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地之爭丨“古隆中”非彼隆中,飄忽多變終成空

古隆中是後世襄陽人將東晉民史《漢晉春秋》及《襄陽耆舊記》分別所列“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襄陽有孔明故宅”兩條互相矛盾的記述混合攪拌、演繹而成的諸葛故居文化符號“隆中”在不同時期的附著地點之一。”號曰隆中”因與信史不符已成海市蜃樓,”躬耕古隆中”豈不是很滑稽?

以下為正文(文/奔流到海不停留)

躬耕地之爭丨“古隆中”非彼隆中,飄忽多變終成空

我們把歷代文獻中關於隆中諸葛亮故居地的記載進行整理,結果如下:

一,1983年《襄陽縣地名志》中記載:“隆中山位於襄陽縣西南部,距襄陽城十三公里(即二十六里),此山隆然中起,故名”。但查正史《三國志》,諸葛亮自己沒說過在隆中居住,《三國志》也沒有記載過隆中的地名。故三國以前,”隆中”焦點無從談起。

二,查李興《祭諸葛丞相文》有:“天子命我,於沔之陽,聽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遺光,登隆山以遠望,軾諸葛之鄉”。這裡第一次出現了“隆山”二字,“於沔之陽”即漢水北岸,顯然不是現在漢水南岸的襄陽隆中風景區之隆中山,而《水經注》比水篇則有東漢湖陽縣隆山(今唐河縣湖陽鎮蓼山)的記載,其地理位置,山形風貌,周邊的諸葛遺蹟,均與李興《祭諸葛丞相文》中“登隆山以遠望,軾諸葛之鄉”的描述極為貼切。故李興生活的時代,沔之陰無”隆中”,而“沔之陽”隆山清晰可見。

躬耕地之爭丨“古隆中”非彼隆中,飄忽多變終成空

[湖陽蓼山:《水經注》之隆山]

三,查王隱《蜀記》引述西晉劉弘的案語中稱:“晉永興中,鎮南將軍劉弘至隆中,觀亮故宅,立碣表閭,命太傅掾犍為李興為文曰:……”,這裡又第一次出現了“隆中”二字。這個“隆中”並沒有指明地理方位,但當時鎮南將軍劉弘是鎮南陽,人在宛城,顯然此“隆中”也非指現在襄陽隆中風景區之隆中。故《蜀記》中的“隆中”,要麼在“沔之陽”,要麼就是不知何處。

四,查習鑿齒野史《漢晉春秋》中說:“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這裡的“亮家隆中”第一次明確地指明瞭地理方位:“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與現在的襄陽隆中風景區方向相差45度,距離相差六里地。另,習鑿齒在此前的《襄陽記》說:“襄陽有孔明故宅”。又說:諸葛亮“宅西面山臨水,孔明常登之,鼓琴以為梁父吟”。顯然,習鑿齒之“亮家”並非現在襄陽隆中風景區之“諸葛亮故居”,一在“鄧縣”,一在襄陽,一宅東面山臨水,一“宅西面山臨水”。很顯然,這些“亮家”地點是矛盾的,故習鑿齒“亮家隆中”說模糊、錯位。

五,查劉宋時代盛弘之《荊州記》說:“襄陽西北十里許,名為隆中,有孔明宅”。這裡說的“隆中孔明宅”在西北十里許,方位與今隆中風景區相差90度,距離短了十餘里,且已經跨過了漢水,在漢水北岸,故盛弘之《荊州記》所說“隆中”,不是現在襄陽隆中風景區之“諸葛亮故居”。

六,南朝梁鮑至《南雍州記》:“隆中諸葛亮故宅有舊井一,今涸無水。盛弘之《記》雲:宅西有三間屋,基跡極高,雲是孔明避水臺。(摘自(太平御覽)卷177《居處部》5《臺》上)。這更是與今隆中不符了,彼“舊井”南朝梁時已乾涸無水,今隆中六角井則水深數米。而“宅西有三間屋,基跡極高,雲是孔明避水臺”更是與“苟全性命於亂世”的“草廬”不符,“避暑臺”或“避水臺”這樣的建築形式只有平原低窪地區才會有,所以,這條史料恰恰證明了諸葛亮故居絕不會在今天半山腰的隆中。

七,查《昭明文選》唐李善注引《荊州圖副》說:“鄧城舊縣西南一(十)裡,隔沔有諸葛亮宅”。此“亮宅”更非現在隆中風景區之“諸葛亮故居”。

八,查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說:“沔水又東逕樂山北,昔諸葛亮好為《梁甫吟》,每所登遊,故俗以樂山為名。”酈道元說的“東逕樂山北”說明1500餘年前的沔水並無改道,與現在的流向方位相同。主蜂樂山海拔306米,古時叫阿頭山,至今未動,漢水在山北自西東流去。按照酈道元《水經注》記事慣例,如果當時有“隆山”或“隆中山”真實名稱,酈道元必會言明,是不會疏漏的。但酈道元為什麼只說樂山而沒提“隆山”或“隆中山”呢卜?說明酈道元對“隆山”或“隆中山”是不認可的。

躬耕地之爭丨“古隆中”非彼隆中,飄忽多變終成空

九,查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說:“沔水又東逕隆中,歷孔明舊宅北”。這裡的“隆中”、“孔明舊宅”顯然是沿襲習鑿齒的說法,也不是現今的隆中風景區之“諸葛亮故居”。這是因為現今的隆中風景區之“諸葛亮故居”在隆中山的深處,沔水絕不可能翻越樂山“東逕隆中,歷孔明舊宅北”,自西向東流去。

十,查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說:“又東過襄陽縣北,沔水又東逕萬山北,山上有《鄒恢碑》,魯宗之所立也。山下潭中有《杜元凱碑》……故張衡《南都賦》曰:遊女弄珠於漢皋之曲。漢皋,即萬山之異名也”。這裡說明漢水至今沒有改道,“東過襄陽縣北”、“又東逕萬山北”與現今相符,濤聲依舊。況且,酈道元未提萬山以西為南陽鄧縣,而是將隆中歸入了山都縣和襄陽縣之間,可見,此時尚無此“古諺”。

十一,查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說:“比水又西南,與南長坂門二水合。其水東北出湖陽東隆山。山之西側有《漢日南太守胡著碑》。子珍,騎都尉,尚湖陽長公主,即光武之伯姊也……隆山南有一小山,山坂有兩石虎相對夾隧道,雖處蠻荒,全無破毀,作制甚工,信為妙矣。世人因謂之為石虎山。其水西南流,逕湖陽縣故城南”。這裡出現了兩次“隆山”。湖陽“隆山”早有其名,有根有據,有地理方位,切無多名、無爭議。山西側有石碑,有典故。酈道元認為這才是真“隆山”。此“隆山”地處南陽郡無疑,恰好與李興文“於沔之陽”相照應,亦與李興隨劉弘活動過的主要區域相吻合。故此“隆山”才是真正的“焦點”,而“襄陽說”學者從來沒有將“焦點”對準過這裡。是學識“功力”不夠還是故意“視而不見”?

十二,查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說:“諸葛亮宅,在縣西北二十里”。明代李楨《重修隆中諸葛武侯先生祠堂記》雲:“城西北三十里有隆中山,山為鄧縣武鄉侯所為□中隴頭處。”清人張鵬翮《忠武志?武侯祠廟》說:“一廟在襄陽西北二十五里隆中山,侯隱居於此”。清人張澍《諸葛亮集?遺蹟篇》引《襄陽府志》說:“隆中山在府城西北二十五里,孔明常居於此”。《讀史方域紀要》卷97《襄陽府?襄陽縣》下雲:“隆中山,府西北二十五里,諸葛武侯隱此。”這些“諸葛亮宅”、“隆中山”、“孔明常居於此”地,都在襄陽城西北,距離二十至三十里,均應跨過漢水在北岸更遠的地方,這倒的確是在南陽郡境內,但與現今隆中方位相差90度,均不是現在襄陽隆中風景區之“諸葛亮故居”。

躬耕地之爭丨“古隆中”非彼隆中,飄忽多變終成空

十三,唐徐堅業《初學記》卷8《習池、葛井》記載:“《襄陽記》曰:峴山南八百步,西下道百步,有習家魚池。《荊州記》曰:諸葛亮宅有井,深四丈餘,口廣一尺五寸,壘砌如初。已上襄州。此葛井地點不知所云,但“深四丈餘,口廣一尺五寸”顯然與今隆中六角井“深約5公尺,直徑1.38公尺”相去甚遠,絕對不是一口井。

十四,查清人張澍《諸葛亮集?遺蹟篇》按語說:“諸葛亮宅在(襄陽)縣東二十里”。此“亮宅”在縣東,與現今隆中背道而馳,很明顯更不是現在隆中風景區之“諸葛亮故居”了。

十五,還有一些記載,如:“襄陽縣南十里有臥龍山,二十里有伏龍山”;劉敬叔、殷芸說“南陽是襄陽墟名,非南陽郡也”等,其記載混亂程度、不可信程度可想而知。

十六,與隆中地點記載“焦點”模糊、混亂不堪相反,南陽臥龍崗的地望記載卻異常準確、清晰,均為“城西七里”頂多有“八里”、“十里”的兩三里之差,沒有方位之訛。同時,在習鑿齒以後的史料中,出現一種新的觀點,即隆中指山,即隆中山,非指地或村子,在表達上不同於以前的隆山。比如明《武侯記》葉桂章:“嘉靖乙酉歲仲冬,予奉命使唐府之南陽,暇日得拜武候祠於臥龍崗,崗在郡西南可十里許,地勢四面稍下,惟中崗隆起,故曰隆中,蓋南陽偉觀也”。明《金石林時地考》趙均:“登其頂可瞰南陽,因勢隆然,蜿而起伏,其為隆起之中,故名隆中”。明《祭諸葛忠武侯文》鄔景和:“隆中,南陽臥龍崗亦稱隆中”。明代禮部尚書徐學謨的《遊隆中記》亦云:“跨漢江南北不三百里而近,蓋有兩隆中。隆中者,為漢昭烈三顧孔明處。其一距襄陽城西三十里,在今伏龍山中;其(一)在南陽者,薄城八里,即所謂八里岡。岡勢蜿蜒如帶,高僅數丈,即其上以祀孔明,亦曰隆中。”

躬耕地之爭丨“古隆中”非彼隆中,飄忽多變終成空

由上可見,如果我們不對這些史料進行科學的、辯證的分析、研究,將我們的鏡頭對準不同的方向、不同的焦點進行多次的調試,而是唯心的將史料記載的“隆中”僅僅“聚焦”於今天的隆中風景區,那所得到的“焦點”一定是模糊的,圖像一定是飄忽不定、混亂不堪的。

(本文節選自《”焦點”模糊的隆中諸葛亮“故居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