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樓頂種的無花果

無花果栽培相對簡單,平時幾乎不需要打理,對環境適應性強,土肥需求不高,也很少病蟲害。對於不追求產量的家庭種植,是不錯的選擇。我樓頂上的無花果已經六歲了,是從一個小節枝插活開始的。

2013年7月初,廣州群友給我寄來一節無花果,同時寄來的還有藤三七和秋葵種子,每當看到無花果,就想起廣州的這位群友,謝謝啦:

我樓頂種的無花果

氣溫暖和,保持溼潤,很快就插活。到7月23日已經長出新葉:

我樓頂種的無花果

當年9月底,枝幹長出不少:

我樓頂種的無花果

第二年,即2014年4月初,開始分枝:

我樓頂種的無花果

插活的第二年,即2014年7月,開始結果了:

我樓頂種的無花果

那時不知道是紫皮的,青果摘下來沒熟:

我樓頂種的無花果

又過了一年,2015年春季,分叉多了些:

我樓頂種的無花果

夏天結的果也多了,只是個頭不大:

我樓頂種的無花果

到2016年2月,做了最重要的一次整枝——主幹打頂,促進側枝發育:

我樓頂種的無花果

這次打頂,決定了整體樹形:

我樓頂種的無花果

2016年結的果多,但都很小:

我樓頂種的無花果

也是這一年,無花果露天越冬,之前都是搬進棚內越冬:

我樓頂種的無花果

2017年春季,無花果換新家——開始採用二培方式。這期間主要清理一些內側枝丫,輕打頂,控制頂端優勢:

我樓頂種的無花果

2018年,繼續採用垃圾桶改制的二培,倒出來重新架空桶底,並增加了桶的高度——無花果的根系發達了,底部已經被基質壓實了:

我樓頂種的無花果

二培第二年,即2018年,無花果生長明顯加快:

我樓頂種的無花果

果子也大一些,鳥兒也發現了美食,驅鳥方式形同虛設:

我樓頂種的無花果

2018年晚秋,溫度降低,葉子很快變黃落完:

我樓頂種的無花果

到11月已成光桿司令:

我樓頂種的無花果

2019年3月初,給無花果換更大的二培桶,並移到光照更好的位置:

我樓頂種的無花果

這個位置、新的二培桶無花果顯然更喜歡,長得歡:

我樓頂種的無花果

結的果又多又大:

我樓頂種的無花果

今年,用防鳥網罩住,中途居然也有鳥兒從下面鑽進去偷吃:

我樓頂種的無花果

產量不錯,隔幾天就能摘一籃:

我樓頂種的無花果

自家養的雞下雞蛋本身就不小,無花果比這雞蛋還大:

我樓頂種的無花果

以前剝皮吃,很麻煩。後來,將無花果切成兩半:

我樓頂種的無花果

用勺子挖出來吃,很方便。今年是吃美了:

我樓頂種的無花果

看這葉子,明顯比以前大很多,說明新地方很適應:

我樓頂種的無花果

我樓頂種的無花果

到11月,依舊落葉成光桿司令,未成熟的果子也照例成為僵果。停止供水供肥,等待明年的春天:

我樓頂種的無花果

無花果樹易栽培,修剪好,可促使樹豐產穩產質優。選留優良的結果枝條,培養堅固的骨架和豐產樹形,讓枝條散開,不相互遮光,可以提高產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