剩死路”,这样说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从字面上来说,说的就是人到了不同的人生阶段,就要有不同的状态,达到不同的高度,如果是不能这样的话,到了后来就会变的路越走越窄。

出门打工,老人常叮嘱“3要豪,4要富,否则5、6剩死路”,为何?

先说“3要豪”吧,从字面意思来说就是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就要“豪”,很多人的理解就是要有钱。这样的理解其实是有偏差的,这里的“3要豪”其实有两部分含义,第一部分说的是到了三十岁的年纪,手里要有一定的资金储备了,不用说特别多,但是起码足够应付自己的生活,足够维持自己的家庭。第二部分则指的是到了三十岁要注重去结交一些比较有能力的人了,因为不注重拓展人脉的话,往后会举步维艰。看看那些成功人士,在很多人身上,3要豪都做到了,这也算是农民对子孙后代的谆谆教导。

出门打工,老人常叮嘱“3要豪,4要富,否则5、6剩死路”,为何?

那“4要富”又是什么意思呢?和3要豪​有点类似,也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到了四十岁的时候,要有足够的见识,老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有了足够的见识,才能游刃有余的应对复杂的生活,家庭里有了什么矛盾的话,才有情商和能力去化解。第二层意思是要有财富,因为四十岁的人一般是上有老下有小,这时候身为承上启下的一代人,如果到了这个年岁还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想,只是浑浑噩噩的过日子的话,那往后很难有起色了。

出门打工,老人常叮嘱“3要豪,4要富,否则5、6剩死路”,为何?

“5、6剩死路”是什么,相信不用再多说,农民心里也有了比较清晰的答案了。看看农村现在那些70后的状态就知道了,家里的老人年龄一天大过一天,没有劳动能力了,子女呢,要么是读大学,要么是正准备谈朋友结婚,养老加给后辈买房子,凑彩礼,娶媳妇,不是三万五万就能搞定的事情,如果这时候经济上一无是处,跟不上的话,那将会十分痛苦,所以说老人们用无路可走来做警示。

出门打工,老人常叮嘱“3要豪,4要富,否则5、6剩死路”,为何?

都说农村的教育不如城市,可小编觉得只是形式不同罢了,在为人处世上边,农民有农民的智慧,“3要豪,4要富,否则5、6剩死路”就是具体的表现,也希望农村的小年轻都能够知道老人们的良苦用心,打工的日子争口气,争取早点靠着努力改变家庭的状况,老人们的叮嘱也是这个意思。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分享,评论,让更多的农民都能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