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民風民俗:信陽農村人的臘月......

臘月,是農曆最後一個月,信陽人的臘月才是名副其實的臘月,不說別的,單論臘魚、臘肉、臘排、臘雞,板鴨等這些吃的......

信陽民風民俗:信陽農村人的臘月......

這年末的最後一個月,現在的信陽農村地區比較冷清,以前的信陽的農村可不是這樣的,那可真是年味十足......

信陽民風民俗:信陽農村人的臘月......

在信陽的農村地區,進入臘月後明顯感覺不一樣,先是在外打工的村裡人陸陸續續回家,到了臘月,去年開春放入的魚苗已經長成了大魚,全村會挑選幾名有經驗身強力壯的大漢,用網把池塘裡的魚撈上來,我們稱之為“打年魚”。

信陽民風民俗:信陽農村人的臘月......

打完年魚之後就該進入下一重頭戲了:殺年豬。那時的農村,家家都會養豬,養一些雞鴨之類的家禽,到了臘月,家裡養的豬都已長得膘肥體壯。殺年豬這一天,因為屠夫不僅要殺豬,還要處理豬肉,褪豬毛,處理豬內臟等等,這些工作自己家往往做不來的,必須要交給專業的屠戶來做。

信陽民風民俗:信陽農村人的臘月......

進入臘月,家裡人不僅能團聚,而且父母在臘月對自己也是格外的寬鬆,電視節目可以隨便看,犯點小錯母親不僅不會追究還會安慰我,所以小時候總是盼著臘月快點來,臘月慢點過。到臘月的最後幾天總會被母親趕著上街理一次髮,然後到商店再選一身新衣服,準備新年的第一天穿上。

信陽民風民俗:信陽農村人的臘月......

臘月的最後一天也就是除夕,信陽人稱之為過年,可以說整個臘月都為這一天準備著,除夕這天大人孩子都起得格外早,飯也會煮的特別早,整整一天空氣中瀰漫著各種臘味夾雜著鞭炮的火藥味,孩子們笑著、饞著、鬧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