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信息:常年粉飾引鉅虧

一系列有悖於同行業企業的會計處理方式,更加深了外界對萬達信息業績含金量的質疑。

本刊記者 胡楠/文

根據業績快報,萬達信息(300168.SZ)2019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2.72億元,相比上年同期下降648.33%,公告稱,2019年業績下降系公司計提存貨跌價準備以及主營業務成本上升導致。

事實真的如此嗎?

相比同行業上市公司,萬達信息幾乎從未對存貨進行充分的計提,研發費用更是採用全額資本化的會計處理方式,這種處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上市公司的業績,也給上市公司埋下了虧損的種子。

營收失速

自上市以來,萬達信息營業收入與淨利潤始終保持著高速增長,2013-2017年,萬達信息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2.13億元、15.43億元、18.69億元、20.75億元、24.1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7.11%、27.18%、21.11%、11.05%、16.41%;淨利潤分別為1.37億元、1.99億元、2.29億元、2.42億元、3.2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13%、45.11%、15.29%、5.51%、34.13%。

萬達信息業績快速增長主要源於其在上市初期的一系列收購行為,公司先後收購了四川浩特通信有限公司(下稱“四川浩特”)、寧波金唐軟件有限公司(下稱“寧波金唐”)、上海復高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復高”)的各100%股權,2014-2017年,三家公司合計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14億元、5.65億元、6.59億元、6.22億元,佔當期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為33.34%、30.22%、31.76%、25.75%。從營業收入的角度來說,三家公司合計營業收入佔公司總營業收入的比重還算正常,但從淨利潤佔比的角度,就會發現萬達信息的業績嚴重依賴三家公司,同期,三家公司合計實現淨利潤分別為8742萬元、1.22億元、1.86億元、1.21億元,佔當期上市公司淨利潤的比重為43.93%、53.36%、76.70%、37.38%。

收購標的“亮眼”的業績固然有利於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但業績“過於”依賴收購標的也為萬達信息的業績埋下了隱患。

果不其然,2018年,萬達信息就出現營業收入與淨利潤雙降的問題,當年實現營業收入22.05億元,同比下降8.73%;利潤總額2.57億元,同比下降30.11%。次年,公司業績進一步下降,據公司業績快報,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43億元,同比下降2.82%,實現利潤總額-12.64億元,同比下降592.68%,收購標的業績的變臉或是導致公司業績下滑的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前期收購標的四川浩特業績下滑尤為明顯,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四川浩特分別實現營業收入9564萬元、1866萬元,淨利潤-4474萬元、-2329萬元,而2014-2016年的平均營業收入與淨利潤分別為3.37億元與4677萬元,前後業績變化幅度令人咋舌。

低質量的利潤

從利潤絕對值的角度看,2018年以前,萬達信息始終保持著“不錯”的業績,但是從利潤質量的角度,萬達信息的業績就不那麼“亮眼”了。

自2014年以來,萬達信息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與淨利潤幾乎始終處於相悖的狀態,2014-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萬達信息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1億元、1250萬元、1.15億元、-2.34億元、7226萬元、-11.06億元。

顯然,萬達信息絕大部分時間賺取的只是賬面利潤,而非真金白銀。

無獨有偶,萬達信息應收賬款增速變化也從側面說明了公司的利潤質量不高,2014-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應收賬款增速分別為68.36%、12.29%、3.54%、45.94%、29.30%、12.52%,營業收入增速分別為27.18%、21.11%、11.05%、16.41%、-8.73%、5.81%,大部分年份應收賬款增速均遠高於營業收入增速。

而且,過高的應收賬款增速意味著公司業績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賒銷”導致,而依賴“賒銷”的業績增長必然無法持久。

粉飾業績

除了利潤含金量低,萬達信息業績也存在被“粉飾”的問題,2014-2018年年末,公司賬面存貨分別為5.31億元、9.46億元、10.33億元、12.66億元、11.43億元,佔公司總資產的比重分別為14.23%、18.63%、17.14%、15.82%、14.61%,雖然佔比並不十分突出,但萬達信息上市近10年間從未計提過存貨跌價準備。

按照申萬三級行業劃分,萬達信息與東軟集團(600718.SH)、太極股份(002368.SZ)同屬於IT服務行業,而這兩家公司均對存貨計提過跌價準備。

萬達信息對存貨的這種會計處理方式,顯然存在著粉飾業績的嫌疑,而逐年攀升的存貨週轉天數更進一步印證了人們對公司業績的懷疑,2014-2018年,公司存貨週轉天數分別為119天、237天、281天、279天、354天;同期,東軟集團、太極股份的最高存貨週轉天數也僅為120天。相比之下,萬達信息沒有理由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更耐人尋味的是,萬達信息存貨科目明細中,開發成本佔絕大部分比重,2016-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末,萬達信息的開發成本科目金額分別為7.15億元、9.56億元、10.85億元、11.9億元,經計算,其佔存貨的比重分別為69.21%、75.50%、94.93%、95.03%。

開發成本屬於生產階段,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勉強說得通,但在2019年業績預告中,公司卻突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7.18億元。

根據2019年半年報數據,可以推測萬達信息上述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絕大部分來自“存貨-生產成本”科目,那麼,公司為什麼一改以往多年的做法而在2019年一次性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呢?

除此之外,高比例的研發支出資本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厚”了上市公司業績,2015-2018年,公司研發支出資本化的金額分別為2.46億元、2.58億元、1.69億元、4.70億元,資本化研發支出佔研發投入的比例分別為71.58%、64.71%、55.55%、80.50%,而同期太極股份的該比例分別為9.52%、24.22%、20.33%、16.07%。

相比之下,萬達信息的研發支出資本化比例遠高於同行業企業,這也進一步加深了投資者對公司業績的懷疑。

異常的淨利率

2014-2018年,萬達信息的銷售淨利率分別為12.90%、12.28%、11.67%、13.44%、10.22%,IT系統集成服務-綜合行業的平均銷售淨利率分別為6.04%、7.43%、6.44%、6.82%、4.83%,萬達信息的銷售淨利率明顯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而通過進一步查詢歷史財報,《證券市場週刊》記者發現,上海復高與寧波金唐“異常”的銷售淨利率是造成上市公司高淨利率的主要原因。

收購公告顯示,上海復高與寧波金唐均為應用軟件-醫療信息化行業企業。

被收購前,即2012年與2013年,上海復高的銷售淨利率分別為11.85%、18.10%,寧波金唐分別為27.62%、32.11%,大體與行業平均利潤水平相近,而2014年兩家公司銷售淨利率卻“異軍突起”,2014-2018年,上海復高的銷售淨利率分別為25.86%、28.42%、38.72%、32.53%、35.68%,寧波金唐分別為40.16%、40.08%、42.30%、36.83%、33.20%。而據Wind數據,2014-2018年,應用軟件-醫療信息化行業的龍頭企業衛寧健康(300253.SZ)銷售淨利率分別為24.96%、21.44%、50.05%、19.09%、21.33%,2016年其銷售淨利率的激增是受投資收益的影響,倘若剔除該影響因素,2016年衛寧健康的銷售淨利率約為25.03%。

相比之下,上海復高與寧波金唐的銷售淨利率高得令人讚歎,若與上述的存貨以及研發支出資本化的問題一併考慮,則又不免對其銷售淨利率的真實性打一個問號。

緊張的資金鍊

含金量不高的利潤雖然為萬達信息貢獻了“精美”的報表,但也使得公司陷入資金緊張的境地。

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萬達信息賬面貨幣資金為6.67億元,短期借款24.89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2.05億元。顯然,公司存在著明顯的資金缺口。

更令人費解的是,正當資金緊張之際,上市公司本不充裕的資金卻遭到大股東通過繞路第三方的方式佔用。2018年年末,萬達信息的賬面其他應收款餘額僅有1.69億元,而2019年三季度末卻增加至7.34億元。

根據萬達信息發佈的“關於公司自查原控股股東非經營性資金佔用事項的補充公告”中表述,2019年1月至3月,公司通過第三方賬戶向原控股股東上海萬豪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萬豪投資”)累計轉出資金5.40億元,向萬豪投資合作方累計轉出資金2.04億元,轉出資金髮生額共計7.44億元。

雖然萬豪投資在2019年第四季度歸還了部分佔款,但截至2019年12月25日仍有3.01億元佔款未歸還,而大股東的如此行徑,使得上市公司的資金狀況雪上加霜。

依靠“賒銷”與會計處理雖然可以在短期內增加公司業績,但並不能為公司帶來高質量的利潤,而隱藏的“成本”總有一天會爆發。

針對文中所涉及的問題,《證券市場週刊》記者已經向萬達信息發送了採訪函,但截至發稿未獲回覆。


萬達信息:常年粉飾引鉅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