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了你願意和家裡老人同住嗎?或者你願意和兒子兒媳同住嗎?

一路歡歌就是我


有條件的都不願意。在一起時間長了都會產生摩擦。畢竟觀念不一樣。


wzh王志輝


視情況、老人喜好而定。我有一個朋友,今年55,她結婚後一直與公婆在一起生活,她在稅務局上班。她與婆婆關係極好,她說我們娘倆關係就是好。她公婆做完早飯,就出去鍛鍊身體,有時出去遊遊。

我同事,老公是軍人,也在本地當兵。她一直與父母住在一起。現在兒子都1米9了,上初中。我同事1米78。

但是,我覺得結婚了,還是獨住、與老人住的近些最好,可以關照一下雙方老人。

我就一個獨生女兒,她沒結婚。就是男孩,我也堅決不與他們同住。讓孩子有自己的自由空間,不去打擾,不去幹涉。用則幫,不用則補貼,不給孩子找麻煩……

自己有房子,自己住多自由,自由自然快樂,可以隨心所欲。老依附孩子,他們煩自己也不自由。

有自己的空間,想遊就遊,存點小儲,快樂常在……


冰清韻a


為什麼會有人一直強調 著住一起?住一起矛盾一定會成幾何倍速地增長。天天在一起,本來老人和下一代生活規律都完全不一樣的。

所以,儘可能地分開住。

我在準備結婚的時候,我媽媽就提了一個條件,必須讓我們自己住。

她當時開玩笑地說:你這麼懶,結了婚就是大人了,婆婆會嫌棄的。

後來,我就真的有了房子才結的婚。

自己住,才發現有多爽,想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而且一結婚,其實和丈夫也是一個磨合的過程,兩個人完全從不同的生活狀態中,變到了一個頻率。

這是需要時間來磨合的。

這時候,如果有了老人的摻和,也許會更不好。

老人是有時候會幫著做家務,但是,他們也會用挑剔的眼光來看你啊!

所以,我真心建議,還是都分開住吧,各住各的,省得互相看著彆扭。

我沒有和婆婆住一起,以後 我也儘量做到不和兒子兒媳住一起。


Longsuixinyuan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這個事情看情況來定,我的岳父岳母跟我一起住了一段時間。我自己開了一個小店,由於僱人的費用太高,我的岳父岳母過來幫我們,我老婆正常上班,老人除了在店裡幫忙,家裡的衛生,衣服都是老人做的,早上起來有現成的早飯!雖然會有意見不同的時候但多溝通,不要閒煩,不要有雙重標準,我覺得挺好的!!


樂丶先生


我覺得跟老人一起住沒有什麼不好的,因為我和我老婆都要上班,我們平常就沒有太多的時間照顧孩子,而老人們可以幫我們送孩子上學,還能做做飯,處理一下家裡一些瑣事,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真的很知足。而且家裡人多吃起飯來可熱鬧了,我覺得孩子能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他們就不會有疏離感,爺爺奶奶的愛也是愛的一種,如果不能體會到,是很可惜的,現在非常願意和老人通住。


你莫愁D


不願意。我們跟爸媽住了八年,因為思想不同和生活觀念的不同,矛盾不斷,實在是無法一起生活下去,現在分開住了,一年見不了幾次,反而感情好多了。

等我家孩子結婚後,我們也不會跟他們一起住,積極吸取經驗教訓,不攙和到孩子們的生活中去。


公子錦繡


不願意,願意住在一個城市,一個小區,但沒辦法住在同一個屋簷下。

  1. 各種生活習慣和消費理念有很大沖突。

比如休息時間,年輕人由於精力旺盛或者是工作加班,或者玩遊戲之類的會很晚休息,導致第二天會晚起床。而父母輩的都是早睡早起,在起居時間上就會發生衝突矛盾,誰都不自在。

年輕人在飲食上追求刺激,喜歡辛辣的或者重鹽重口味的食物。老年人出於養生或者口味的改變,不能或者不喜歡吃辛辣的,重鹽重口味的食物。

年輕人追求生活品質,會購買品牌衣物和化妝品,更會買一些昂貴的電子數碼產品,這些產品買來了屬於年輕人的歸屬感和快樂。但是在父母心中就不認同。

這兩個矛盾是無法解決的,不是靠說幾句話能解釋清楚的。

2.自古以來婆媳矛盾都是很難解決的矛盾。不要以為自己高學歷,高素質,高情商就可以解決這一千古難題。住在一起是朝夕相處,很多小的生活習慣不和,小小的矛盾都是會發酵生長為大的矛盾。到時候一旦爆發,很難收場。

對父母而言,也不願意跟子女住一起。勞累大半生,好不容易可以享受生活了,天天去孩子家做飯,洗衣,帶孩子麼?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新生活,也希望自己不要那麼累,而是享受生活,旅遊,跳舞,學習,刷劇....過自己的幸福生活,偶爾去子女家享受天倫之樂,就很好了。


達爾文的小獵犬


提這個問題的,以兒媳和婆婆居多,女婿和丈母孃很少!

這或許也是現在一提結婚,女方就要車要房的重要原因!恨不得把男方的家底全部掏空,甚至揹負沉重的外債!

自己條件不怎麼行,買房吧,買不起,住一起吧,又不想住,租房吧,還覺的受委屈!那好,要結婚必須讓男方家先準備好房,一步到位!

所以孃家經濟不差的,都會給早早的給女兒買房,有穩定收入能夠供的起房子的女人,很多也婚前哪怕是供個公寓!

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找伴侶就能更多的考慮興趣和三觀,而不會為了房子糾結!

大部分年輕人應該都是不願意跟老人同住的,當然,大豪宅樓上樓下叫吃飯都要用電話聯絡的除外!畢竟,兩代人生活方式和作息規律有很大差別,老人都把孩子送幼兒園還到公園唱了會兒歌又上超市買完了菜回家做好飯,小輩還在睡懶覺,這不矛盾就有了!又或者晚輩看了個超炫的畫了骷髏頭的汗衫,穿著在老人眼前晃來晃去,傢俱上的灰都積二寸厚了也不知道擦擦,老人氣的慌想齜幾句又實在說不出口,長久也就憋出病了!

倒真不如“距離產生美”!

最近有個詞很流行,叫“窮家富養”,意思跟“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差不多,自己拎起來哪樣都不出眾,還要求男方最好是“有車有房,父母雙亡”!

女人不想著多提高自己,反而把結婚當成改變命運的捷徑!是很可怕的!

我認識個阿姨,兒子結婚後,把房子讓給小兩口,自己帶著退休費去住養老院!也算仁至義盡,盡了最大的能力!省的住一起看孫子補貼家用,兒子兒媳還不滿意!

住,要多體諒對方,兒子能不能在其中把兩方都哄好很關鍵,難啊,其實當媽的也不願意兒子作難!不住,也要多關心對方,多想想對方的付出,別心安理得的住著現成的房子還抱怨老人沒把退休費交給自己!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吃蘿蔔不吃菠蘿


結婚了是否願意和老人住,取決於兩人的性格是否能合得來,如果兩人都很強勢,凡事都得爭個輸贏,互不相讓,兩看相厭,那肯定是不願意的。

我就有一個很好的婆婆,我們一起相處了十幾年,如果沒有她在我身邊幫忙,我的生活肯定沒有現在這麼輕鬆。

其實婆婆並沒有傳說中那麼妖魔化,當你有了孩子,手忙腳亂的時候,她會幫你帶好孩子,分擔家務。雖然面對孩子的問題,難免會有分歧,只要我們換位思考一下,退讓一步,給予長輩一點應有的尊重和理解,矛盾往往就不容易激化。其實日常生活中引起爭論的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根本沒有那麼重要。

現在想想願意和兒子媳婦一起住的婆婆們,很大程度上犧牲了一部分她們的晚年生活,她們本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旅遊,去跳廣場舞。

我可能愛自己更多一點,我不願意和兒子媳婦一起住,好不容易孩子成家立業了,我多想清淨清淨,做我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試想一下,在兒子媳婦家,當免費的保姆,還得被嫌棄嘮叨,管太多。可是當媽媽的都是從小管到大的,突然不讓管,多不習慣啊,再說年紀大了,容易忘事,嘮叨個一兩句不是正常的嗎?

所以呢,不住在一起,看不見,就不過多的干涉,對彼此都好。

感恩!


惟一心


結婚了你願意和家裡人同住嗎?或者你願意與兒子兒媳同住嗎?我想這個問題可能百分之九十的被調查者說“N0”!

原因很多,比如說年輕人與老年人的飲食習慣,比如老年人喜歡飲食有規律,一日三餐按時按量,且飲食清淡。而年輕人則隨意性較強,喜歡睡懶覺,早飯不吃,老年人要念,一道兩道喊吃早飯,兒子兒媳當然就感覺不自由,懶覺都睡不成。還有晚上老年人喜歡早睡,年輕人習慣熬夜等等,這些都是小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婆媳矛盾,天論再小心謹慎,那有勺子不碰鍋沿的,自己的親媽親女,吵完一架還是親,血緣嘛,但婆媳就不行了,越吵越生分,再說小倆口兒媳身體不舒服,兒子乖乖給媳婦洗衣服,婆婆看了心疼,長那麼大兒子都沒做過啥家務,更別說洗衣服了,自己辛苦把兒子養大了給別的女人幹活,婆婆心裡能舒服?所以不能住在一起,眼不見心靜,週末大家聚一下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