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伟、刘健、黄晖:美联储紧急降息救市 全球宽松周期到来


交银研究在线 今天

唐建伟、刘健、黄晖:美联储紧急降息救市 全球宽松周期到来

文 | 唐建伟、刘健、黄晖


主要观点

美联储紧急降息并扩表。3月3日,美联储宣布紧急降息,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降低50BP至1.00%-1.25%区间,并将超额准备金利率(IOER)降低50BP至1.10%。不止是降息,美联储还决定恢复扩表。FOMC指示柜台将到期收回的美国国债的本金继续滚动购买,并继续将美联储所持有的机构债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AMBS)在每个日历月收到的本金进行再投资。每月最高200亿美元的机构债务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本金将继续再投资于美国国债,以大致匹配已发行的美国国债的期限结构;超过200亿美元的本金将继续投资于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美联储紧急降息主要是为了救市。美联储一般都是在中旬的议息会议上决定是否降息,此次属于紧急降息以应对疫情的突发影响。据统计,1998年以来,美联储在非原定议息会议时间紧急降息的情形共有7次(2007年为下调贴现率),此次紧急降息为2008年金融危机后首次。紧急降息后,美股短线冲高,但很快回落,10年期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行,历史上首次跌破1%。此次,美联储降息主要是为了应对疫情冲击下美股的大幅下跌压力。年初以来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幅度达9.18%。当前正处于美国大选敏感时期,不排除大选再现“黑天鹅”。权益资产是美国居民资产配置的主要方向,一旦美股在疫情和大选的双重不确定性压力下,结束周期性牛市,或将重创美国消费者信心,并拖累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美联储此次紧急降息主要是为了救市。

图1 历史上的美联储紧急降息

唐建伟、刘健、黄晖:美联储紧急降息救市 全球宽松周期到来

美联储降息依然在路上,3月中旬是否再次降息仍较大不确定性。美联储在此次声明的前瞻指引部分,继续保留了将“采取合适行动”以支持经济的措辞。鲍威尔也表示:“一次降息并不足以解决供应链问题”。预计未来美联储仍可能有多次降息举措。至于3月中旬美联储议息会议是否会继续降息,仍有较大不确定性。从历史上看,2001年9月17日和2008年1月22日美联储紧急降息,紧接着的议息会议又再次降息。但相对于历史上的这两次紧急降息,当前疫情的冲击尚未在经济数据上显现,美国经济仍然较为平稳。鲍威尔也同时表示“需要财政当局提供支持,经济目前仍然强劲,降息是为了让经济保持强劲,就业增速仍然稳健。”疫情在全球、尤其是美国的发展情况,将是3月中旬美联储是否会再次降息主要因素,目前来看仍具有高度不确定性。


全球宽松周期或加速到来。3月3日, G7央行及财长在联合声明中表示,将密切监视疫情的扩散及其对市场和经济状况的影响,“使用所有合适工具”对冲下行风险。同时,澳洲联储和马来西亚央行也已先于美国宣布降息,日本、意大利、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韩国等经济体也在早先公布了财政支持或资产购买方案。疫情影响下,发达经济体问题愈加严峻,日本、欧洲衰退预期再度升温。G7中疫情和经济尚且较好的美国已经显著宽松,预计全球各大央行也将采取降息的操作,更多国家的降息或在路上。


中国政策宽松空间进一步打开。随着海外主要经济体宽松力度空前加大,中国货币政策宽松空间进一步打开。降准降息可能仍然在路上,央行可能跟随美联储,进一步降低MLF操作利率,包括五年期在内的LPR也可能继续下行。此外,近期央行指出“存款基准利率是我国利率体系的压舱石将长期保留。未来人民银行将按照国务院部署,综合考虑经济增长、物价水平等基本面情况,适时适度进行调整”,因此,不排除央行降低存款基准利率,以促进银行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货币政策宽松预期下,市场利率可能继续下降,十年期国债利率或将向着前期低点2.6%的方向迈进。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稳步提升,汇率稳步升值。美联储非常规降息后,市场预期美联储可能进一步降息,美元指数可能继续走弱。此外,目前,海外疫情正处于爆发期,从疫情周期来看,未来一个月左右,部分国家疫情仍可能肆虐。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疫情控制更早、措施更有力,中国疫情明显好转,与其他国家形成鲜明对比。2月下旬以来,全国复工率逐步回升。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最新调研,截至2月28日,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开复工率已达97.99%,平均产能利用率为64.85%。采购经理调查显示,大中型企业3月底复工率将升至90.8%,其中制造业为94.7%。经济基本面也将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此外,中国政府在疫情中表现了强大的决策力和有效的执行力,经济社会有序稳定,加之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加速推进,中国金融市场及人民币资产的避险属性有望进一步发挥,并吸引跨境资金流入,人民币汇率有望保持稳步升值态势,或将升破6.9。


本报告由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撰写发布。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我们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交通银行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何保证。


本报告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预测。该观点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在不同时期,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可能会发布与本报告观点和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