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十年代、我得過一種稱之為“知識病”的疾病

人到了一定的年齡,身體會出現許多的不適,東痛西痛;讓人產生錯覺,懷疑自己是否是疾病纏身了。稍有丁點的痛處,就會產生過敏,容易精神緊張,把身體正常不適的那種“假病”當成“真病”,會過度的去就醫。

在八十年代、我得過一種稱之為“知識病”的疾病

說一說我當年所得的“知識病”吧,希望有助於大家;

那一年的春節期間,不知道是何原因,我的咽喉部位有嚴重的異物感。平常的時候,我的喉嚨內總感到有一件東西梗塞著,吞嚥口水時特別難受。不過吃飯時,或吃東西時,這種梗塞的感覺會輕鬆許多。這樣的病情持續了半年有餘。

我是跑遍了周邊的許多醫院,也做了多次的議器檢查。結論是;西醫們都說是:“慢性咽炎,”消消炎就會好的。中醫說:“這個病稱作梅核氣,病情猶如一枚楊梅核的氣梗塞在喉嚨內;用中藥治療,只要把氣散開來就好了。”聽說治療都很容易,可是醫治了半年,卻沒見好轉,自己就開始產生了懷疑,是否自己已得了那種不治之症了嗎?

在八十年代、我得過一種稱之為“知識病”的疾病

到了那一年的夏收夏種季節,我們農民稱之謂“雙搶”,即搶收搶種的重要時節。按照慣例,在“雙搶”前,會安排兩天的時間用來休息。我也習慣了利用休息天,去附近(醫療條件好一點)的醫院,繼續著我的就醫、配藥。

接診的是位年輕的醫生,我仔細地向醫生描述了自己的症狀,以及得病後的種種感受。這位年輕的醫生做了仔細的檢查後說:“你得的是一種“知識病”。”

我說:“什麼樣的病都聽說過,就是沒聽說過還有一種叫“知識病”的。”

醫生說:““知識病”是我說說的;其實就是心理毛病的其中之一,因為多數是有病人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造成了這種病,所以我就稱這種病為“知識病”。”

我說:“病痛怎麼會是自己造成的呢?沒有人希望自己得病的呀。”

醫生說:“這種“知識病”的起因,自己當時確實患有一點小毛病,感覺上不太舒服;就會用自己掌握的文化知識,到書本里去尋找是什麼病答案。比如你,自己的病情與書本知識一對照,覺得和書本里所說的食道癌極為相似;但又希望自己不是這種病。所以醫生說了,你得的是慢性咽炎,變得又信、又不信。首先相信醫生說的一定是對的,因為自己希望只是咽喉炎。但又不太信,怕醫生誤診了,沒有查明白,心裡永遠糾結著。”

在八十年代、我得過一種稱之為“知識病”的疾病

醫生接著說:“實際上你只有文化知識,並不懂得醫學知識。你這種病情根本不是什麼食道癌之類的,只是常見的那種咽喉炎,可以說連病也稱不上。而你自己且把當初的極為常見的咽喉炎,被嚇得變成了現在的一個“心”病。”

我問道:“你說算不上什麼病,但我確實有點難受的呀!現在該用什麼辦法才能治癒呢?”

醫生說:“這種病情真沒有什麼好辦法的;不過,若是某一天你把這病該忘了,到這一天你的病就痊癒了。”

我說道:“你們做醫生這麼說,我也沒辦法,你就給我配點藥吧,藥應該還是要吃的吧?”

醫生說:“這藥其實你也不用配,你自己忘不掉它,藥天天吃,也不見得會好,你不是說已吃半年了嗎?你能把這病給忘記了,不吃藥也是能痊癒的。”

和醫生的談話結束了,病也算看好了,藥也沒有配就回了家。隨後的日子裡,繁忙的搶收搶種開始了,忙都都忙不用來,想病痛的時間都沒有,待到“雙搶”結束,才想起自己是有病的人,且不知道喉嚨裡梗著的異物,是什麼時候沒感覺的,好了!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十多年了,後來就再也沒犯過這種病。

在八十年代、我得過一種稱之為“知識病”的疾病

我的那一次就醫,花了幾角錢的掛號費,且買到了終身受用的知識,懂得了疾病、許多的疾病,不是真正的疾病,只是人本身生理週期變化引起的不適,是一種“假”病。過度的治療是沒必要的,有時候反而會增加心裡負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