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观察」限制中国企业赴美投资的“幕后黑手”竟是这一机构

「战略观察」限制中国企业赴美投资的“幕后黑手”竟是这一机构

“魔鬼机构”——CFIUS

“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政府明显加大了国家安全审查的力度。美国国会于2007年颁布了《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合法性,也使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对外资进行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国家。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是一个跨部门的联邦政府委员会,其职能是为了保障美国的国家安全,对在美国的外国投资、收购及兼并交易进行国家安全审查。外资委员会的成员由来自16个政府部门和机构的负责人组成,该委员会的主席由财政部长担任。最初,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审查比较关注美国军工国防产业,但现在逐渐扩大到尖端科技以及重要的技术设施等领域。


2007年起,中国逐渐成为受CFIUS审查最多的国家,CFIUS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接连阻挠我国收购高新技术企业。近日,北京中长石基收购美国StayNTouch被否决一案又掀起了热潮。


「战略观察」限制中国企业赴美投资的“幕后黑手”竟是这一机构


2020年3月6日白宫发布总统令,以可能造成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等国家安全隐患为由,禁止酒店管理系统(PMS)供应商——北京中长石基信息技术公司收购美国PMS云系统信息科技公司StayNTouch,并规定其在命令颁布的后120天内将直接和间接持有的StayNTouch股权完全转让。3月8日,中长石基表示虽然不认同‘行政命令’所述的安全风险,但将尊重美国政府的决定并严格执行。


近年来,CFIUS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已经阻挠了涉及半导体、金融、汽车乃至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多起中资海外收并购。2020年2月13日,CFIUS颁布《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案》(FIRRMA)正式生效,新法案将涉及关键技术和基础设施或涉及美国公民敏感个人数据收集操作的商业交易均纳入重点关注范围。可见,美国安全审查的边界不断延伸,已经从高科技和军工产业延伸到对隐私权、卫生安全以及社区的关注。


前沿材料行业分析师点评:

在中资企业赴美收购频频遭遇“滑铁卢”的背后,所体现的是美国不断加重的保护主义色彩。此外,国家间关系也开始成为安全审查的重要考量因素。美国通过政治问题法律化的手段来干预跨境资本流动,对发展中国家的并购审查正是政治问题的外化表现。未来国内通过海外收并购方式谋发展的道路将愈发艰难,因此,中国科技的崛起,唯一秘钥依然是走自主创新之路,掌握科技发展主导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