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孔子世家

孔子世家主要介绍的是孔子生平,从出生到死亡。

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肯定可以算是儒生的,但是却一点都不腐,后世读书人如果真的以孔子为榜样的话,很多人应该羞愧而亡了。

孔子所处的年代,各诸侯国的君主有很多已经不能掌控自己的国家了,权臣当道,而且权臣的家将也多有反叛家主的,然后互相攻击,造成战乱,民不聊生。而孔子的礼治,就是讲究上下尊卑。要有序。

我这一代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对儒家与孔子的学说要批判的接受,即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被狠狠批判的存在。我要说的不是这个道理就是正确的,为孔子辩论,而是想说,孔子的很多学说与道理,并不能全部生硬的套在现代社会上,但是道理是相通的。

孔子所处的年代,各诸侯国的君主有很多已经不能掌控自己的国家,权臣当道,比如三桓掌握鲁国大权,而晋也已经是那三家要分晋的家族 统治之下了。而且权臣的家将也多有反叛家主的,比如季孙氏的家臣阳虎。然后互相攻击,以下克上成了常态,有能力的贵族都野心勃勃,然后造成战乱,民不聊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孔子提出礼治,就是讲究上下尊卑,要有序。目的就是希望世界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儒家的至高理想。

而如果用现代思想来解读“礼”,也就是现代说的世界和平,安居乐业,基本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孔子的思想,其实从来没有离我们很远。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孔子被蒲邑人围困,然后蒲邑人要孔子立誓不去卫国,结果孔子立誓之后被放了还是去了卫国,子贡就问“盟誓难道是可以背弃的吗?”孔子却说:“这是要挟订立的盟誓,神是不会理睬的。”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孔子一点也不会迂腐,实在是一个很懂得变通的人,但是懂得变通不代表毫无立场,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理念,坚持一个学说就坚持到底,绝对不愿意妥协去跟那些君主换地位与权力,所以,始终在各国之间奔波,因为没有哪个君主是真心的接受他的那套理念的,只是为了强大起来称霸而已。

这样的一个人,活在现代,或者说活在任何一个时代,也不可能是迂腐不知变通的人吧?所以, 那些不知变通的人真的没有资格自称孔圣门下。

而孔子的道德理论,一直到现在已经深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中了。仁义礼智信,为中国人的道德树立了标准。欧洲人认为不信教的人是没有道德的,是很可怕的,因为他们的道德规范一直存在于他们的宗教典籍里,一直到近代有了法律之后,才算有了真正的规范,但是道德规范还是要到宗教典籍里去找。而孔子,为中国人树立道德标准,却没有用宗教框住它,在西方人眼里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所以,我们不会被宗教所束缚,也有自己的道德标准,甚至这个标准更是比西方式的道德标准更合理,更人性化。

儒家的至高理想大同世界之下,就是小康社会,而目前的我们已经基本实现小康社会,要朝着大同世界而努力了。看看一带一路,以及我国的各种外交政策,我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同世界在前方。所以,虽然说要批判的吸收,但是,我们还是儒家文明,整个亚洲也是儒家文化圈。儒家文化是兼容并蓄的,是不停进步发展的,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儒家学说,而不是跟历史上的那些腐儒一般,不懂得变通,不懂得与时俱进,不懂得孔子学说的内核而只在意皮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