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红楼梦》,尤氏——被严重低估的聪明人

年少时读红楼梦,总被婀娜多姿的病西施黛玉吸引,后来,又喜欢上端庄大方的薛宝钗。人到中年,再去翻看这部伟大的作品,突然发现了里面有一个被严重低估的聪明人——尤氏。

尤氏,在整部书里,戏份不多。连很多丫鬟都拥有姓名的书中,曹公却吝啬地没有给她名字,全书都称她为“尤氏”或者“珍大奶奶”。

虽然她贵为宁国府的当家女主人,存在感却不强。一方面,丈夫贾珍对她不冷不热,做什么出格的事从不避着她。另一方便,从她继母带着俩妹子投奔她来看,娘家连小康都算不上。

反观王熙凤娘家的背景吓人,李纨的娘家也是官宦之家。而娘家没有无权无势,能坐上正妻的位置,本身也说明了尤氏绝不是等闲之辈。

她面对荒淫无度的丈夫,知道管束不了,劝诫不住,索性由着他去,任由他把宁国府闹个底翻天,只装看不见。只恪守着妻子的本分,对丈夫尊重,对晚辈疼爱,对下人宽宥。

儿媳秦可卿暴毙前,一直卧病在床,她早就觉出端倪,最后知道了是无耻的丈夫侵害了儿媳。她没有像很多不理智的原配那样,把过错全放在别的女人身上。而是细心照料儿媳,因为她知道,相对于无耻的丈夫贾珍,秦可卿也是受害人。

秦可卿去世后,宁国府上下忙作一团发丧。尤氏却在此时生病,不能料理任何事。

我认为尤氏此时生病,理由有二:

一、知道了老公的龌龊事,平时荒淫无道也就算了,居然连儿媳都不放过。但又不能估计也不敢明说,那就用生病做无声的反抗吧。

二、让下人们体会下王熙凤管家的严厉,才能衬出她平时的宽容大度。下人们也很明白,知道东府琏二奶奶是个厉害角色。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可能出身一般,曾经过过贫寒日子的尤氏,当上主子后,也能够体谅地位低微人的难处。

贾母为了让王熙凤高兴,想了个“小家子对份子”的方式,就是学小门小户的做法,每人都出钱,最后凑到一起给风辣子过生日。收钱的人物任务交给了尤氏。

尤氏知道周姨娘和赵姨娘手头不宽裕,碍于情面又不得不给。变把银子退给了她们。想到她们可能担心被王熙凤知道,变说道:

“你们可怜见的,哪里有这闲钱?凤丫头便知道了,有我应着呢。”

凤姐的生日,她操办地十分热闹,得到贾母和王熙凤的称赞。

她知道丈夫和继子贾蓉的德行,对他们和两个妹子纠缠,也制止不了,由他们去。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时,贾珍做鼠窜状逃跑,将烂摊子交给尤氏处理。尤氏索性任由王熙凤打骂,折磨。最后被揉成面团一般。

下人们看不过去了,齐刷刷跪了一院子,这才替尤氏解了围。试想,如果不是她平时体察下人,遇到王熙凤这样的强硬主子,连贾珍都避之不及,下人们却甘愿为她求情。

王熙凤曾骂尤氏:“没才干,像锯了嘴的闷葫芦儿,只会一味瞎小心,博取贤良的名儿”。

在女子地位低下,没有娘家,没有子女的情况下,尤氏能做的,也只有聪明地装傻,没心没肺地过日子。

但她真的如王熙凤及众人眼中的庸才吗?不,她有过人的智慧和才干。

贾珍的父亲尤氏的公公猝死,家里最主要的几个男人贾珍、贾琏、贾蓉都不在。她被迫成了顶梁柱。

她一面让人把道士拘起来,等着贾珍回来处理,一面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地办理公公的丧事。调动可以利用的人力,事无巨细,毫无纰漏。

虽然王熙凤在办理秦可卿丧事时,也得到各方夸赞,但那时的贾府,正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鼎盛时期。而尤氏办理公公丧礼时,贾府已经面临日落西山、“树倒猢狲散”的境地。在这样的情况下,尤氏料理的妥妥当当,则更显示出她出众的能力。

嫁给贾珍这样的混人,尤氏的委屈自不必说。但她清楚自己的位置和角色,做事有分寸,知进退,才会在贾府为自己赢得了该有的位置。

重读《红楼梦》,尤氏——被严重低估的聪明人


重读《红楼梦》,尤氏——被严重低估的聪明人


重读《红楼梦》,尤氏——被严重低估的聪明人


重读《红楼梦》,尤氏——被严重低估的聪明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