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周帝國——天幕之戰

後周帝國——天幕之戰

分裂的中原

各個軍閥勢力割據中原,戰亂使得北方荒涼一片,人口稀少戰爭不止。唐朝崩潰以後,各地的軍閥乘機做強做大,“極目千里,無復煙火。”五代十國是歷史上一段大分裂時期。

同時,在北方誕生了強大的勢力“契丹”,(公元901年)耶律阿保機擊破“室韋”,(公元902年)耶律阿保機出兵40萬擊敗唐朝節度使,攻陷九郡,俘獲牲口9.5萬,戰馬無數。(公元904年)全殲盧龍節度使劉仁恭數萬大軍,活抓大將趙霸。(公元906年)契丹征服女真諸部,一概攻破降服之。(公元916年)親征突厥,一戰擊破之,吞併整個草原(公元925年)耶律阿保機攻滅渤海國,吞併整個遼東。

“北征於厥、室韋,南略易、定、奚、霫”

“北絕大漠,信威萬里”

契丹對燕雲十六州早就垂涎三尺,耶律阿保機的軍事眼光和政治眼光非常準確,幽州正是今日的北京,有十六個州連成一片,抵禦北方蠻族的天然屏障。耶律阿保機南下親征燕雲,被“後唐”擊敗而歸,契丹意識到還沒有強大到能吞噬中原的地步。

一直到其子耶律德光終於有吞併燕雲十六州的機會,石敬瑭指責李從珂即位非法,投靠契丹勢力。耶律德光親率5萬鐵騎攻入中原,在團柏谷大破11萬後唐軍,契丹一路攻打到首都洛陽,末帝見大勢已去引火自焚,後唐滅亡。

後晉少帝“石重貴”繼位,用對等的書式,不再向契丹稱臣。耶律德光大怒,契丹軍再次南下攻入中原,晉軍士兵英勇作戰兩次擊敗契丹。晉軍深入敵境被切斷了糧食後勤,“全軍慟哭,震天動地。”大將軍杜重威投降,契丹很開進入了汴梁,抓獲後晉皇帝,押往建州(今遼寧),後晉滅亡。

至此,已經有兩個中原王朝被攻滅了,契丹前所未有的強大。

周太祖郭威滅後漢建國,招撫流亡百姓,平均賦役,恢復農業。北方的社會經濟在其統治的數年中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復和發展,實行民政和軍事分工管理。後周逐漸成為北方最強大的國家,郭威沒有後代只能由養子柴榮繼位。

後周權力交替,人心不穩之際,契丹在邊境虎視眈眈,決定先下手為強,南下攻滅後周。

柴榮遇到的頭等大事,便是如何抵禦北漢和契丹的進攻。朝廷上的人皆反對用兵,只有宰相王溥一人支持世宗,柴榮決定親率出征。在澤州高平城一帶,與契丹進行的一次關鍵性戰役,也是五代十國時期最為重要的一次決戰,史陳“高平之戰”。

後周帝國——天幕之戰

二月份,契丹出兵10萬大軍南下,大將軍楊袞親率數萬鐵騎抵達了晉陽(今太原)。北漢(契丹盟友)出兵3萬,契丹聯軍攻打澤和潞二州,契丹長驅直入企圖攻滅後周。

柴榮親征北上迎戰契丹,後周先鋒將領穆令率兩千步騎迎擊北漢軍隊全部覆沒,後周昭義節度使李筠李筠退回潞州,堅守城池。柴榮得到稟報,親率主力周軍迎戰。

潞州城堅固,一時難以攻取,於是契丹聯軍直取大梁。兩軍在高平城遭遇,周軍擊退了北漢先鋒軍。柴榮加緊進軍追擊敵軍,後周軍出現了脫節,河陽節度使劉詞率領的後軍被落在後面。同時,柴榮遇上了契丹聯軍的主力,面對這種敵眾我寡的局面,將士難免懷有畏懼心理。

柴榮跨馬到陣前督戰,雙方都嚴陣以待。北漢軍率先發動進攻,後周的右軍抵擋不住被擊潰,上千周軍解甲投降,周軍的右軍將領怯戰逃跑。戰事緊急,周軍瀕臨潰敗的邊緣,柴榮決定率精銳的禁軍出戰,禁軍將領趙匡胤身先士卒迎敵血戰。禁軍無不以一當百,周軍的士氣更加高漲,反攻擊退敵軍,射殺了敵將張元徽。周軍越來越勇,多次打退敵軍的猛攻。如果周軍戰敗,柴榮和趙匡胤將命喪高平城。

契丹看到後周軍如此驍勇不敢救援,周軍打得相當的艱苦,雙方在平原反覆拉鋸戰,周軍被重重圍困難以突圍。戰爭一直打到黃昏時,周軍戰鬥到筋疲力盡時,援軍終於抵達了,周軍不做準備的從山上衝了下來“為了大周”,後軍與柴榮的前軍會合。兩軍齊力打破重圍,柴榮一路追殺到澤州的高平城,僵硬屍體佈滿山谷,丟棄的軍資器械到處都是。契丹大將軍楊袞見大勢已去,逐率契丹聯軍撤退。後周大獲全勝,柴榮取得了高平大捷,功勞最大的禁軍趙匡胤,破格提拔數級,晉升到禁軍高級將領。柴榮和趙匡胤也成為了出生入死的好朋友,共同制定了南征北戰,收復中原的作戰計劃。

高平之戰後,中原王朝從此由弱轉強,是五代十國時期最為重要的一次決戰。柴榮先後南下攻取了南唐的江北之地,北上征伐契丹,接連收復了三州十七縣,柴榮率軍速戰速決,欲乘勢繼取幽州。柴榮進軍幽州時,病重吐血倒地,後周遂中止進攻,不久後柴榮病逝。

“世宗頃在仄微,尤務韜晦,及天命有屬,嗣守鴻業,不日破高平之陣,逾年復秦、鳳之封,江北、燕南,取之如拾芥,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加以留心政事,朝夕不倦,摘伏辯奸,多得其理。臣下有過,必面折之,常言太祖養成二王之惡,以致君臣之義,不保其終,故帝駕馭豪傑,失則明言之,功則厚賞之,文武參用,莫不服其明而懷其恩也。所以仙去之日,遠近號慕。然稟性傷於太察,用刑失於太峻,及事行之後,亦多自追悔。逮至末年,漸用寬典,知用兵之頻並,憫黎民之勞苦,蓋有意於康濟矣。而降年不永,美志不就,悲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