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減少痛風發作的頻率?

手機用戶50712475675


隨著體內尿酸水平起伏波動,痛風可以反反覆覆發作,反覆發作的痛風是很令人頭痛的,反覆的疼痛如蝕骨樣,而如何減少痛風的反覆發作呢?且聽全科鮮醫生,給您一一道來。

減少痛風反覆發作的法寶就是-----生活方式改變+降尿酸藥物的使用,二者缺一不可。

體內尿酸的來源,20%來源於食物,80%來源於體內代謝生成的,雖然食物中的尿酸來源佔總尿酸來源少,但是積極的生活方式仍然是必要的。將尿酸水平控制在360umol/l,(有痛風石建議控制在300umol/L,)可以有效減少痛風急性發作。

一、生活方式控制:

1、低嘌呤飲食,避免食用動物內臟、帶殼海鮮、高湯等高嘌呤飲食。

2、嚴格戒酒,尤其是啤酒和白酒等發酵酒;

3、多飲水,勤排尿,每日飲水量>2000ml;

4、超重肥胖的人應緩慢減重達到並維持正常體重;

5、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飯量要定時定量或少量多餐,避免暴飲暴食或一餐中突然進食大量肉類食物,並且減少刺激性調料的食用。

二、合理使用降尿酸藥物

包括減少尿酸生成的藥物別嘌醇、非布司他和促進尿酸排洩的藥物苯溴馬隆、丙磺舒。藥物的使用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使用的療程為3-6個月,其後根據尿酸的水平決定是否停藥,部分人可能需要長期服用小劑量的降尿酸藥物。

三、避免痛風的急性發作誘因:飲酒、高嘌呤飲食、劇烈運動、寒冷刺激是痛風急性發作的常見誘發因素,應予以避免!

我是全科鮮醫生,感謝您的閱讀,如何覺得還不錯,請給我一個贊,歡迎大家轉發、評論,祝您健康!


急診科鮮醫生



你那麼優秀,偏偏敗給了痛風。

痛風,開始成為現代城市生活中白領人群的高發病之一。這句話並不是危言聳聽,身邊稍一留心,總能找到痛風患者。他們大多的特徵是幾日不見,步履蹣跚——又犯病了。

在我身邊的痛風患者就有四五位之多。都是男性,體型偏胖,不愛運動,吃貨。

細細品味,這些患者中有幾個人經常犯病,而有的人漸漸讓大家忘記了他是痛風患者。這是自我健康管理做法不同,自我約束能力不一樣所致。

痛風,主要是嘌呤代謝異常和尿酸排洩異常所致。因為攝入過多嘌呤類物質,沉積在體內無法代謝,形成尿酸結晶,在關節處造成紅、脹、腫、痛的現象,讓很多痛風患者痛不欲生。

怎麼調理痛風?相信每個患者大家都知道,但是就在日常生活中,能不能真正堅持去做?結果就大不相同了。

“那酒差不多好幾千一瓶,禁不住就喝了幾口…“



幾天前,身邊一位重新犯痛風的同事跟我說,這次犯病和喝酒有關。

他原本以為,少喝啤酒就可以了,所以在聚會的時候沒有碰啤酒,但是好友特意推薦了一款洋酒!

據說價值幾千元1瓶,他就禁不住喝了幾口,具體喝了多少,這就呵呵了…

痛風患者的自我管理,其實離不開身邊親朋好友的幫助。如果知道對方是痛風患者,其實就要在飲食上多多提醒,多多建議,適時阻止、善意的說“不”。否則,真是坑朋友!


痛風患者除了要根據食物的嘌呤含量,做好選擇和區分之外,還需要做好的重要一點就是:喝水。

身邊幾位痛風患者,普遍都不愛喝水。

聚會時還有人經常碰啤酒,抱著僥倖心理躲過一次,就想嘗試第二次…

說到根本,除了醫生的健康指導和一些藥物的輔助治療之外,痛風患者最重要的是——自我經營管理,做好自我約束!


遼瀋名醫


我是醫者良言,是一名住院醫師,專為普及醫學知識造福人類健康,若想了解更多醫學知識,請關注我。

怎麼減少痛風的發病率?

對於這個問題,肯定是降低通過尿酸來降低痛風的發病率,我們可以通過以下的措施來降低尿酸:

1.保持理想體重:體重增加,人的體積增大,而單位體積產生的尿酸不變,故肥胖可引起尿酸生成增多,保持BMI<24為好;

2.限制高嘌呤食物:病人應禁食酒類、動物內臟、海鮮類、鵝、鷓鴣、酵母等;限制肉類、蘑菇、黃豆等的攝入;

3.增加鹼性食物的攝入:可飲用蘇打水、牛奶、雞蛋、馬鈴薯、蔬菜、柑橘等鹼性物質,因可鹼化尿液,促進尿酸的排除而降低尿酸;

4.增加飲水量:身體允許的情況下應保證飲水不低於2500ml,開水最為合適,足量的飲水可增加尿酸的排洩;

5.戒酒:飲酒增加體內乳酸量,乳酸對尿酸的排洩有競爭作用,飲酒可減少尿酸的排洩;

6.可口服促進尿酸排洩和抑制尿酸生成的的藥物。

以上是我對該問題的解答,如果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讚唄……


醫者良言



老華69532939


痛風是一種常見且複雜的關節炎類型,一般來說,男性發病率比女性高。痛風患者發作時會出現嚴重的關節疼症狀,關節部位還會出現紅腫,症狀可持續幾天到幾周不等。

痛風這樣的疾病要做到根治是相當困難的,但病情大多是可以控制的,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和自身的飲食調理,可以大大減少發作的頻率,減輕發作時的痛苦。

目前痛風治療主要是緩解疼痛、控制血尿酸升高,對於肥胖的痛風患者,在關注血尿酸的同時,還要注意進行規律運動,密切關注血壓、血糖、血脂、轉氨酶等指標的變化,進行綜合性的治療,維持血尿酸達標,儘可能減少受累關節。其中,秋水仙鹼和別嘌醇片是治療痛風的常用藥物,具體的用藥方案和用藥方法應該遵醫囑。

由於痛風是嘌呤代謝異常導致的,所以痛風患者不能吃含嘌呤高的食物,建議平時要忌海鮮類食物,不可吃動物內臟類食物。而五穀雜糧、蛋類、奶類、水果、蔬菜等食物含嘌呤量比較低,是比較適宜的,建議食用。還應該注意保持合理的體重,不可喝酒。平時應多飲水,每日飲水最好2000毫升以上。當然也不可過度疲勞和精神緊張,可以多吃些富含維生素類的食物,提倡應用鹼性食物,最好不吃辛辣刺激性以及過於油膩的食物。


家庭醫生名醫在線


痛風是新晉的新陳代謝疾痛。痛風發作時疼痛難忍,痛如刀割、針刺。



做到以下6點可有效減少痛風發作頻率。

1、少磕碰,有時不小心撞到發作過痛風的關節位,極易誘發復發。

2、注意關節位保暖,現在是冬季氣溫低,必然導致手腳溫度降低,血液流通慢,血液裡尿酸就很容易結晶,痛風復發風險增大。

3、保證每天的喝水量,每天保持2000-3000毫升的喝水量,讓尿酸及時排除體內,避免尿酸沉澱結晶,多喝水才能有效減緩病情。

4、避免精神壓力過度緊張 ,要注意適當減輕生活工作的壓力,保持愉悅的心情。

5、穩定尿酸值 ,嚴格控制飲食,海鮮及製品,啤酒不吃,紅色肉類少吃,火鍋少吃,辛辣刺激食品少吃,豆類及製品少吃。

6、保持適當運動,通過適當運動鍛鍊身體機能,提高免疫力,這點很重要。


何慶洪8618



如何減少痛風發作頻率?跟著這樣吃就夠啦!

  痛風痛風,痛不欲生,嚴重發作起來就像被滿清十大酷刑輪虐。總說痛風要忌口,今天教你把它吃回去!

痛風是如何發生的?

痛風是由於嘌呤代謝障礙及(或)尿酸排洩減少其代謝產物尿酸在血液中聚集,因血漿尿酸濃度超過飽和限度而引起的組織損傷。在體內,尿酸是嘌呤的代謝產物。血液中尿酸濃度升高,主要是因為尿酸排洩減少和或尿酸生成增加所致。

少吃這些

1、戒吃高嘌呤的食物:動物內臟(肝、腸、腎、腦)、海產(鮑魚、蟹、龍蝦、三文魚、吞拿魚、鯉魚、鱸魚、鱒魚、鱈魚)、貝殼食物、肉類(牛、羊、鴨、鵝、鴿)、黃豆食物、扁豆、菠菜、椰菜花、蘆筍、蘑菇、濃湯、麥皮。

2、戒吃高膽固醇的食物: 動物內臟(肝、腸、腎、腦)、肥肉、魷魚、 魚、墨魚。

3、戒酒:不可飲酒、尤其是啤酒、紹興酒。

一旦血中酒精濃度高達200mg/dl,血中乳酸會隨著乙醇的氧化過程而增加,令腎臟的尿酸排洩受阻,結果使血中尿酸增加。

4、限制果糖攝入,避免甜飲料、甜點,限制天然果汁和蜂蜜。

多吃這些

1、多喝水

  食用含水分多的水果和食品,液體量維持在2000ml/d以上,最好能達到3000ml,以保證尿量,促進尿酸的排出;腎功能不全時水分宜適量。蘇打水、白開水和淡茶水都是補充水分的良好選擇。

2、適量供給蛋白質和脂肪

  患者若為標準體重時蛋白質可按O.8~1.0g供給,全天在40~65g,供給應以植物蛋白為主,動物蛋白可選用牛奶、雞蛋;供給儘量少用肉類、禽類、魚類等。

3、合理供給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可促進尿酸排出,患者可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米飯、饅頭、麵食等,但應注意控制總量。

另外呢還要堅持運動,中等強度30分鐘/日;保持健康體重,如果超重或是肥胖要把體重減至正常範圍。

飲食是一種生活態度,也可以說是一種生活習慣。態度改變了,行為就會變,當你懂得去選擇食材,當你客氣地回絕客人的敬酒,當你每天按時去運動,您也就開始一步步地邁向健康了。久而久之,這些行為又會變成一種生活習慣,也許,等到這些習慣養成的時候,您會發現,痛風這個頑皮的疾病,已經好久沒找過自己的麻煩了!

周豔麗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國家高級健康管理師

遼寧省營養師協會常務理事

遼陽市健康管理學會會長


營養百事通


痛風是嚴重影響我們生活質量的疾病之一,不僅發作時常常疼痛劇烈、難以忍受,隨著病情的進展,也會導致痛風石、痛風性腎病的發生,嚴重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需要我們引起足夠的重視,並積極正規診治。


痛風患者治療的目的在於穩定控制血尿酸水平,減少痛風急性發作的次數和併發症的發生,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就需要我們大家積極正規診治,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個體化治療。

我們建議痛風患者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日常生活中應嚴格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攝入,不吃動物內臟、帶殼海鮮和肉湯,少吃肉類、豆類、菌類;要多吃新鮮蔬菜、多飲水,每日飲水量宜大於2000ml,以白水為宜;要適當運動、控制體重、保暖,避免劇烈運動和突然受涼;要規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態。


痛風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時,如病情穩定,建議積極使用降尿酸藥物,以穩定控制血尿酸水平。但對於急性期的痛風患者,應先積極消炎止痛,待病情穩定後再開始降尿酸藥物治療。同時,大家也要注意監測病情變化和定期複查。





全科掃地僧


維生素C 或可預防痛風發作。
維生素C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隨著醫學的發展,人們對維生素C 的認識也越來越全面。維生素C,又叫L-抗壞血酸,是人體新陳代謝所必需的一種營養素。

人們都知道它具有抗衰老、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美白、促進鈣吸收等作用,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維生素C 其實對預防痛風病也是有幫助的。

維生素C 能降尿酸

近年來,有研究表明,每天服用500 毫克的維生素C 能夠降低體內尿酸的水平,每日攝入的維生素C 越多,痛風發病的相對風險就越低。但每日攝入的維生素C不能超過2000 毫克,否則可能會導致胃腸功能紊亂、草酸鈣腎結石等不良反應。

維生素C 主要通過增加腎小球的濾過率、減少腎小管的重吸收兩個途徑來降低體內尿酸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維生素C 降尿酸的作用,是針對沒有發作過痛風的高尿酸血癥患者。對於已經發作過痛風的患者,口服維生素C對體內尿酸水平無明顯影響。此外,長期大量服用維生素C突然停藥,有可能出現壞血病症狀,且應逐漸減量停藥。

如何補充維生素C

維生素C 成人每天的參考攝入量為100-200 毫克,主要來源是新鮮蔬菜(芥藍、雪裡紅、莧菜含量較高)與水果(獼猴桃、酸棗、刺梨含量豐富),每天吃半斤以上的蔬菜水果,就可以達到生理正常需要量。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長時間浸泡蔬菜水果、切好的蔬菜水果長時間擱置都會導致維生素C 的流失,因此想要從蔬菜水果中充分的獲取維生素C,最好要現做現吃,這樣才能減少維生素C 的流失!本文由PSM藥盾公益熱心志願者:張涵提供答案。


PSM藥盾公益


痛風,是較為多見的代謝疾病,是由於嘌呤代謝及尿酸排洩減少而導致的。痛風在我國的發病率較前明顯上升,臨床上大概有15%左右的高尿酸血癥患者會發展為痛風。

一般來說,痛風分為兩種。一種是因為遺傳和環境導致的尿酸排洩失常,尿酸生成過多而致病。這一種原發性痛風常常和肥胖症、高血壓病、高血脂症、冠心病等疾病密不可分。另一種則是由於腎臟的疾病、骨髓疾病、某些藥物治療導致的尿酸生成增多,排洩減少而導致繼發的痛風。

痛風發作起來,是難以忍受的。關節撕裂樣、刀割樣的疼痛讓人難以入眠,關節的紅腫熱痛讓人輾轉反側,功能障礙讓人無法正常生活。還會形成痛風石,累及到我們的腎臟,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痛風危害這麼大,怎麼做才能減少痛風的發作頻率呢?只能是控制我們的尿酸。首先,飲食上。多喝水,最好每天2L以上,促進尿酸排洩。控制攝入的熱量,不能太高。限制嘌呤的攝入,少食海鮮、內臟等。限制喝酒,儘量戒酒。生活上,謹慎用藥,尤其是會抑制尿酸排出的藥物。積極治療或者是控制相關的腎臟病、高血壓病、動脈粥樣硬化等病。適當的鍛鍊,增強身體素質。如果發作關節炎,一定要及時控制,減少對關節的損害。減少痛風的發作也有利於延緩痛風石、關節畸形的產生,儘量減少累及腎臟的可能。

本期答主:於丁雯,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杏花島,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