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憾!紅極一時的白鹿原民俗村將被拆除 ,開業僅4年投資3.5億。

3月7日,陝西藍田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管理方發出公告,稱將拆除該景點,拆除期限為3月12日至31日。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投資3.5億,佔地1200畝,於2016年5月1日開園,後來遊客漸少,曾於2019年9月開始提升改造,暫停營業。

據悉,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位於藍田縣濱河西路,2016年5月1日開園當天,迎來了12萬人,但到2017年11月,開園還不到兩年,遊客數量銳減,商鋪紛紛關門。

風聲鳥聲 難覓人聲

3月8日,華商報記者來到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探訪,曾經進園車行道已封閉。整個園區所有商戶沒有一家營業,商家經營需要的物品基本都搬空了,有些商戶可能走得匆忙,還留下包裝盒等垃圾沒來得及打掃。臺階雜草叢生,有些門鎖都生鏽了,一棵樹從根部斷掉,倒在長滿青苔的水塘裡。

遺憾!紅極一時的白鹿原民俗村將被拆除 ,開業僅4年投資3.5億。

景區四處都貼著去年9月發佈的“提升改造、暫停營業”和3月7日發佈的拆除公告,據上述公告顯示:該景區一至五平臺、回坊及周邊的建築物和構建物都將被拆除。

有戶附近居民帶著孩子在景區裡閒逛拍照,“去年上半年,我來過一次,那時候已經沒什麼人了,但是衛生還行,有些商戶還開業。”那位居民說。

在走訪的一個多小時裡,記者遇見了不超過30個人,多數是等著幹活的工人,1200畝的景區,風聲鳥聲清晰、明亮,但人聲難覓。

開業早的“白鹿原”景區

“關門是遲早的”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位於藍田縣濱河西路,2016年1月1日開園。綜合多個報道顯示,開園初期,2016年5月1日開園當天,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來了12萬人,但到2017年11月,開園還不到兩年,遊客數量銳減,商鋪紛紛關門。2019年9月,開始“提升改造、暫停營業”。

遺憾!紅極一時的白鹿原民俗村將被拆除 ,開業僅4年投資3.5億。


據瞭解,2017年左右,藉著影視劇“白鹿原”的熱播,這個特具西安特色的文化IP備受追捧。在藍田、長安、灞橋等地,開了多家以“白鹿原”為主題的旅遊項目,分別是白鹿倉景區、白鹿原生態文化觀光園、白鹿原影視城、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簸箕掌民俗村、白鹿古鎮等。

其中,2016年5月1日,白鹿原民俗村試營業;2016年7月16日,白鹿原影視城試營業;2017年4月23日,白鹿倉景區誕生。這三家景區不要說外地遊客,就是不少西安人也“傻傻分不清楚”。

遺憾!紅極一時的白鹿原民俗村將被拆除 ,開業僅4年投資3.5億。


探訪中,一位附近的居民的話道出了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僅生存4年就拆除的原因之一,“這裡沒有像華山獨特的自然景觀,沒有兵馬俑的歷史人文,就是借那幾年‘白鹿原’的熱火勁開的仿古一條街,其實就是賣小吃,無非就是辣子蒜羊血,油潑面、油糕這些東西,哪裡吃不到?哪家味道都不差,這裡賣得還貴。”

這位居民說,景區看不出有什麼“白鹿原”的特色或文化,就是把小說裡面的名字硬生生套進去。探訪中,記者看到,廢棄的衛生間門口還掛著“小娥(女)”、“黑娃(男)”的標識牌。“說白了,就是想學袁家村,可人家袁家村都改變經營策略進城開到小寨賽格了,全陝西這樣的景區太多,這偏僻的地方,遊客憑啥來嘛,關門是遲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