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的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做題不思考,怎麼辦?

子非子魚非魚


我想著問題要分開來看,首先注意力不集中是有條件的,應該改成上課或者寫作業注意力不集中。因為孩子玩玩具或者做另外的喜歡的事情的時候,其實注意力可以長時間集中,而且不願意被人打擾。

我們說孩子的注意力問題時,實際上更多的指的是孩子主動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一般來說,這個時期的孩子的主動注意力是5-15分鐘。也就是說一年級的孩子,大概十幾分鍾就會出現走神現象。既然大家都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那麼為什麼孩子在學習上的差別那麼大呢?區別在於孩子是否對自己的有足夠的意識。


如果孩子能夠意識到自己走神,並且有能力把自己約束回來,那麼孩子的學習效率就會很高。如果孩子走神之後就直接被帶走了,陷入胡思亂想當中,你不提醒就回不來了,那麼孩子的學習就會很麻煩。

而做題不思考同樣是常見的現象,說實話,一年級的孩子真正會思考的不多。可以說絕大多數的一年級孩子都還不會思考,只是簡單的記憶和套用老師給的套路。

在這個階段的學習中,實際上用得比較多的是觀察和區分。孩子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需要對題目中提供的條件進行判斷,而判斷的前提就是孩子有足夠好的觀察和區分能力。


比如一年級的數學有個經典問題叫做多餘條件的應用題。

例題:

小紅有13個桔子和5個桃,吃了6個桔子,還剩幾個桔子?

這道題裡面,5個桃子是多餘條件,在解題中是多餘的,沒用的。孩子有沒有觀察到這個問題,能否區分這道題和其他題目的差別是關鍵。如果孩子能夠把這個條件刪掉,那麼這道題就變成了一道很簡單的題目。


要想讓孩子有主動注意力,那麼平時家長就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如果平時你都是不斷地提醒孩子做這做那,那麼孩子大概率沒有辦法自己集中注意力。

改善注意的幾個辦法:

1、放權給孩子

我們太害怕孩子出錯,太擔心孩子做不好了,所以平時總是不斷地叮囑、不斷地提醒孩子。家長習慣了嘮叨,結果孩子就變得沒有自我意識。

我們作為家長,應該在孩子的生活中逐漸放權給孩子,讓ta的能力範圍不斷擴大,讓ta能夠獨立做到的事情越來越多。

當孩子不需要你催促,不要你提醒就能把自己的事情安排好時,那麼孩子的注意力也就有了很大的提升。

2、干涉孩子是注意力的敵人

很多家長說自己的孩子粗心,老是丟三落四、漏這漏那。實際上孩子一開始就是會犯這樣的錯誤的,這是孩子的大腦發育過程中很正常的問題。如果想讓孩子改善,我們就要訓練ta,給ta機會鍛鍊自己。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最忌諱的事情就是大人在一旁指指點點。你如果一直在告訴孩子要做什麼,那麼出了問題,什麼又做不好啦,那麼孩子的注意力註定是會被削弱的。你觀察一下孩子是否是變得越來越“呆”了?如果是這樣,那就說明孩子越來越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一方面ta不願意聽你的命令,另一方面ta也已經沒有了自己的主見。


3、思考的基礎是模仿

沒有孩子天生會思考,家長千萬不要對孩子太過苛求。其實孩子天生有思考的習慣,但是得到的正面反饋少了,ta就會慢慢放棄思考。


一開始,孩子必須接受到足夠的信息,ta消化了這些信息之後,就會慢慢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而如果這些想法得到了好的反饋,那麼孩子就更願意思考。

因此一開始,家長一定要給孩子足夠多的模仿的機會,你要多給孩子示範。只是簡單的示範,讓ta自己觀察模仿就行。當孩子提出疑問的時候,千萬不要簡單地打壓或者糊弄孩子。你知道就給孩子解釋,你不知道就坦誠地跟孩子說你無法解釋。


4、孩子的注意力和思考力來源於渴望和自信

如果孩子感覺到學習有價值,能夠滿足自己,那麼ta自然就能集中全身心的注意力。除了這個因素之外,孩子如果學習的時候獲得成就感也能驅動孩子去學習。現在學校教育的一個弊端在於讓很多孩子沒有成就感,只有不斷地重複枯燥的學習。


家長如果想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思考力,那麼一方面要創造各種機會讓孩子對知識產生渴望。我記得有一位媽媽的做法就很有智慧:

孩子不喜歡識字,有一天媽媽給他講了一個很好聽的故事。孩子想繼續往下聽,媽媽說我現在要忙了,不過你可以自己讀呀。孩子被故事吸引了,慢慢練習自己讀,很快就學會了很多字。

這樣的機會很多,我們除了要把握機會,也要創造機會打開孩子內心對知識的渴望。

最後,不要輕易破壞孩子的自信。小時候我們允許孩子學習上有一些錯誤!就像一個孩子剛學走路的時候,你不可以在旁邊指指點點,糾正這糾正那。如果是這樣,孩子是走不好的,甚至會造成走路障礙。

給孩子足夠的示範,讓孩子自己模仿,在ta需要你解釋的時候盡力幫助ta。然後把信任交給孩子,當ta有疑問的時候鼓勵ta,肯定ta。不要輕易的否定孩子,你的孩子的自信是學習中很寶貴的東西。


以上是我給您的一些建議,最後不可忽視的一點,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成長中關鍵的一環。注意這個陪伴不是控制,不是居高臨下的教育。你有多尊重孩子,孩子就有多願意和你溝通。當孩子心靈的能量流動起來,那麼學習就會變得順暢,孩子的大腦開始變得活躍,學習效率也隨之提升。


我是翼翔老師,喜歡教育!歡迎關注我,一起加油!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一年級的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做題不思考,怎麼辦?

我剛走上工作崗位的第一年就是被校長安排去擔任一年級的教學工作,回想起當年的那些孩子們,給我印象非常深的是有相當一部分同學上課的時候,注意力經常是不在“服務區”的,他們有的在上課時像猴子一樣抓耳撓腮,外面稍微有點風吹草動他們就會一驚一乍,讓人甚感無語。

據他們的家長介紹,這些孩子在家的時候也很難集中注意力做作業,而且這些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甚至都懶得看題目。舉個例子,比如那些孩子做“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的題目是,如果題目要求的下面出現一個“安全”的話,他們會立即把“危險”這兩個字填入括號中,而不去管題目的要求是“寫近義詞”這四個字……也就是說,這種小朋友在做題目的時候很少去關注題目最上面的具體要求,所以他們逮住題目內容憑直覺就做,結果錯誤率蠻高的。除了題目做錯之外,這些同學在做作業的時候,還會經常找藉口上廁所,或者謊稱自己口渴了去喝開水,做這些雜七雜八的事情,估計他們又要花個好多分鐘。在這些同學的思維定勢中,做作業是一種非常不爽的事情,能多拖一分鐘算一分鐘……


出現上述這些“症狀”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比較典型的原因有三個:

其一:“干擾源”太多。

有些家長對孩子比較寵溺,孩子一邊看電視一邊做作業也不過問;有些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甚至一心三用:一邊做作業一邊看電視一邊玩手機……“干擾源”太多的話,孩子根本無法集中注意力,這個時候你想讓孩子認真思考,可能嗎?

其二:家長“熱心過度”。

一些家長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用“嚴防死守”、“熱心過度”這兩個詞來形容他們,一點也不為過。孩子一旦在做作業的時候書寫一個筆畫不規範的字,這種款式的家長馬上厲聲呵斥,好像自己孩子做了什麼不可饒恕的事情。接下去,吼聲、打罵聲、孩子的哭聲響成一片……這個時候孩子的注意力能集中嗎?

其三:作業量“超載”。

按照教育系統的相關規定,小學一年級是不能留書面家庭作業的。但是有些一年級老師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會給自己班級的學生布置比較多的書面作業。我們知道,一年級的孩子注意力持續的時間是比較有限的,如果是7週歲的一年級學生,那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注意力最多保持15分鐘左右。如果老師佈置的作業量非常大的話,想要讓孩子保持足夠的注意力去做作業估計難度不小。而在沒有注意力支撐的情況下,想要讓孩子在做題的時候認真思考,無異於痴人說夢。



“精準把脈”方能“對症下藥”,針對以上這幾個原因,要讓一年級的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做到全神貫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認真做題目,作為一年級的老師,我覺得一定要在控制作業的數量、提高作業設計的質量方面花一番心思,老師可以適當佈置一些針對性比較強的口頭作業,儘量少佈置或者不佈置書面作業,更不要搞什麼勞什子的“題海戰術”,別透支一年級孩子的所有潛能。

而作為家長,當孩子在家做作業的時候,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㈠做作業之前排除所有的“干擾源”。

⑴家長停止爭吵。

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家長要讓把所有影響孩子做作業的“干擾源”全部處理乾淨,比如兩個家長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吵吵鬧鬧,那麼二人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馬上停止這種毫無營養的爭吵。

⑵關掉電視機。

當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給孩子提供一個相對安靜的房間。客廳裡的電視機必須第一時間關掉。喜歡追劇的家長,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最好“忍痛割愛”,其標準動作是拿出孩子比較喜歡的書,一邊看書一邊偷偷瞄孩子做作業的具體表現。這樣做的好處是,孩子做完作業之後,可能對父母正在看的書也相當感興趣,這對孩子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


⑶家長把手機裝在自己口袋中。

一些家長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還是把手機亂放,甚至放在孩子做作業的書桌上。這種做法可以說是非常不負責任的,因為家長的手機放在孩子面前,而手機的魅力比作業的魅力要大上很多,孩子的注意力被手機所吸引,還能好好地思考嗎?所以,家長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一定要把手機裝在自己的口袋中。為什麼要放在口袋裡而不是放在手上來達到“人機合一”的境界呢?因為家長就是孩子的榜樣,家長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把手機當成“玩具”,當成“遊戲機”,那麼孩子做完作業之後自然要向家長這個“榜樣”學習——“媽媽都可以看手機、玩遊戲,為什麼我不可以?”很多一年級孩子雖然年齡小,但模仿能力還是特別強悍的。

㈡讓孩子做好做作業先解決個人的“私事”。

有些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一會兒在頭上撓撓,一會兒在後背撓一會兒,一會兒又撓身體的其他部位。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孩子好幾天沒洗澡了,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可以讓孩子洗完澡之後再做作業。

有一些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很喜歡上廁所,而且是兩三分鐘上一次廁所的那一種。針對這種情況,家長可以讓孩子在做作業之前把該排的排洩物全部排放乾淨後再坐在書桌上做作業。

還有一些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一會兒找鉛筆、一會兒找橡皮擦、一會兒又在書包裡不停地翻看尺子的下落。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可以提醒孩子把所有做作業要用到的學習用品全部擺放在書桌上,這樣在做作業的時候更能做到心無旁騖。

㈢孩子做作業的時候不要老是去打斷思路。

孩子做作業的時候,一些家長喜歡像“移動的監控探頭”一樣緊盯著孩子做作業時的一舉一動,一旦孩子某個口算題做錯或者那個字寫不好看,這種款式的家長立即讓孩子第一時間“整改”。結果,過一段時間之後他們驚奇地發現,孩子的注意力越來越不集中了,做題目的態度也越來越不認真了,甚至有些題目看都不看就憑感覺來做,孩子的成績也就一塌糊塗。



其實,家長全程監控孩子的做作業過程,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一方面,這種做法不利於孩子獨立性的養成,讓孩子陷入被動學習的泥淖;另一方面,孩子做作業的思路在家長不斷的打斷中變得支離破碎,思路一碎,注意能力就逐漸被“透支”,做題目不思考就成了常態。所以,家長要做的,是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儘量與孩子“井水不犯河水”,在孩子做完作業之後再陪孩子一起檢查孩子作業存在的問題。

㈣用合適的方法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和審題能力。

⒈讓孩子學會注目傾聽。

孩子做作業的時候注意力無法集中,那麼他(她)在聽別人說話,特別是聽老師講課的時候也可能注意力無法集中。這種情況,家長可以教給孩子一個提高注意力的技巧,那就是讓孩子試著“注目傾聽”——當對方說話的時候,看著對方的眼睛,認真傾聽對方說話的內容。

⒉讓孩子學會讀懂題目。

一年級的孩子,如果是下學期的話,大部分的題目內容應該都看得懂了。所以,家長要教孩子在做一道題目之前,至少要讓孩子把題目的要求讀上三遍,這樣理解了題目的要求之後再做題目,出錯的可能性就少一些。


⒊讓孩子按順序做作業。

如果孩子回家的時候有幾個作業需要完成,家長可以讓孩子在做作業之前把“作業清單”列出來,然後讓孩子按照清單的順序逐一完成作業。這樣做的好處是孩子無論是做當下的作業還是今後做其他事情都懂得講究條理性,學習上可以讓家長更省心,生活上可以讓家長更放心。

㈤孩子做每一個作業的時間限定在15分鐘之內。

根據一年級孩子的注意力特點,最好讓孩子在15分鐘之內把一個作業做完。當孩子在15分鐘之內把一個作業搞定了以後,可以讓孩子休息幾分鐘再做下一個作業。這樣做便於勞逸結合,讓孩子做作業更有效率。


總而言之,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要想讓孩子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且在做題目的時候能夠認真思考,就要為孩子排除一切“干擾源”,做好做作業之前的準備工作,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和審題能力。以上這些建議可以幫到您嗎?朋友們如果有更好的“金點子”,歡迎留言探討。


微雨潤苗


大家好,我是圍裙媽媽寧璨,我家剛好有個上一年級的女兒,在這方面我是有些心得的,和大家交流一下

女兒天生好動,調皮,精力旺盛,上學前就擔心她上課注意力的問題。

我首先找來一些關於專注力方面的書,和這些教育領域的專家學習。

其次,開學後我經常向老師瞭解孩子上課聽課的情況。老師最喜歡和學校配合的家長了,為了免除我的擔心,老師還特意把女兒的坐位安排在第一桌,老師批改作業的桌子邊。這樣老師關注的多了,女兒的聽課專注力就越來越好

再次,我按照書上的方法進行訓練。例如:

1、聽音辯物

2、順風耳

3、找漏洞

4、說不動就不懂

5、過關斬將

同。通過這些活動,孩子的注意力越來越好。

另外提醒大家的是,要培養孩子學習的樂趣,孩子只會對感興趣的事專注。

這是我的一點見解,我是圍裙媽媽寧璨,一個爭做三好的媽媽,請你雙擊關注,為我育兒路上的努力加油吧!





圍裙媽媽寧璨


孩子天天被老師投訴,媽媽相當的崩潰。經過調整孩子現在上六年級,成功的考入了名牌中學。現在給他上課我完全不用擔心他注意力不集中,有的時候網課兩個小時他都不會思維拋錨。

我們要承認一年級寶寶注意力不集中是很普遍的現象。才從幼兒園升上來的孩子你想他有多集中?如果一個一年級的孩子坐在那裡,一坐就是幾個小時才嚇人呢!但孩子畢竟上一年級了,我們要在尊重他的基礎上慢慢的去培養的注意力。那麼我們可以從哪幾方面著手呢?

🌹我們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讓他覺得學習有意思,有意思的事情他會更願意投入。在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的過程中,我們不能整天抱著手機去誘惑孩子,否則你做什麼孩子都會更沉迷於手機。

🌹🌹我們要鼓勵孩子去跟老師互動,跟老師互動的過程有利於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每一次互動都會延長孩子的注意力。

🌹🌹🌹在家裡我們可以用翻轉課堂來培養孩子的學習熱情。這一招我帶一對一的時候用過,效果很好。就是讓孩子當老師,你當學生,他講你聽,你再引導性的提問。這樣不僅能鍛鍊他的語言能力還能培養他的成就感,更能引導他積極思考。

🌹🌹🌹🌹我們要有親子共讀時間,親子共讀過程中,我們要引導孩子去思考,去想象,去探索,去跟你互動,讓他變得積極主動。這樣的互動會讓他把一個故事探索三十分鐘以上。久而久之,他就會把這個好習慣帶到課堂上。

🌹🌹🌹🌹🌹畫思維導圖,我最近在引導家長帶孩子畫導圖,因為我發現學會了導圖的孩子,真的不用再擔心他注意力不集中了。導圖不僅能幫孩子提高記憶力,想象力,創造能力,空間感,邏輯思維,還能很好的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導圖的畫法我在動態裡有講,你可以參考,後面也會有更多的導圖作品供您參考。

🌹🌹🌹🌹🌹🌹給孩子報美術班,美術不僅可以激發孩子的想象,創造力和寫作能力,還能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不要一下子就報那種素描,速寫什麼的,報有意思的美術課。

🌹🌹🌹🌹🌹🌹🌹如果方便也可以嘗試一下圍棋,圍棋也是多方面,間接的提高孩子的注意力的。

🌹🌹🌹🌹🌹🌹🌹🌹除此之外可以玩一些提高注意力的遊戲。注意力這個問題如果不是多動症,我們要做的都是間接引導,我不提倡把注意力問題當疾病來治療。


糖堂學糖


我外甥就是這樣,我愣是把她的英語成績補習從48分提到84分的。那還是4年級開始補習的,有點晚了,現在六年級了。你家的一年級趕趟,你要多訓練他的做題思維,學習思維。這很重要!比如記單詞,應該怎麼記,先寫一遍,邊寫邊讀,讀的過程也知道怎麼拼的,第二遍邊寫邊翻譯。第三遍鞏固讀一遍。說來也奇怪我外甥反應很慢但是數學超級棒,也是醉了,你觀察一下他哪科好?男孩子一般數學都好。

孩子反應慢很有可能是家長小時候嬌慣太多,孩子渾身上下都家長伺候好,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養成的一種惰性!你要以後多讓他自己做事情,寫作業,千萬不能慣!!!


然宸媽媽


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是培養孩子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以及專注力的時候,學習成績是次要的。

既然家長認識到孩子專注力的培養問題,推薦幾個方法,幫助孩子學會專注力:

1.給孩子營造一個安心的家庭環境。

2.當孩子做某件事情很投入時,儘量不去打擾他。哪怕是在玩耍。

3.電子產品可以偶爾玩之,絕對不能當做電子保姆。

4.當孩子痴迷於某項活動或某個事物時,順應他的需求。

5.某些小遊戲,也是拓展孩子專注力很好的練習。

適合父母培養孩子專注力的幾個小遊戲:

(1)找不同 (2)撲克牌遊戲

(3)迷宮 (4)定點拍球

(5)數樓層 (6)木頭人

(7)聽聲音 (8)舒爾特表格

希望這些能幫助到你。你的關注,專注和評論是對我的最大支持。家庭教育的小知識請關注我的視頻。


北京積極人生


題主的問題是兩個問題,一個是孩子注意力的問題,另一個是做題不思考的習慣問題。我們分開來解答。

注意力訓練方法

孩子注意力訓練就是要把孩子的注意力放在孩子當前做的事情的訓練。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訓練。

1,訓練孩子運動中的注意力分配能力

我們組織孩子參加各種運動,在運動中鍛鍊對自己身體的控制能力。比如說沿著直線走,跳繩一直堅持跳一分鐘不斷掉,打籃球的拍球練習、投籃練習等。就是我們帶領孩子參與到活動當中,去體會對身體的控制,在身體的控制訓練中學會訓練注意力的分配。

2,訓練孩子安靜中的注意力分配能力

孩子在安靜之中也能訓練孩子的注意力的,目的就是保持自己不說、不動,處於安靜的狀態中,這也是一個非常核心的注意力訓練方法。我們可以帶領孩子玩木頭人遊戲,保持一個姿勢不動,一直保持,看誰堅持的時間長;也可以帶孩子玩對視遊戲,看誰堅持的時間最長。

3,訓練孩子學習中的注意力分配能力

這種是結合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尤其是抄寫語文的生字詞時,看看是不是一直能保持做作業的狀態,不是一會喝水,一會玩耍,保持做完作業才休息和玩耍的訓練。這個過程中,孩子一下子可能會比較困難的堅持,我們可以每隔15分鐘的時間來訓練孩子完成作業的堅持情況。孩子在15分鐘內一直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做題解題能力的訓練

解題能力也是需要訓練的。

首先,訓練孩子做簡單題目的能力。做題,要從簡單題目開始做,這樣孩子才容易找到做題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要訓練孩子讀題的能力,並在讀題的過程中一點點地去理解和思考。慢慢激發孩子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

其次,訓練孩子做較難一些的題目。相對難一些的題目,與簡單的題目方法是差不多的,都是要先讀懂題,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要先訓練簡單的題目,簡單才是基礎。對於進一步難度的題目,要讓孩子學會去思考了,可以引導孩子畫圖,用看得見的東西來幫助孩子理解。

思考能力是比較高的能力,不能全憑腦袋在那裡想,那樣孩子也不懂,一定要讓孩子把思維的過程通過動作或圖畫表現出來,讓孩子看到自己的思維過程,這樣孩子就更容易學懂相關的內容了。

至於說更高難度的題目,方法沒有什麼本質區別,關鍵還是要通過簡單的和較難的題目來訓練,先把孩子的能力訓練起來。

結束語

孩子的教育問題首先是心態的問題,注意力問題的本質就是用心的能力,就是心態的問題。做題解題是大腦思維的訓練,需要藉助圖形化的工具來幫助孩子把抽象的思考形象化。


話說心情


我家孩子目前7歲,現在在上學前班,今年9月份也就要上一年級了,也將面臨更多的學習壓力。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方面,也遇到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自己通過學習,對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也有了新的認識,現就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這件事情,發表一點自己的看法。

注意力的另一說法是專注力,注意力不集中也叫專注力不集中,廣泛的存在與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這給很多家長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一、注意力不集中的常見表現形式

  • 寫作業拖沓,本來半小時能寫完作業。結果非得花兩個小時才寫完。
  • 一會兒動動這,一會兒動動那,總想找藉口不寫作業。
  • 上課眼神空洞,眼睛看著老師,但是思緒早已不知道飛到哪裡了。
  • 容易被其他事物干擾打斷,比如正在寫作業或聽課的時候,被蟲鳴鳥叫聲打擾。
  • 上課的時候,在課桌底下一直在玩一些東西,不停的玩,能玩一整節課。
  • 嘴裡邊一邊吃著東西,一邊寫作業。


二、注意力不集中的後果

作為學生學習,如果注意力不集中,那麼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學習成績不好。學習成績不好會引發親子之間的關係矛盾、父母間關係矛盾。進而導致自理能力差,自信心不足。

孩子寫作業注意力不集中,很多家長就會訓孩子,碰上家長間意見不一致,相互間就會產生矛盾。

做題不思考,不看題,其實是注意力不集中的一個後果。孩子在做題時注意力不集中,就會具有跳躍性思維。就會出現題主所說的孩子做題不思考現象。

舉個例子,語文課堂測驗,有一道題是這樣的,請寫出高興的近義詞,孩子看到了題目中有高興,直接就寫下答案痛苦,殊不知題目是要求寫下高興的近義詞,而非反義詞。

三、那麼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是什麼呢?

1.孩子上學前,父母忽略了對孩子進行注意力培養。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龍成鳳,但有時卻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對孩子的能力培養。對孩子的注意力的培養,主要涉及視覺注意力、聽覺注意力、觸覺輔從注意力。孩子的能力的獲取,不能單純的靠孩子自發的去悟,而是需要家長有意識的、特意培養。孩子現在一年級注意力不集中,父母們不用太擔心,現在培養還來得及。但由於在學前教育階段的前期有落下的功課。所以

父母們需要及時補課



2.家長太過寵愛孩子,孩子缺少行為規範。

現在的這個年代,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從一出生就被當做家裡唯一的寶貝,全家人圍著孩子轉,一切需要以孩子的需要為基準。家長會想方設法滿足孩子的需求,於是孩子擁有了他所需要的一切。

對孩子太過溺愛,還體現在家長對孩子規則意識的培養。孩子自己不知道規則,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否違反了規則,行動以自己本能的想法、行為為出發點。

3.孩子的自控力,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強。

學齡前的孩子的自控力是很有限的。比如糖果對幾歲的孩子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放在孩子面前一顆糖果,孩子會忍不住撥開放到嘴裡。對於大一些的來說,他可以通過唱歌、跳舞、和其他交談等方式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來完成對糖果的誘惑。但有的孩子的自控力並沒有隨著孩子的年齡的增加而增強。很多一二年級的學生的自控力甚至只有幼兒園大班孩子的水平。自控力不強,專注力、注意力必定不強。

四、家長如何應對孩子學習注意力不集中?

(一)孩子日常寫作業時,如何培養專注力。

1.寫作業前的準備。

這裡的準備包含兩個方面

——生理準備和物理準備。

  • 生理準備。寫作業前提前喝水,吃零食,上廁所。生理上的需求是我們不能悖逆的。
  • 物理準備。準備必備的學習用具。如鉛筆、橡皮、直尺、圓規、草稿紙等等。不要到寫作業的時候到處找這些東西,打亂寫作業的進程。


2.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孩子嘗試深呼吸或者冥想。

通過深呼吸或者冥想的方式,目的是讓孩子靜心,將注意力從剛才吃東西,看電視等方面轉移到學習上來。

3.讓孩子簡單的複習下當天的知識的重點、難點,可以寫在一頁紙上。

這樣做的目的是是讓孩子鞏固當天的知識避免孩子做作業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時,來回翻書,打亂了做作業的節奏和思路。來回翻書對孩子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有非常不利的影響。同時考試的時候,都是閉卷考試,難不成考試的時候也翻書?

4.設定做作業目標時間。

可以讓孩子自己設定做完作業的時間,如果孩子太小,不能自己完成時間設定,家長是可以幫忙設定的。

設定目標時間,孩子就有了目標,做作業也就會更專注。

5.在做作業期間父母和孩子分別做到不打擾、不間斷。

  • 父母做到不打擾。不看電視、不吃瓜子、不打麻將、不玩手機,不中途給孩子送奶、送水果。這些活動都會對孩子做作業帶來干擾。
  • 孩子做到做作業不間斷。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要一鼓作氣,思路連貫,這樣做孩子寫作業又快又對。通常我們也不喜歡被打斷,被打斷後,再回到打斷前的狀態很難。

6.養成習慣。

把上述的步驟養成習慣,堅持21天,努力90天,孩子會養成良好的寫作業習慣。這是一勞永逸的事,希望家長們能夠注意並堅持

(二)嘗試培養孩子的繪畫興趣、聽故事興趣。

1.學習畫畫

我家姑娘是五歲開始開始學畫畫的。畫畫是每週一節課,每次課一個90分數。現在學習一年多,感覺繪畫對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很有幫助。孩子寫完作業後,有時間她會自己畫畫。擺好畫紙,拿起畫筆,孩子會根據自己的想象

畫上一個多小時,有時候到吃飯的時間了,仍然樂此不疲。我們會選擇等待,等孩子畫完了再開飯。

2.聽故事

對於故事,孩子們是很喜歡的。我家孩子在5歲前,我給她講故事比較多。孩子聽故事的時候特別專注,幾乎能夠保持一個動作聽完。每每講完,還纏著我再講一個。

後來我發現荔枝很不錯,荔枝上面有很多故事,而且講的更加惟妙惟肖,更加專業。

於是我就用荔枝給她放故事聽,孩子也就慢慢不用我講故事了。

繪畫和講故事是分別從視覺注意力、聽覺注意力兩個方面對孩子的注意力進行培養

(三)用孩子喜歡的遊戲來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是最最喜歡遊戲的,通過遊戲來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升注意力的遊戲大致可以分為兩類——視覺類和聽覺類。

1.提升孩子注意力的視覺類遊戲。

a.拼圖遊戲。

可以給孩子買拼圖,讓孩子自己去選擇。可以先選取難度小的,隨著孩子的年齡逐漸增加.有很多孩子是很喜歡玩拼圖的。Such as my child.

b.迷宮類遊戲。

迷宮類遊戲也是很好的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遊戲。孩子通過走迷宮,最終找到寶藏,這會讓孩子覺得很有成就感。

c.走直線遊戲

在家或者出去都可以玩這個遊戲,就是走路的的時候一直要走直線。這是一個可以鍛鍊孩子平衡力和專注力的遊戲。


2.提升孩子注意力的聽覺類遊戲。

a.反著做

比如我們告訴孩子,當媽媽說坐下,其實是要站起來,當說站起來的時候,其實是要坐下。可以發動全家男女老少一起參加這個遊戲,相信遊戲會讓我們歡樂多多同時增強家庭成員間的凝聚力。

b.敲擊識物。

找幾樣不同的物品,如書、水杯、碗等,用筷子或勺子敲擊,讓孩子先記憶敲擊各種物品時發出的聲音,然後讓孩子背對著家長,家長敲擊物品讓孩子猜測是那種物品發出的聲音。也可以試著讓孩子敲擊,父母猜。遊戲時一定要注意安全性。

3.提升孩子注意力的觸覺類遊戲。

找一個盆,兩個礦泉水瓶,兩個紙杯。家長和孩子一同用紙杯從盆裡舀水,倒到礦泉水瓶裡,看誰先灌滿礦泉水瓶。誰就贏。

網絡上有很多類似的遊戲,家長可以搜索練習,需要注意的是要保障孩子對遊戲的新鮮度。

(四)提升孩子注意力的其他方法。

1.一次只做一件事。

我經常告訴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吃飯的時候絕不看電視,寫作業的時候絕不吃東西。


2.正向暗示,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家長不可以在孩子面前說,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寫作業不專注等等言語,要對孩子進行積極的正向的暗示。

看過泰國的一則廣告,廣告的名字叫努力一點點。有興趣的家長朋友可以搜索一下。這個廣告就是一個正向暗示最典型的例子。

3.提升孩子對專心這件事的興趣。

孩子在專注力方面表現比以前好,家長要及時給予積極的反饋。可以給孩子一些獎勵,比如說一個親吻或一個擁抱。或者是小紅花、小印章,或者孩子在意的其他東西。通過這些獎勵激勵孩子對提升專注力這件事保持長足的興趣

【寫在最後】孩子們注意力不集中,這個問題廣泛存在於學生們當中,這些學生包括學習好的,也包括學習一般的。作為家長要充分認識到專注力對孩子的學習以及其他方面的影響,同時運用恰當的方法去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目的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提升孩子的個性學習品質。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有一個比較成功的人生。



曉曉筆記


首先我個人認為一年級的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做題不思考是很普遍的現象。

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有多方便的原因:一年齡小,認知不成熟,很多事情不知道輕重緩急;二從幼兒園寬鬆的課堂環境過渡到小學規矩的課堂還不適應;三對所面對的課程學習不感興趣或者說現在小朋友好多課程都提前學習了,再次學習的時候覺得太簡單。



基於以上幾點,各位寶爸寶媽想培養小朋友的注意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首先我們作為父母要以身作則,平時做事要專心、耐心,養成好的習慣給小朋友做個好榜樣;二多觀察小朋友的感興趣的事和愛好,設置一些相關的遊戲培養注意力,在遊戲的時候可以慢慢加大遊戲的時間和難度,逐漸鍛鍊小朋友的耐力和注意力;三對小朋友的進步,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給予鼓勵和肯定,不要急於求成;四要給營造一個外界干擾小、溫馨寧靜的環境,不要把喜歡的玩具和零食放在能看到的地方,在小朋友學習的時候不要去打擾。



小朋友做題不思考其實寶爸寶媽不應該急躁,因為很多小朋友都不能理解題目的具體意思、不知道考試是個什麼東西。這需要寶爸寶媽慢慢的引導孩子。首先要教會孩子讀題目,怎麼讀、讀的過程中停頓都影響小朋友對題目的理解;第二很多小朋友看見題目不知道該從哪裡入手,寶爸寶媽引導小朋友從簡單的步驟開始,一步一步解開題目;第三思考能力真的需要鍛鍊,在這裡建議寶爸寶媽可以在空閒的時候指導鍛鍊這方面的能力,奧數、數獨等都可以加強小朋友的邏輯能力。

以上是我個人觀點,我相信只要寶爸寶媽有耐心和恆心,絕對能培養訓練出一個注意力集中、愛思考的孩子。


我是吾家番茄,喜歡我的回答就請關注我吧!


吾家番茄


關於注意力的訓練,我聽過幾個簡單易操作的方法,在孩子身上試過,效果不錯。

1.大聲朗讀。

選一篇合適的美文,讓孩子用手指著字大聲朗讀,從一開始逐字讀,慢慢速度加快,手指也跟著加快,到最後不用手指讀出來。

2.聽數字。

家長報出一長串的數字,要求孩子在聽完數字之後,就在紙上寫下剛剛聽到的數字。這個訓練一開始數字不要太多,確定孩子可以寫下來,再加上數字,比如一開始是567829六位數,孩子能快速寫下來,則給八位數、十位數……

3.聽字訓練。

準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家長先看這篇短文裡哪一個字重複的最多,將重複最多的那個字拿出來,然後把短文讀給孩子,要求孩子聽到這個重複最多的字一次,就畫一筆正字。

這是幾種訓練注意力的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